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縣福和高級中學
立足山區辦教育 澆灌桃李滿天下
■融洽的學習氛圍 資料圖片
■福和中學校長吳金華 鄧金亮 攝
■考入華南師范大學的福和學子葉蘊儀 資料圖片
■優美的校園環境 資料圖片
編者按
今年,我市高考取得了較好成績,一批優秀學子被清華、北大、人大等名校錄取;一批優質學校也取得了不俗的高考成績,為當地教育事業的發展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面對榮耀,我們除了羨慕,更想了解他們成功背后的故事。他們有哪些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他們曾經就讀過的學校有哪些特色和優勢?老師眼里的這群孩子是怎樣的?
從今天開始,本報將陸續推出系列報道《金榜題名背后那些事》。
核心提示
今年高考歷史類和平縣第一,考入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學子徐毓:寒窗苦讀十二年,只待今朝。在以往的無數個日日夜夜里,老師是點亮學生人生道路的燈塔,是引領學生探索人生的燈火。沒有老師們的付出與辛勞,學生不可能取得今日之成績。今后,學生將銘記恩師教誨,繼續向前走,走向人生光輝的彼岸。
今年高考以物理類607分的優異成績考入華南師范大學的學子葉蘊儀:在我們為高考拼搏時,老師便常伴身旁,亦師亦友,來得比我們早,走得卻比我們晚。是你們陪我們目睹了7點的日出;領略了12點的烈日;欣賞過晚上10點的滿天繁星。謝謝你們,有了你們才有今天的我。
……
教師節前夕,金榜題名的和平縣福和高級中學(下稱福和中學)畢業學子紛紛致信母校,感謝母校和老師的培育之恩。
翻開今年和平縣高考成績單,名列前茅的幾乎都是來自福和中學的學子,據了解,今年和平縣有1300多人考入本科院校,其中福和中學學生多達1113人。
近日,記者走進福和中學,去了解學子金榜題名背后的故事。
福和中學,是和平縣在深圳市福田區幫扶下于2004年創辦的一所高級中學,是廣東省一級學校、河源市重點高中。近年來,該校立足和平縣實際,提出并實施“辦有溫度的教育,在奮斗中品味幸福”的辦學思想,并從“福和環境、福和學生、福和教師、福和質量”四個維度踐行。經過數年的精耕細作,該校已成為和平教育的一面旗幟。
一年高考,三年備考。據了解,福和中學從新生入校開始,就給學生進行了詳細規劃。學校為學生擬定了一個奮斗目標:有理想,身體好,斗志足,在高考中拿高分。“不要覺得這個目標很俗氣,它很實在,能夠激起學生學習的精、氣、神。”福和中學校長吳金華說。在這一目標指引下,福和中學以3年為期,齊心協力、奮力拼搏,取得了一次又一次高考突破,在2019—2020年度、2020—2021年度,福和中學榮獲河源市高中教育質量綜合一等獎。
【校長專訪】
讓家長放心 讓學生成才
——訪福和中學校長吳金華
吳金華是廣東省中小學名校長工作室主持人,他用了6年時間將福和中學打造成“讓家長放心,讓學生成才”的河源知名學校,讓山區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高中教育。
記者:今年學校高考能取得這么好的成績,有哪些重要因素?
吳金華:能取得如此優異成績,離不開上級領導的大力支持,離不開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我主要從管理好學生、激勵好老師、處理好教學等方面談談學校的一些具體做法。
在管好學生方面,首先要求學生“收心”。初中、小學階段,孩子非常活躍,而到了高中階段,就需要孩子靜下心來,以平和的心態來學習。所以,從學生一踏入福和中學校門開始,就要求他們“拒絕浮躁,收拾心情再出發”。其次,要嚴格管好學生。學校的規矩是剛性的、嚴格的。我們認為,學生實質性變化,往往都是被不斷約束、不斷引領的結果。在學校,基本上實行的是半軍事化管理,無論是班級管理、宿舍管理還是學校生活,都依規嚴格管理。
記者:在教師方面,有哪些舉措?
吳金華:學校形成了一套教師和班主任晉升機制和成長體系。設置了教壇新秀、優秀教師、骨干教師、名教師和首席教師等不同層次的晉升通道,極大地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
此外,我們對教師也提出了一些要求。比如說,要求教師把激情帶給學生,創建自己的特色課堂,向師生的“精、氣、神”要教學效率;在集體備課后,要求各科老師根據本班學生的情況進行二次備課;在講課時,除了要把知識點、重難點和考點講透之外,還要進行適當擴展,并與考點相融合等。
記者:在教育教學方面,有什么具體做法?
