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全面推行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的融合應用
促進教育公平 提升教學質量
■課堂上,老師利用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進行教學。
■文/圖:本報記者 鄒茹玉
今年以來,我市中小學生家長陸續按要求下載了“智慧中小學”APP,加入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下稱平臺)。進入新學期,我市在全市全面推行并應用該平臺,積極探索具有河源特色的應用模式。這是我市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學質量的一項重要舉措。
課堂更生動
教學更有效
昨日上午,源城區雅居樂小學的一節音樂課上,老師駱懿始利用希沃一體機上打開平臺,為學生們播放了一段關于新疆風土人情的視頻。
“從剛剛的視頻中,你們發現了什么嗎?”孩子們爭先恐后地舉起手來:“新疆的天氣很有趣,有些地方很熱,有些地方很冷”“新疆人都是能歌善舞的……”在愉快活潑的課堂互動之后,駱懿始引出了當天要教授的新課——新疆曲目《我們的學校亞克西》。
雅居樂小學是我市較早推廣并應用平臺的一所學校,自2021年該校開始組織教師在平臺上傳精品課,并在寒暑假期間參加平臺發布的教師研修活動以來,目前全校師生100%注冊并加入平臺的班級群,在學習平臺十大功能的運用和顯效上也走在全市前列。
“運用平臺后,老師上課更生動了,孩子們也學得更有勁了。”駱懿始有一節獲得了部級優秀課例榮譽的課程,被分享到平臺。而她也可以在平臺上搜索到全國各地區名師的優秀課件及教學資源,進行學習深造。
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
促進教育公平
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是教育部推出的教育平臺,平臺通過整合優質教育資源,提供豐富多樣的教學內容,支持個性化學習和自主學習,為教師提供了授課工具和個人資源庫等功能,有效提升了教學質量和效率。
為做好平臺的推廣應用,雅居樂小學采取了一系列舉措。如加強教師培訓,提升教師數字化應用能力,通過精品課評選,激勵教師積極參與數字化教學實踐;健全完善機制,引導全校教師常態化使用平臺;加大宣傳交流力度,增強師生、家長對平臺應用推廣相關舉措的理解和認同。
據了解,目前該平臺整合了涵蓋德育、課程教學、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等多個方面的豐富優質的教育資源,實現了優質教育資源的廣泛共享。這使得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東部還是西部的學校和學生,都能有機會接觸到高質量的教育資源。“這是一個促進教育公平的重要探索。”雅居樂小學校長劉燕芬認為,平臺的應用,對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促進教育公平、縮小城鄉教育差距、減輕家長教育負擔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利用好平臺的話,對我們的教育教學是很有幫助的。”二年級數學老師邱書習認為,平臺共享的教學資源很豐富而且很優秀,不僅老師能從中學習與提升,課堂上借助這些資源,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參與度。“課前,我們可以用平臺進行預習。課中,我們用來學習。課后,我們還可以運用課后輔導板塊進行復習、鞏固。”該校五年級學生葉泓鍵告訴記者,老師通過平臺讓學生們在課堂上了解到了很多課本以外的知識點。
探索具有河源特色的
應用模式
不久前獲批“廣東省數字化評價與質量提升示范校”的雅居樂小學,目前正在申報“廣東省課程教學改革深化行動實驗校”“廣東省國家智慧教育標桿校”。該校擬以平臺應用改革、數字化評價改革為抓手,推進國家課程教學改革深化行動,推動教育信息化向數字化轉型。
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我市將持續推進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推廣應用工作,從教、學、管、測、評等各方面深化應用,積極探索具有河源特色的應用模式,進一步全面推動平臺應用常態化、普及化,充分發揮平臺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推進教育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學教師教育教學創新能力,促進河源教育高質量發展。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