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深化金融改革A股未來可期
如何加快建設金融強國?2024資本市場有哪些投資機遇?在14日舉行的2024年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年會上,多位首席經濟學家圍繞“中國高質量金融與資本市場”“轉型中資本市場的邏輯”“全球資產配置與資產價格”等議題各抒己見。
從整體來看,首席經濟學家們認為,資本市場在金融運行中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要作用。在建設金融強國之際,資本市場需進一步改革進而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和提升投資者的獲得感。
應提高直接融資占比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要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推動我國金融高質量發展,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支撐。
在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燕翔看來,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的工作集中在兩方面,包括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和防范系統性風險。長城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汪毅持有類似的觀點,他認為,“金融強國”四個字的最終落腳點是“強國”。金融是實現強國的手段和路徑之一,中國金融之路的立足點始終在如何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好的服務。
業內人士認為,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指出的“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為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重點工作指明了方向。
不過,這五篇大文章所涉及的領域既各有側重,又緊密聯系。汪毅表示:“有些領域可以主要由間接融資提供支持,而像科技金融等領域就應該主要由直接融資提供支持。”
“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的關鍵,在于金融能否更好地支持科技創新。”燕翔進一步分析,間接融資在我國融資體系中占比過高,提高直接融資的占比是較為確定的方向。
建設繁榮的資本市場
“強大的資本市場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也是市場信心的來源。建設金融強國首先就是要建設一個繁榮的資本市場。”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既可以讓銀行通過貸款加以實現,也可以讓資本市場通過IPO、再融資加以實現。資本市場現有逾2億股民,這個市場的繁榮將會帶來很強的財富效應。
不過,當下投資者情緒有待提升。楊德龍說,投資者信心有待提升不完全是資本市場的問題。目前,資本市場正在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可以使市場形成良好的生態。
其中,全面推進資本市場投資端改革成為一大重要方向。目前,證監會正研究制定《資本市場投資端改革行動方案》,是未來一段時期統籌解決資本市場中長期資金供給不足等問題的行動綱要。
與此同時,A股市場“有進有退”的出清步伐需要進一步加快。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邵宇表示,資本市場需要進一步優勝劣汰,通過強力退市機制使資源不斷優化,讓源頭活水真正起到市場甄選的作用,這是非常關鍵的制度考量。只有當偉大的科技企業,偉大的企業家和投資者不斷涌現,特別是中長期投資形成良性循環,指數才能穩定上行。
市場充滿機會
“中國是全球重要市場之一。我們相信,在這個市場里永遠充滿機會,而且是非常好的結構性機會。”望正資本首席經濟學家劉陳杰認為。站在當下時點,多位首席經濟學家表示,中國優質資產被低估,A股未來可期。
汪毅認為,市場目前應處于安全性比較高的位置。“在嚴重低估時,我們要堅定布局,后面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交給時間。”楊德龍進一步稱。
“我也是比較樂觀的,A股市場還是會有牛市的。”燕翔說,很多問題都是發展階段的問題。這在中國資本市場體現在兩個維度:一是上市公司盈利跟經濟發展背離;二是分紅回購較少。目前,上市公司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盈利能力不斷增強。同時,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宣布現金分紅和回購的上市公司數量也在逐漸增多。
(來源:《中國證券報》)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