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正德中學
雄鷹展翅凌空飛 昂首闊步新征程
■正德中學每年為高三級學生舉行“成人禮”,是同學們長大成人的一次儀式,更是對他們的激勵。
■在正德中學現場書畫大賽上,一名同學在認真創作畫作。
■師生在校園里彈吉他
■2022年2月,正德中學高三級師生在高考百日誓師大會上簽名。
■老師在耐心地對學生進行個性輔導
核心提示
河源市正德中學于2016年9月正式啟航,是一所隸屬于廣東正德教育集團旗下、市教育局直屬的民辦完全中學。該校按照省級示范性學校標準建設,以“正道明德 厚學篤行”為校訓,努力創建一所充滿年輕活力、積淀文化底蘊、備受社會尊重的新型學校。
厚積薄發,經過6年的探索式發展,學校規模不斷壯大,現有初、高中72個教學班,在校生約3000人,專任教師212人。該校獲得“全國百佳校園電視臺”“全國氣象特色學校”“全國籃球特色學校”“全國足球特色學校”“廣東省中小學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廣東省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廣東省安全文明校園”“廣東省書香校園”等榮譽稱號。
河源市正德中學高中創立于2018年,堅持以生為本,尊重學生個性差異,為每一個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升學教育和成長道路。圍繞打造“精品高中”的目標規劃,該校逐步擴大高中招生規模,努力將正德高中打造成為全市民辦優質品牌高中。
河源市正德中學(高中)2022年招生計劃
一、2022年招生計劃
總計招生450人,含特長生體育類20人,美術類15人,傳媒類10人。
二、報名方式
填報志愿前可先在“廣東正德教育”微信公眾號預報名,后續在填報志愿時結合分數請第一志愿填報河源市正德中學。
收費標準:高中學雜費(16800元/學期,住宿費1000元/學期)
學校地址:河源市江東新區十里東岸小區南邊
招生辦公室熱線:0762—3613333
招生負責人電話:17722236022(盧老師)
因材施教
找出適合孩子自己的路
正德中學以“致力學生終身發展,矢志打造高端學府”為辦學目標,以高標準、高起點、高時效,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為工作目標,以豐富的多彩活動鍛煉人,以良好的行為規范約束人,以精選的優秀文化熏陶人,以精彩的課堂教學培養人,通過因材施教,為孩子尋找一條屬于自己發展的道路。
“正德中學是一所讓我充滿幸福感的學校。”高二年級的小劉同學入讀這所學校兩年時間,良好的學習環境、嚴格的學校制度、親切友善的老師和無微不至的關懷、豐富的課余生活,以及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育人理念都深深吸引著他。他告訴記者,即將升入高三,學業壓力不斷增大,學校的心理咨詢室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能夠讓同學們及時調整心態。“我相信在老師的帶領下,一定能考上心儀的大學。”他自信地說道。
據了解,正德中學高中自創立以來,始終以學生為本,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差異,按照“文理并舉、藝術特色、尊重個性、全面發展”的原則,采取“因材施教,分類推進”的教育手段,創新并落實“一生一策”方案,幫助每位學生做好發展規劃,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別設計應考方案,并探求與之相適應的學習方法。
除歷史、物理常規班外,該校還開設了美術、體育、日語等課程,多種門類的設置,為考生提供了多種選擇,讓他們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升學之道。
辦校以來,該校成績一直在穩步提升,上線本科人數逐年翻倍增長,實現了“低進高出,高進優出”的辦學初衷。
依法辦學
創建規范管理的治校模式
正德中學牢固樹立依法辦學的思想,始終堅持執行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實行“管評辦”分離的做法,創建了規范管理的治校模式,給予學校管理層更多的辦學自主權,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
與此同時,該校還優化“處室為線,年級為塊”的管理機制,實現管理重心適度下移。創新機制,推行年級工作扁平化管理,實行年級主任負責制。年級部對本年級教師及班主任有聘任的建議權,對整個年級的教育教學及安全工作有管理權和監督權,對本年級教師的工作有考核、獎懲權,具有一定數額資金支配權用于年級部活動。建立了“部為實體、相對獨立”的組織管理架構。
此外,該校建立教學質量監控問責機制。成立了教學質量監控(指導)小組,成員由各學科帶頭人組成,通過隨堂聽課、檢查教案(導學稿)、交流指導、問責預警等方式全面推動教學質量的提升,幫助年輕老師快速成長。
強化師資
打造德才兼備的精銳團隊
師強則校興,強大的師資隊伍是辦好一所優質學校的重要保障。正德中學十分注重師資隊伍的建設。
在教師招聘方面,該校高薪聘請了一批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招錄了一批從名牌師范院校畢業的優秀青年教師,師資隊伍不斷優化;在師資管理方面,該校實施規范化、精細化、科學化管理,并根據職業道德、教育教學成績等,構建教師目標質量管理體系。
