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α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欧美人与动牲交A精品,亚洲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視窗

科創大賽拼實力 創新展示競風采

第18屆河源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紀實

2023-12-22 17:13:03 來源:河源日報

e4eda1af7def0513b9afcbdf01d622aa_hyrbs1222006_003_01_s.jpg

■大賽一等獎獲獎選手合影本報記者 馮曉銘 攝

近日,第18屆河源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落幕,來自全市各縣區、市直學校及中專的19支代表隊、300余名學生齊聚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掀起一場“科創風暴”。大賽現場如火如荼、精彩紛呈,一眾學子同臺競技迸發科技創新火花,盡展風采。

從勞動中獲取創意

小拖桶激發大思考

“希望能將我們設計的學生專用拖桶推廣到全校、全市、全國乃至全世界。”在第18屆河源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現場,來自源城區康寧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許晨晰、張銘宇、陳夢妍帶來了他們合作設計的作品——學生專用拖桶。該新型拖桶不僅解決了傳統拖桶存在的問題,還具有多種功能,大幅提升了學生的使用體驗。

“我們的拖桶包含了萬向輪、臟物吸附墊、裝水軟管、高低年級水位刻度、可伸縮把手等裝置,這些裝置市面上的拖桶是沒有的。”談及設計學生專用拖桶的原因,許晨晰、張銘宇、陳夢妍談起他們的作品滔滔不絕,“在學校的日常清潔中,同學們都會使用到拖桶,我們發現將拖桶裝好水再拉回到教室是有一定難度的,低年級同學的只能推回去,有時還推不動,而高年級的同學有時也抬不動,并且對臟水的處理也是一個問題。為了減輕同學們的負擔和工作量,我們就發明了學生專用拖桶。”

在完成學生專用拖桶的設計后,許晨晰等人對該作品進行了多次測試和反復改進,最終使得該作品的穩定性、容量和便攜性都得到了顯著提高,同時該作品也得到了同學們的一致好評。

通過將身邊不起眼的小物件加以改造,使其變得更實用、更便捷、更貼合生活,許晨晰等人設計的學生專用拖桶在大賽中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是大賽小學組一等獎獲得者之一。

許晨晰等人也常在日常勞動時涌現小創意、小靈感。在第17屆河源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張銘宇設計的全自動鞋架榮獲大賽二等獎。未來,他們希望能繼續對身邊不起眼的小物品進行改造,設計出能減輕勞動者負擔的大物品。

希望能幫家人減輕負擔

“摘果神器”有奇效

在每年的霜降時節,我市部分地區農民都會面臨摘油茶果的挑戰。陡峭的山坡、沉重的麻袋和膠桶,以及諸多重復性動作,不僅降低了效率,還增加了危險性。針對這一問題,一位富有創意的學生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制作一款便于摘果的袋子。

來自和平縣東水鎮東水中學八年級的學生葉森林家里種植了一片油茶樹。在油茶果收獲的季節,他看到家人采摘油茶果十分辛苦,需要拖著沉重的麻袋或者膠桶在陡峭的山坡上前行,如果麻袋或膠桶被不小心打翻了,那更是一件極其麻煩的事。于是,孝順的葉森林萌生了設計一個農用便攜式摘果袋的想法,以便幫助家人、農戶減輕摘果負擔。

“跟老師說了這個想法后,老師給我提供了很多幫助和指導。”為設計出更實用的袋子,葉森林去店里買布,根據人體工程學找到裁縫店將布裁剪成兩個交叉結合、可完美穿戴在身上的袋子,該袋子不僅能夠輕松容納大量果子,減少用戶往返次數,還能減少用戶因穿行山坡不穩而導致的意外,增加用戶采摘安全性。同時,袋子上還配備可伸縮的掛鉤,用以鉤住高處的樹枝,便于摘取不同高度的果子。經試驗,這款“摘果神器”不僅提高了摘果效率,還減少了用戶的工作負擔,切實提高了用戶的效益。

該“摘果神器”將人體工程學和工業工程知識融合在一起,提高了農業效率。憑借創新的設計和材料選擇,“摘果神器”成功地解決了摘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實現了實用性和創新性的完美結合,最終榮獲第18屆河源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初中組一等獎。

“未來我還想發明出油茶果采摘機器人,幫助農民采摘油茶果,讓他們可以不再那么辛苦。”葉森林堅定地說。

河源有名學生

被稱為“發明大王”

好奇引發思考,思考帶來創意。河源有一名學生,有著很強的好奇心,喜歡思考,因喜歡在生活中不斷發現、探索這個未知的世界而被稱為“發明大王”,他的名字叫武志遠。

在第18屆河源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武志遠帶著他的作品——“一種單車靜態剎車系統檢測裝置”前來參賽。

“在看到一則因單車剎車失靈而引發交通事故的新聞后,我就產生了制作一種靜態剎車自檢裝置的想法。”為讓自己的想法實現落地,武志遠先后進行了4次探索以及不斷改良,通過大量的實驗及調查,武志遠最終設計出“一種單車靜態剎車系統檢測裝置”。該裝置利用了基于彈簧開關的振動傳感器以及震動馬達的原理,可讓駕駛員在騎行前得知剎車皮的磨損程度以及剎車的狀態,從而減少因為單車剎車失靈而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率,以保證駕駛員的行車安全。

“希望未來這套裝置不僅能用在單車上,還能推廣使用到電動自行車上,保障大家的出行安全。”武志遠說。滿滿的創意也讓“一種單車靜態剎車系統檢測裝置”這一優異作品成功斬獲第18屆河源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高中組一等獎。

武志遠是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的學生,剛上高一的他已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老選手”。讀小學時,武志遠發明了自動澆花系統和自動喂食寵物的籠子。在中學就讀期間,他喜歡計算機編程,探究人工智能,利用4位電容按鍵和霍爾傳感器原理,發明了電動車智能降速器,提高安全駕駛系數。

同時,武志遠發明的電動車智能降速器,在2022年獲得第16屆河源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和第37屆廣東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并入圍國賽,并已申請實用新型專利和發明專利。

成績背后,是武志遠探求新知的好奇心、迎難而上的勇氣和鍥而不舍的恒心,每一個看似微小的嘗試,都讓他距離向往的科學世界更近一步。(本報記者 陳思芬 王淑君)

    上一篇:提升專業學位研究生比例
    下一篇:沒有了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