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α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欧美人与动牲交A精品,亚洲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河源旅游

連平忠信:

農旅綜合開發助力鄉村振興

2021-11-02 10:11:04 來源:河源日報
■連平縣美麗鄉村示范區
上廣東村長伯伯電商平臺 了解更多河源優質農特產品信息

■文/本報記者  劉志勇

■圖/本報記者  黃澤豐

簡介:忠信鎮位于連平縣南部,自古以來就是粵贛邊區商貿文化重鎮,素有“河源第一鎮”之稱,是“全國重點鎮”“全國經濟綜合發展示范鎮”“廣東省商貿特色小鎮”“廣東省數字鄉村發展試點鎮”“廣東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廣東省民宿產業促進鄉村振興試點鎮”。

近年來,忠信鎮通過整合沿河碧道、柘陂村紅色教育基地、農業產業園、司前村家訓文化傳承基地、上坣村花燈制作基地、“燈舞連平,十里花燈”碧道等特色資源,串珠成鏈推動農旅綜合體開發建設,助力推動連平南部片區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將忠信打造成為全域旅游示范區。本期村長探村帶您走進忠信,領略“全國重點鎮”的風采。

培育特色產業強鎮富村

說起連平忠信,很多人腦海里就會想到忠信花生。

忠信花生是遠近聞名的花生品牌,獨具特色。忠信花生經由純正忠信民間獨特配方精制而成,按加工方式不同可分為咸酥花生、咸干花生。咸酥花生松香可口,酥而不硬,口感潮潤。因所加的輔料不同,也有不同的口味:原味、蒜蓉味、脆香味等。

與忠信花生齊名的還有忠信火蒜。忠信火蒜又名“河源火蒜”,是連平著名土特產。在忠信一帶,大蒜是村民們冬季種的最多的農作物。這種大蒜經過長達15天的烘房煙熏后變成金黃色。

近幾年來,忠信鎮通過大力發展特色農產品產業,打響忠信百年花生、火蒜等傳統優勢農產品品牌,目前申報建設忠信花生、火蒜現代農業產業園,推進農產品深加工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

大蒜作為忠信片區傳統農作物,幫扶單位因地制宜,通過收購大蒜和深加工利潤分紅,帶動全村貧困戶增收脫貧,推動“良種培育—標準種植—精深加工—市場營銷—電子商務”等全產業鏈一體化發展。2018年,幫扶單位引進河源忠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實行村企合作建設黑蒜深加工園區,做大做強忠信黑蒜品牌。

忠信鎮通過抓好“一村一品”建設,加快農業產業發展步伐,目前已形成柘陂村“紅黑紫”(紅玫瑰、黑蒜、紫珠)、東升村葡萄、水滣村沃柑、新下村板栗、大坪村紫珠等農業產業鏈,其中柘陂村黑蒜、水滣村沃柑、新下村板栗先后被省農業農村廳認定為省級“一村一品”專業村名單,形成了種植業同步發展的良好態勢,村集體收入明顯提高。

美麗鄉村示范區初具雛形

新農村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及生態旅游觀光種植園區……連平縣美麗鄉村示范區已初具雛形。

連平縣美麗鄉村示范區項目位于忠信鎮柘陂村,距離粵贛高速忠信收費站約500米,處于燈塔盆地,是河源市腹地,是粵北、粵東和珠三角的交會地帶。項目占地面積2648畝,分為兩期建設,目前已完成第一期建設,約700畝,完成投資5.8億元,包括新農村示范民宿區和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兩部分。

新農村示范民宿區占地117畝,建筑面積約2.16萬平米,共8個合院124戶,均為三室兩廳三衛,采用客家風情建筑風格,兼具民宿功能,住宅區配有籃球場、足球場、羽毛球場等多種健身設施和兒童游樂活動設施。商業街約4788平方米,共130家商鋪,配備100個車位,滿足群眾吃、喝、玩、購等生活娛樂需求。

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占地約500畝,是集高科技種植、科研育苗、科普觀光、農產品采摘、產業研學于一體的綜合農業產業園。園區由三部分組成:10個智慧溫室,一個冷鏈物流倉儲中心,中央廣場和科普花海景觀。

該項目將打造成為以生態旅游觀光為導向的高端農業產業,通過建立忠信核心農業產業鏈,利用區位優勢將產業效益輻射粵贛地區,帶動周邊村鎮增產增收,帶動周邊村民就業,增加鎮村經濟收入,推動鄉村振興發展。

鍛造“紅色引擎”,打造柘陂紅色文化

“忠信河畔,柘陂村中,華南是我們的學校,在這里活躍著年輕的一群,在這里開辟著革命大道……”這首創作于上世紀40年代的《華南小學校歌》,至今仍在柘陂村傳唱,伴隨著這首校歌流傳下來的還有革命先輩們與敵人斗爭到底的紅色故事,革命精神不僅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學生學習成長,而且還為新時代的鄉村振興注入紅色之“魂”。

走進柘陂村,紅色文化氣息撲面而來,紅色文化宣傳標語隨處可見,墻壁上畫滿了革命英雄人物,劉胡蘭、王二小等英雄人物被栩栩如生地畫在忠信鎮華南小學門口,柘陂村就是通過這種潛移默化的方式把革命精神滲透到孩子心中。

柘陂村是革命老區,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柘陂村華南小學為中共連平縣委臨時所在地,秘密領導全縣開展武裝斗爭,為黨傳遞情報、掩護領導人、輸送青年參加革命隊伍作出巨大貢獻。1947年3月,九連山高舉武裝斗爭大旗,華南小學兩屆畢業生在畢業后90%都參加了九連山游擊隊,首批參加游擊隊的有40多人。1949年9月,連平縣全境解放。華南小學成為連平縣委、縣人民政府臨時辦公所在地。

這是一片具有紅色革命傳統的土地,紅色基因代代相傳。自2016年5月開始,深圳市南山區委政法委、區人力資源局、區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局三家單位開始對口幫扶柘陂村。駐村工作隊按照“傳承紅色基因,抓黨建強治理,聚力脫貧攻堅,建新村展新貌”的工作思路,大力弘揚革命老區精神,積極創建“紅色村“和“抓黨建強治理促脫貧示范村”。

作為省定革命老區村、全省60個“紅色村”和黨建示范工程重點建設村,在各級黨委政府和對口幫扶單位的支持下,柘陂村打造了紅色基地。該基地涵蓋3項內容,分別為華南小學黨組織活動舊館,內部陳設現已得到很好地復原;連平縣革命斗爭史展覽新館,建設布展完畢;紅色基地文化氛圍營造工程已經完工。紅色基地占地面積約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500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300平方米,布展達200平方米。

為弘揚革命斗爭精神,傳承紅色文化,柘陂村對華南小學黨組織舊址進行修繕、擴大,并加強對周邊環境的整體規劃與完善,深入挖掘紅色革命文化,發展紅色旅游,并結合忠信花燈文化、司前村吳氏家訓文化、大湖鎮紅色資源,形成一條紅色黨建教育參觀路線。

立足紅色資源,柘陂村積極創建“紅色柘陂·勇當先鋒”黨建示范品牌,發揮“紅色引擎”推進作用,促進基層黨建,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實現“黨建強、人心聚、產業旺、鄉村美”目標。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