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廣東省分行:金融之筆繪就安康振興路
記者近日從建行河源市分行獲悉,近年來,建行廣東省分行以新金融理念為指引,不斷下沉鄉村金融服務,圍繞產業幫扶、教育幫扶發揮資源優勢,為陜西安康注入金融力量,一系列鄉村振興實踐在秦巴大地奏響起新時代的幸福歌謠。
金智慧農 人才振興
“臨近入冬,桑疫病等細菌性病害及褐斑病等真菌性病害多發,針對這類病害,使用多菌靈或養蠶的消毒藥均能達到較好的防控效果……”作為“蠶藥桑用”理念的提出者,華南農業大學劉吉平教授在陜西省安康市漢陰縣平梁鎮調研期間,向當地學員們傳授了桑樹病害的診治方法。
這是近年來劉吉平教授等團隊數次深入安康援教的縮影之一。在建行廣東省分行和漢陰縣農業農村局的牽頭聯動下,去年10月,“金智慧農”蠶桑暨中藥材種植技術專題培訓班在安康漢陰成功舉辦,華南農業大學、西北農林大學等高校的多名專家教授為150多位鄉鎮農戶、農站工作人員提供實訓。
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不可忽視的重要一環。為了打通粵陜之間知識共享渠道,搭建人才共育橋梁,近年來建行廣東省分行不斷豐富知識助農形式,邀請專業人士圍繞蠶桑養殖等錄制系列視頻課程,面向村民免費開放;體系化講授中藥材品種選擇、栽培管理、產品儲運與加工等知識技能,以及組織多次實地調研送培訓,為產業振興提振底氣。
此外,分行還組織真牛館食品等5家企業為漢陰縣“雙明基金”項目捐贈資金41.5萬元,幫助當地推進人才工作體制創新,培養一批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明星教師、明星醫生,鞏固提升縣域教育醫療水平。
互動共建 搭起橋梁
興春村距離漢陰縣雙河口鎮以北14公里,村里只有兩條通組、通戶的道路,覆蓋全村8個村民小組351戶、1030人。由于缺乏照明,險峻的山區道路始終存在出行安全隱患。同時,作為通往獼猴桃產業園唯一道路,村五組便民橋也因為年久失修成為危橋,極大限制產業園交通運輸。
為此,建行廣東省分行協調深圳科興生物和惠州德威為興春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捐贈資金40萬元,村貌交通改善“快馬加鞭”。如今,從山頭遙望興春村,一條嶄新的產業橋破土而出,村道兩側110余盞路燈隨日落依次亮起,村民與外界的聯系不再肩負“重擔”。
小至農戶個體,大至區域經濟,建行廣東省分行將金融服務的觸角延伸至幫扶安康的方方面面,形成長效全面的幫扶機制。以三柳村黨群活動中心改造及衛生室搬遷項目為例,在建行廣東省分行的牽頭協調下,村社很快獲得了一筆21.5萬元的捐贈資金,一舉解決了村民長期看病難和辦事難的問題。
在金融力量的加持下 ,偏遠村落不斷煥發出新的生機。作為金融幫扶的重要紐帶,基層共建也成為建行支持鄉村振興工作成效的重要窗口之一。依托黨建共建,建行廣東省分行積極對接漢陰縣,借助“善融商務”平臺幫助漢陰縣商戶拓寬特色農產品銷售渠道,積極開展“善融商務”興農主題活動,多種形式帶動客戶主動購買安康農產品。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1月,建行廣東省分行已幫助銷售脫貧地區農產品1.64億元,其中幫助銷售安康地區農產品2841萬元。(黃欣 朱夢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