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α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欧美人与动牲交A精品,亚洲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視窗

東源縣衛生職業技術學校

奮力繪就“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新畫卷

2022-06-16 11:54:36 來源:河源日報

cce5ff9ede52879bbdb0f8876c495a9c_0616019_001_01_s.jpg

■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注射實操訓練。

a76f1ba260e8a3167a6cd81853b874f3_0616019_001_02_s.jpg

■2021年秋季新生軍訓

4944696217a410986965be716dd5fa0c_0616019_001_03_s.jpg

■文藝匯演

9997b76de63341c092d1e4eb2d790304_0616019_001_04_s.jpg

■東源衛校學生到紫金縣人民醫院實習

2b7353b33626895924202efdd94e7cdf_0616019_001_05_s.jpg

■2022年中專招生計劃

d07aade0f98082977de0bf46450852b9_0616019_001_06_s.jpg

■2022年三二分段招生計劃

0e1aeda07c1f3766ed539c6f9c545853_0616019_001_07_s.jpg

■校園一景

核心提示

良醫仁心,濟世救人。廣東省東源衛生職業技術學校(下稱東源衛校)是經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國家承認學歷的一所衛生類中職學校。該校前身為“河源縣衛校”,于1959年10月創辦,坐落于市區東江河畔河紫橋下,校園占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8000多平方米。目前,該校有兩個校址,一是校本部,二是蝴蝶嶺校區。新校區正在籌建中,預計2022年秋季投入使用。

學校一直以“懸壺濟世、精醫重道”為辦學宗旨,以“不忘初心,勤學苦練,爭當紅心學子,牢記使命,救死扶傷,成就白衣天使”為校訓,培育了一批又一批敬業守責的學生走向醫療崗位。經過63年風雨兼程的輝煌歷史,該校已成為全省唯一一所縣級衛生類中職學校。

■文/圖:本報記者 王淑君

凝心聚力謀發展

繼往開來譜新篇

2020年,位于東源縣燈塔鎮柯木村的東源縣衛生職業技術學校(南北校區)遷建項目正式啟動,作為東源縣醫共體(燈塔)健康產業園的子項目,其規模是4個子項目中最大的。待項目完成之后,學校將開設80個教學班,提供4000多個學位,學校將依托醫院、衛校的醫療和人才資源引進符合燈塔盆地發展需要的醫養結合、醫藥健康、衛生職業教育等產業,打造大健康產業園。

東源衛校(南北校區)將秉承建設生態型綠色校園、現代化智能校園、特色化文化校園的設計理念,不斷優化育人環境。未來,學校將重點打造護理、中醫、康復技術專業、藥劑、醫療信息化等專業。總規劃用地面積約34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20萬平方米,總投資約9.8億元。

建成后的東源衛校(南北校區)景色宜人,綠化面積達50%以上,校內建筑錯落有致,生活設施布局合理,園林景觀處處皆如畫。“智慧校園”將助力辦學品質提升,有線無線網絡一體化區域達100%,多媒體教室智能化管理覆蓋所有教室,已實現辦公服務現代化、財務資產信息化、出入管理智能化、校園監控可視化。新落成的體育館設計風格時尚簡約,內設籃球、網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場館和健身房、形體訓練室等,可以滿足體育教學、競技比賽、畢業典禮、文藝演出等大型活動需求。學校教學實訓樓的設計充分融入了智慧醫學和現代信息技術教育理念,為學生構建了虛擬、模擬、實體的“三階梯”遞進式實踐教學平臺。

該校還將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陶冶功能,將建設一批集黨團活動、學業指導、藝術活動、心理輔導、社團文化等為一體的活動場所,每年開展科技文化節、讀書月、體育節等活動,吸引學生積極參與。新校區的建設將為東源衛校帶來全新的發展。

以社會需求為導向

突出專業品牌特色

社會需求就是辦學方向,該校積極對接社會經濟發展,瞄準行業市場需求,大力發展特色專業學科,緊密對接優勢產業鏈,推進專業發展轉型升級。一是深入打造特色專業實行護士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開展“護理雙語”教學,提升護理的理論與技能。二是積極服務公共衛生事業和大健康戰略,培養行業市場需要的公共衛生人才。

目前,該校設有護理專業,2022年秋季增設藥劑、康復技術專業,設有3個年級18個班,在職教職工52人,學生1014人,該校在校生還呈逐年擴大的發展趨勢。

據了解,該校遵循做強特色專業、發揚特色精神、創立特色專業、建設特色學校、提高服務能力、促進特色發展的軌跡,逐步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高質量發展之路。不斷加強實訓教學、突出技能學習、開展以賽促學,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與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院等多家醫療單位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形成了“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人才合作培養模式,努力培養一批醫德醫風良好、業務技術全面、理論知識充足、臨床實踐經驗豐富的公共衛生優秀青年人才。

