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民宿的河源版本
仙塘鎮觀塘村初步形成協同發展的民宿集群
仙塘山居女性主題民宿集群
■本報記者 劉志勇
城郊民宿是民宿的一種重要類型,河源城郊民宿起步較珠三角地區晚一些,但近幾年已經形成良好發展勢頭,東源縣仙塘鎮觀塘村的民宿群就是其中典型。
又一家新民宿開業
今年剛入秋,東源縣仙塘鎮觀塘村某處民房院子里人聲鼎沸,村里又一家民宿——到吉·景安民宿開業了,這是觀塘村第8家正式營業的民宿,由村民投資,交給專業運營團隊管理。到吉·景安民宿定位為小微企業活動營地,與之前的到·吉宿親子定位和仙塘山居女性主題區別開來,初步形成互相協同的民宿集群。
這是在《東源縣促進鄉村民宿發展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出臺背景下觀塘村民宿發展的圖景。這幾年村里的民宿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又有什么特色?
示范帶動建設民宿群
觀塘村第一家規范民宿是到·吉宿,由本科院校教師吳良生創立。作為河源年青且資深的文旅人,吳良生在協助完成源城區高埔崗大水井民宿街區的策劃和撰寫《2018年廣東文旅藍皮書》全域旅游這一章后,下定決心自己開一家民宿,希望能起到示范作用。
吳良生從自己專業特長出發,從教育入手,到·吉宿先建成鄉村公益書屋,并將教育理念與客家鄉村文化結合,形成了富有鄉村味的親子生活民宿。隨著持續不斷的文化活動與內容傳播,到·吉宿已經成為網絡曝光度最高的河源民宿,深受市場好評。
在到·吉宿運營管理團隊的支持下,短短3年時間,仙塘山居民宿群一下改建了3個民宿,村民們也躍躍欲試,由村民自己投資改建的吉谷民宿、到吉·景安民宿也相繼建成開業。每周河源各地前來參觀考察的人群不斷,只要節假日吳良生在場,均耐心向他們介紹民宿的建設與運營經驗。
城郊民宿的觀塘特色
觀塘村雖有河源市郊最近的鄉村風光,但畢竟沒有突出的風景資源,在這樣的地方搞民宿很多人心里是沒底的。但是,觀塘村在3年的時間里涌現8家各具主題特色的民宿,經驗即是生活化、微景區化。
隨著經濟發展,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很多人已經難以沉下心來真正體驗生活,享受其中的樂趣。而觀塘村的這些民宿,將文化生活融入民宿的運營,參與生活已經成為這里民宿的標志。以到·吉宿為例,清晨喝自己磨的豆漿,中午吃自己踏的糍粑,晚上采摘自種的青菜、蘑菇做飯,與主人一起把酒話桑麻,一派田園生活景象。仙塘山居的淑女學堂各類活動,景安民宿的小微企業沙龍、團隊活動亦是紅紅火火。每一個民宿自己就能對市場形成吸引力,又逐步形成民宿集群的合力,實現運營的微景區化。曾有東莞一家人在到·吉宿住了十天、玩了十天,最后才戀戀不舍離開。
吳良生認為,民宿即小微景區,改變著到河源旅游的人們的傳統出游習慣:越來越多的人先找好民宿,體驗生活,再去景區玩。觀塘村很好地實踐了這一發展趨勢,為河源民宿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