央行宣布降準0.25個百分點 釋放長期資金約5000億元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于2022年12月5日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本次下調后,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7.8%。此次降準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5000億元。
談及此次降準的目的,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一是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貨幣信貸總量合理增長,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支持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二是優化金融機構資金結構,增加金融機構長期穩定資金來源,增強金融機構資金配置能力,支持受疫情嚴重影響的行業和中小微企業。三是此次降準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每年約56億元,通過金融機構傳導可促進降低實體經濟綜合融資成本。
此次降準符合業內人士普遍預期。11月2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及,“適時適度運用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在國務院常務會議兩天之后立即降準,體現“適時”;在市場流動性相對充裕的當下,降準0.25%而不是0.5%,體現“適度”。
“從11月10日央行公布的社會融資和金融統計數據報告看,10月份社會融資增量和貸款增量均有所回落,雖然企業中長期貸款維持較高景氣度,但居民貸款增長乏力。這反映出有效融資需求仍然不足,宏觀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因此,我國貨幣政策應進一步加大實施力度,降準具有必要性和緊迫性。”董希淼說。
郵儲銀行研究員婁飛鵬也表示,多個因素共同推動降準。一是近期經濟恢復增長面臨壓力,四季度對全年經濟增長重要性大,穩增長更迫切;二是銀行凈息差收窄,需要長期低成本資金降低負債成本,更好服務實體經濟;三是推動“保交樓”穩定房地產市場以及配合2023年專項債提前批發行等都需要長期流動性支持。
展望未來,董希淼表示,此次降準雖為全面降準,但并非意味著貨幣政策轉向,下一階段貨幣政策仍然保持穩健的基調不變。
董希淼也說,此次降準實施后,銀行資金成本得以降低,銀行減少加點的動力增強,12月20日的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特別是5年期以上LPR有望下降。這將進一步有助于降低居民住房消費復蘇,提振居民住房消費的意愿和能力,助力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來源:經濟參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