吳金華:學校有一句刻進全校師生心里的座右銘:“福中人,一生一世學做人!”一個人即使才高八斗,如果思想不端正、作風不正派、志向不遠大、愛國不強烈,必定難有大作為。因此學校特別強調立德樹人、成才先成人的觀念,通過思政教育等方式,精心培育和錘煉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學生學會做人。
此外,我們非常重視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主導作用,重視課堂教學。前不久,我給全體老師寫了一封《關于提高高三課堂效率的幾個建議》的公開信,提出課堂是教師的主戰場,直接關系到教師教學工作的成敗。不僅要求教師要重視課堂教學,同時也要教育學生認識到課堂教學的重要性,要求全體教師,特別是班主任要讓學生認識到‘學生是基礎,教師是關鍵’的教學關系與作用,要求學生在課堂上一定要跟上老師教學思路,確保發揮老師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
學校還要求教師要“認真持續地去研究自己、研究學生,研究如何提高課堂效率”牢記落實一核四層四翼的教學理念,注重學科素養與高考的融合,結合新一輪的新高考、新教材、新課標的各種要求進行教學。
記者:在其他方面,還有一些什么值得分享的經驗嗎?
吳金華:有兩個經驗可以分享。第一:一切課外書不準進教室。教材是基礎,必須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把教材學透,把基礎打牢。當然,我們并不是死讀課本。我們是購置課外書較多的學校,在節假日,學校要求學生每人至少借一本書,帶回家里,由老師進行指導性閱讀。
第二:實行單人單桌,冷靜式學習。高中階段應當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因為高中生應當逐步獨自面對社會,獨自判斷是非,獨自處理事情。
【班主任專訪】
福和中學老師曾小龍 用心用情做好學生的引路人
在曾小龍從教生涯里,他堅持“成才重要,成長更重要;成績重要,成人更重要”的育人理念,以關愛之心傾聽學生心聲,以敬畏之心重視學生安全,以進取之心激勵學生發展。他的工作常做常新,用心靈贏得心靈。
早上6點30分,曾小龍準時出現在課室,直到學生到齊才離開;講臺上有粉筆灰,他輕輕抹掉;學生書本掉在地上,他彎腰撿起;大冬天的早晨他跑到宿舍叫學生起床……他用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培養學生們的行為習慣,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內驅力。
不僅如此,曾小龍發自內心地關愛學生。2022屆學生黃國棋,從小由爺爺奶奶帶大,成績一般,且意志力不夠堅定,學習習慣也不是特別好。曾小龍深入了解后,給黃國棋量身定制了一套適合他高中三年的學習計劃,用心用情陪伴了三年。每當黃國棋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曾小龍會不斷鼓勵他,讓他努力克服各種困難。此外,曾小龍還和其他學科老師一起,幫助他攻克薄弱學科。在曾小龍如父親般的關愛下,黃國棋從普通生變成優生,實現高中三年質的飛躍,最終黃國棋以物理類全縣第二名的優異成績考入了南京理工大學。
福和中學老師、“貼心媽媽”駱雪立 心守暖陽 靜待花開
外表溫柔親和,面對學生,她總是笑靨如花。從教23年,她從最初學生眼中的“知心姐姐”,變成了現在學生心中的“貼心媽媽”,駱雪立在教育事業這條路上從未停下腳步。
如何幫助學生取得好成績,駱雪立有自己的訣竅——和學生打成一片。關愛、輔導每一名學生,做到“一個都不能少”。駱雪立經常利用晚修、課間休息、下午學生鍛煉的零碎時間把學生叫到辦公室面對面談心,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也更能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并適時地提供幫助。
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駱雪立強化目標引領,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制定合理的目標對高三學生來說非常重要,首先讓學生明確自身的水平,設定無數個小目標、一個最終目標。當學生目標確定了,駱雪立經常鼓勵他們,只要腳踏實地跟著節奏走,實現目標肯定沒問題。每當學生考試取得了進步,或者情緒比較低落時,她就送上小禮物。學生收到禮物后都說,特別驚喜,學習更有干勁。“這給的不僅僅是小禮物,更是我一份沉甸甸的希望。”駱雪立說。
【學子感恩】
感 謝 信
親愛的老師們:
你們好!
我懷著感激的心情,寫下這封感謝信,感謝學校的教育。在高中三年時光里,母校不僅營造了溫馨的學習氛圍,還為我們提供了優質的教育資源,為我們追求卓越的夢想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我要感謝我的高中老師。感謝我的班主任兼歷史老師蘇永銘,您不僅是我學習道路上的引路人,更是我的知心朋友。在您的教導下,我們懂得了為人處世的真諦。感謝我的數學老師黃新翠,您總是不厭其煩地為我解答,讓我在學習數學的道路上更加順暢。感謝我的語文老師葉志生,英語老師林秀芳,政治老師徐雪婷,地理老師凌集……正是有了你們的辛苦付出,我才有了今天的成績。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離別之際,我祝福母校永遠像慈祥的母親,用淵博的知識和博愛的胸懷,培育出一批批棟梁之材;祝福我親愛的老師永遠像一只領頭雁,在教育廣闊天地中引航遨游,桃李滿天下。
此致
敬禮!
2022屆畢業生廖挺
9月8日
(本報記者 周天意 鄧金亮 王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