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上線
教育部:服務“雙減”效果明顯
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日前正式上線。教育部在近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就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運行應用的情況進行了介紹。
呂玉剛指出,為深入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大力促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教育部在原“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基礎上改版升級了“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于3月1日上線試運行,并于3月28日正式上線。此外,相關手機APP也將于近日啟動應用。
對于平臺資源建設情況,呂玉剛表示,平臺資源建設堅持“需求牽引、應用為王、服務至上”,盡最大努力滿足學生、教師、家長等多方面的需要,服務學生自主學習,服務教師改進課堂教學,服務農村提高教育質量,服務家校協同育人,服務“雙減”和“停課不停學”。
具體來說,資源總量得到大幅增加。平臺現有資源總量已經達28052條,新增資源17300條,增加了1.6倍。同時,資源功能注重全面育人,資源質量體現精品化,資源來源堅持集成共建。此外,平臺資源建設得到了中央有關單位、地方教育部門和部分高等學校的大力支持。
平臺運行應用的情況方面,呂玉剛表示,平臺試運行以來,教育部進一步加強了應用部署,各地各校高度重視,資源得到廣泛應用,普遍反映平臺使用便捷、響應速度快、絲滑無卡頓,平臺應用取得了積極成效。日均瀏覽不斷攀升,應對疫情及時有效,服務“雙減”效果明顯,支撐共享優質資源。
對于平臺服務“雙減”工作,呂玉剛介紹,今年3月1日,平臺升級改版試運行后,日均瀏覽量進一步增加,比“雙減”前增加了24倍。平臺提供的課程教學、作業設計、課后服務、教師研修等資源得到了廣大教師、學生的高度關注和廣泛使用,特別是有效幫助解決了學生不參加校外培訓后“在哪里學、學什么”的問題,進一步助力了學校的“雙減”工作,受到了廣泛的歡迎。
呂玉剛指出,下一步,教育部將繼續做好平臺的建設工作,為廣大中小學校、師生、家長提供更好的服務。一是持續豐富平臺資源,完善資源建設機制,不斷匯聚各類優質資源;二是不斷拓展平臺功能,逐步實現對資源使用的跟蹤反饋、過程性數據收集分析、個性化資源推送等等;三是大力推動平臺應用,進一步強化應用部署和培訓,健全應用激勵機制,抓好試點應用,推廣一批典型經驗,推動資源常態化應用。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