在師資培育方面,該校成立了正德教研院,積極實施青年教師培養規劃,開展教師培養系列工程(教師成長工程、教師成熟工程、教師成功工程),培養了一批德才兼備、穩定高效、職業化程度高的學科教學骨干,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隊。此外,該校還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開展班主任“青藍工程”,采取“一對一結對幫扶”的形式來培養經驗不足的年輕班主任。
5年前,張燕大學畢業后來到正德中學,在“青藍工程”幫助下,她從一名新手老師,成長為青年骨干教師,所帶班級在成績和德育方面獲得校領導和家長的贊賞。“來到正德這個大家庭,領導、同事們的關懷讓我感受到家的溫暖。”張燕在正德中學這個大舞臺釋放著自己的教育情懷,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她表示將不斷地學習和提升自我,努力為教育事業貢獻力量。
目前,該校高中有正高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碩士研究生共16人。教師團隊由教學(備考)經驗豐富的學科骨干教師領航,以中青年教師為主,既有經驗,又富有活力。在這批精銳教師的帶領下,該校深化課堂改革,在教學中根據具體的知識模塊與學情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比如啟發法、討論法、演示法、練習法等,積極營造“用心無痕、盡責有根、傳遞幸福”的教風和“樂學善思、知行合一”的學風,努力提升學校的發展內涵,著力實施科研興校、名師強校、質量立校的戰略。
深化改革
形成靈活多樣的課堂模式
樓道上此起彼伏地傳來瑯瑯的讀書聲,記者走近高二(6)班教室。透過窗戶,只見孩子們正在全神貫注地聽課,認真做著筆記,老師拋出問題,同學們分組討論,通過希沃一體機抽簽、計時器、班級優化大師、影音等教學設備,使學習事半功倍。老師巧妙地利用希沃一體機等教學設備,以靈活多樣的授課方式,使課堂生動活躍起來,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在課堂上我們盡可能多地將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班主任任封田老師認為,這種課堂模式讓學生實現從“學會”到“會學”的轉變。
正德中學以“讓學生體驗幸福的教育,讓教師享受教育的幸福”為辦學宗旨,堅持內涵式發展,在教育教學中堅持“以生為本”,深化課堂改革,深研教材教育教學,全面貫徹實施立德樹人的教育任務。
該校還在班級之間展開“PK”文化,樹立學校榜樣和學習標兵,定期分享學習方法和學習心得。實行升學導師制,導師為所指導的學生建檔立卡,跟蹤學生的學習和成長,確保升學成才。全校開展學習方面的“精準扶貧”,每位老師都有對應的“幫扶”對象。對于臨界生,除了學科方面的個性化輔導,老師們還要兼備“家長”般的關心,力促學生整體得到提升。
“送孩子就讀正德中學,是我們正確的選擇。”家長楊女士很認可該校校園環境優美、師資水平高、管理規范等特質,認為正德中學很注重學生行為習慣和綜合素質的培養,教師愛崗敬業,為了學生的成長盡職盡責,無私奉獻。看到孩子輕松、愉快的狀態,她感到由衷地欣慰,直言“正德中學真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搖籃”。
多措并舉
創建特色鮮明的育人模式
正德中學創立之日起,就擬定了明確的育人目標:培養具有健全人格、儒雅風范和高度責任意識的現代公民。為更好地實現這一目標,該校多措并舉,拓寬德育途徑,創新德育課程,開展德育活動,推進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機制,創建了特色鮮明的育人模式。
開展主題月活動,形成育人常態化。從2017年開始,該校一直堅持開展主題月活動:三月是“社會實踐活動月”,四月是“科技創新活動月”,五月有“感恩教育活動月”“校園心理劇大賽”“校園十佳歌手大賽”,六月有“中考勵志教育月”“高三畢業典禮”,九月是“讀書活動月”,十月是“文明禮儀活動月”,十一月是“體育節活動月”,十二月是“藝術節活動月”。
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打造體育特色。該校成立了學生男子、女子籃球隊及學生男子、女子足球隊,年級學生籃球賽、足球賽等常規賽事貫穿整個學期;組織學生參加省籃球聯賽,并多次代表河源市參加廣東省中學生錦標賽。
開發特色校本課程。該校各年級部每學期都開設有40門左右的特色課程供學生選擇,包括“國字號”的籃球、足球;強身健體的武術、跆拳道;培養科研興趣的少年科學院(含航模、科技小發明小制作、機器人);培養情操的藝術課程,包括舞蹈類(民族舞、拉丁舞)、美術類(素描、色彩、漫畫、禪繞畫、創意手工)、音樂類(星空合唱團、音樂欣賞、古箏社),以及書法類、文學類、實踐類等。活動課程安排在每天下午的最后一節課,每名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校本課程,提升綜合素養,實現全面發展。
注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該校配備了專職心理教師,各班配有心理健康兼職教師及心理健康專干,將學生心理健康工作作為最重要的一項工作來抓,通過團輔、個輔、心理活動(游戲)等形式開展學生心理疏導工作,成效顯著。
雄鷹展翅凌空飛,昂首闊步新征程。正德中學現已進入第二個五年發展規劃,該校將重點圍繞打造“精品高中”中心工作,加大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引進及培養學科骨干教師,改善辦學條件,逐步擴大高中招生規模,利用5年左右時間將正德中學高中打造成為全市優質品牌高中。
學校小程序二維碼
■文/圖 本報記者 鄒茹玉 通訊員 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