辦特色學校,育桃李芬芳。 建校以來,該校不斷完善育人模式,為社會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公共衛生專業人才。他們職業道德良好、專業技能扎實,深受用人單位好評和社會歡迎,畢業生長期供不應求,呈現出招生“入口”、就業“出口”兩旺的可喜局面。

義診送到家門口

“三送”服務暖人心

東源衛校師生經常聯合社區醫院醫護人員到各社區、各村委、敬老院等開展“送醫、送藥、送溫暖”服務活動,以實際行動開展“我為人民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進一步提升群眾健康水平。

每次開展活動,醫護人員和師生們都會仔細為前來咨詢的居民免費進行常規檢查、測血壓、血糖、B超檢查等,并根據測量結果和癥狀給予診斷,發放相關藥物。同時對其飲食、生活習慣提出健康建議,對有關并發癥進行答疑解惑。

該校護理學專業的學生王欣歡是我市第十八屆護理技能競賽三等獎獲得者,她不僅學習認真,還特別熱心腸,經常去參與志愿服務。王欣歡表示,通過參加這些活動,學到了很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并讓其對臨床實踐有了初步了解,今后她將會更加努力學習,做一名眼里有光、胸中有愛的公共衛生從業人員。

據統計,東源衛校義診人數達200余人次,通過義診活動提高了群眾對疾病的預防和保健意識,提升了他們的健康知識水平,更是讓廣大群眾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高質量的免費醫療服務,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棄醫從教 

用“雙師”“雙德”踐行職教初心

一轉眼,曾建忠已在東源衛校做了24年外科護理學和人體解剖學專業教師。在此之前,他是一名從事臨床工作的臨床醫生。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曾建忠得知醫衛類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不足,而作為一個有臨床經驗的老醫生,他深知醫學教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體系,經過深思熟慮,本著為醫衛類職業教育做點事情的想法,他放棄了臨床醫生的職位,加入東源衛校,從事醫衛類教育教學工作。

曾建忠深知,醫衛類職業教育需要有臨床經驗的老師來充實“雙師型”教師隊伍,他希望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和現身說法,為醫學職業教育貢獻一點力量,促進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在多年的教學中,曾建忠始終堅持為扶正學生的三觀筑基,用感召的力量做學生成長的領路人,始終如一保持高度熱情投入工作,用愛與奉獻成就著學生的職業夢想,讓每一名學生因接受醫療職業教育而精彩,讓每一個家庭因選擇醫療職業教育而幸福。

在和學生接觸的過程中,曾建忠特別注重挖掘每個學生的優點、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同時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作為一名南粵優秀教師,曾建忠和東源衛校其他平凡的教師一樣,用心、用愛、用情澆灌學生的成長,使得這所衛生學校充滿歡聲與笑語,溫暖與愛心。

校長訪談

培育更多新時代醫療衛生行業人才

——訪東源縣衛生職業技術學校校長賴萬和

“我們在燈塔公社、三合公社、東江磷肥廠等地‘流浪’過,在河源理工學校、蝴蝶嶺工業園廠房‘借宿’過……”溫文爾雅的東源衛校校長賴萬和談起東源衛校的過往,充滿了感慨。

據賴萬和介紹,東源衛校經歷了幾個重要時間節點:

1959年,東源衛校(當時叫河源縣衛生學校)正式成立,但過著借地辦校的日子,辦學條件十分艱苦。

1992年,學校搬至校本部,雖然面積有點小,但終于有“家”了,東源衛校迎來了發展的新起點。

1996年,學校更名為東源縣衛生職業技術學校,獲批成為一所國家承認學歷的衛生類中職學校,東源衛校開啟了新征程。

1999年,東源衛校開始了借力存活期。其間,由于高校擴招導致東源衛校招生難,學校不得不借助聯合辦學的手段得以繼續生存和發展。

2012年,東源衛校劃歸東源縣教育局管轄,理順了教師編制,自此走上了良性發展的軌道,招生人數逐年遞增,先后租用了河源理工校區、蝴蝶嶺校區辦學。

……

“真心要感謝歷任校長和老師們,正是一代代東源衛校人,鑄就了今天艱苦奮斗、堅韌不拔、敢想敢干、勇于創新的‘東源衛校’精神。在這種精神的支撐下,東源衛校為我市乃至周邊城市培育了一批又一批醫療衛生人才。”賴萬和說。

近年來,東源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東源衛校的發展,目前擬投資9.8億元,高起點、大手筆規劃東源衛校新校區(位于東源縣醫共體——燈塔健康產業園內)。該項目完工后,屆時可提供80個教學班、4000個學位。

東源衛校新校區的建立,猶如一顆正在冉冉升起的嶺南明珠,將一如既往地辦好人民滿意的中職教育,為社會培育新時代醫療衛生行業人才。(本報記者 周天意)

招生熱線:762-3323981 0762-3323973

13302632493 13302639463 校本部地址:河源市源城區下角南堤路20號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