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平農商銀行:
以“勤勞金融”踐行“五篇大文章”
今年以來,連平農商銀行深入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緊跟本地產業發展,發揮業務特色和主場優勢,通過突出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主攻方向服務創新,源源不斷地澆灌“金融活水”,帶動當地產業發展和群眾發家致富,讓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在連平縣域開出燦爛之花。
科技金融賦能
新質生產力發展
連平農商銀行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主動與科技、知識產權等職能部門對接,建立“專屬機構和專業團隊”的服務模式,為科技創新、先進制造業、專精特新等產業領域提供更加專業化和個性化的服務。同時轉變傳統的有形資產抵押模式,加大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力度,解決創新型企業融資難題。截至目前,累計發放科技金融貸款4戶,貸款金額4160萬元;支持園區存量企業15家,授信金額1.9億元;投放工業園區貸款5戶,貸款金額5022萬元。
綠色金融為綠色發展
添足“金動力”
連平農商銀行將綠色金融提升到戰略層面,主動融入綠色發展大局,因地制宜探索綠色金融基層創新和改革驅動,全市首個“零碳網點”于2022年1月在連平農商銀行新城支行掛牌,實現網點運營“預先碳中和”;與縣林業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加強林權改革、金融信貸、林權支付等創新探索;推出水電站貸款、農村水項目貸款、林權抵押貸款、光伏貸等綠色信貸產品,加大對綠色制造、節能環保、綠色農業等可持續發展領域的金融支持,以高質量綠色金融服務支持國家“雙碳”目標。截至目前,發放林權貸款7102.8萬元,水電站貸款4126.03萬元,供水項目貸款940萬元;通過桃產業專用商標權、林果樹碳匯預期收益權等“無形資產”,發放粵北首筆林果樹碳匯預期收益權質押貸款,讓金融支持成為林果樹生態產品價值“綠色通道”。
普惠金融激發
鄉村振興新活力
連平農商銀行秉承“挎包入戶”的勤勞金融發展理念,全面推進普惠金融“戶戶通”,通過“黨建+”深化政銀合作,創新派駐鄉村特派員機制,實施“整村授信”;與縣工商聯、市監管部門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名單制精準營銷龍頭企業、專精特新及個體工商戶等客群,實現全面評級授信和用信覆蓋面持續提升。截至目前,全縣鎮村信息建檔25.67萬戶,授信金額22.96億元,信息建檔覆蓋率100%。
同時,依托各鄉鎮特色產業,多角度探索金融創新,推進普惠資金精準直達農村產業主體,扎根片區村居逐戶走訪漁業農戶,匹配“三農易”“小微易”配套信貸產品,截至目前,發放漁業貸款73戶890萬元,基本覆蓋忠信片區漁業養殖信貸需求。
養老金融為
銀發群體暖心護航
連平農商銀行緊緊圍繞地域特點和老年群體需求,聚焦銀發群體出行便利,在全轄網點設置愛心窗口與無障礙通道,配備老花鏡、常用藥品等便民服務設施;推廣“零錢兌換包”業務,解決市場“找零難”問題;配備移動終端,為行動不便等老年群體提供上門服務。同時,針對老年群體的不同需求,創新提供各類增值服務,在全縣網點開展專家義診、健康體檢活動,普及基礎金融知識及提供健康指導等;在內莞鎮藍州畬族村設立金融知識宣傳示范點,搭建少數民族金融宣傳陣地,并向偏遠地區老年群體普及金融知識,提高風險防范意識。
數字金融打造
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連平農商銀行持續升級數字化金融服務,先后依托省聯社系統上線“悅農e貸”“悅農小微貸”“三農易”“小微易”“消費易”5款線上產品,辦理貸款從線下數天縮短至線上最短只需30分鐘,解決日常業務場景中辦貸效率低及客戶體驗差問題;服務體系精準化,聯動向柜面推送“悅農e貸”客群白名單,實現柜臺營銷獲客場景化,已累計推送白名單7.8萬戶;強化數字賦能,全轄鋪設網點智慧柜臺與“粵智助”機157臺,為客戶實現足不出鎮辦理超400余項金融業務和政務業務提供機具支撐,滿足基層群眾多元化辦事需求,截至目前,“粵智助”累計為9.37萬村民提供26.42萬次服務。
(本報記者 肖斌 通訊員 唐文利)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