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α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欧美人与动牲交A精品,亚洲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河源旅游

龍窩茶香 古韻新生

2022-05-23 09:39:11 來源:河源日報

核心提示

龍窩鎮位于紫金縣境東南部,是廣東省省定中心鎮,歷來是紫金縣南路各鎮的商貿和經濟中心。人文底蘊深厚,歷史上曾涌現出詩人黃遷、花朝戲創始人之一黃亞亮等名人,龍窩鎮有國家級非遺項目花朝戲、 省級非遺項目木偶戲、浦米制作技藝以及縣級非遺項目龍舞、獅舞和嶂下七月十四田園節。龍窩鎮下轄的桂山村入選廣東省古村落名錄,境內有清嘉慶年間始設的“桂山文明書舍”、桂山石樓、龍窩天主堂、牌樓村節孝牌坊等文化遺跡。龍窩鎮還是革命老區,曾是中國共產黨早期活動地區之一,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二、四師曾在此會師。

龍窩鎮茶產業優勢明顯,茶旅融合項目不斷發展,承龍嶂、鷹峰山、兆達農莊等茶葉生產基地,依托良好的生態和茶產業,興建了餐飲、住宿、觀光等場所,深受游客歡迎。

不僅如此,龍窩鎮還完成國道236線公路景觀帶、大榕樹耕讀文化園、稻魚共生基地、承龍嶂茶旅文化園、天裕樓古屋田園等重點項目建設,并進行了民居外立面改造、沿線村莊美化、景觀小節點綠化、琴江河沿河綠道整治等環境風貌提升,以點帶線、連線成面,“以農興旅,以旅促農”,鄉村文旅效應凸顯。

龍窩的綠,核心在茶。據悉,當前龍窩全鎮茶葉種植總面積約2.4萬畝,占紫金縣茶葉種植總面積的40%以上,茶產業總產值達3.92億元,這里有龍王綠、鷹峰山等千畝以上生態茶葉基地4個,茶葉加工生產線36條。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帶動全鎮33個村1500多戶4000多人參與茶葉種植,有力推動茶產業成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民生產業。茶產業產值占全鎮經濟總量的40%以上,龍窩鎮堅持把培育壯大特色茶產業作為全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基礎。

不僅如此,龍窩鎮還依托良好的生態和茶葉種植基礎,全力做好“茶旅”文章。該鎮先后打造了種植、加工、茶旅休閑旅游基地,使得茶產業生產能力顯著增強,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增速達到10%以上。接下來,龍窩鎮將推進一批茶旅融合發展、鄉村旅游和民宿項目建設,提升旅游接待能力。

茶旅融合,茶山變身度假區

d9a0d04237a5ce36be8633b44f233efb_0523006_001_02_s.jpg

兆達農莊

兆達農莊占地1100畝,里面種植了茶樹、水果、蔬菜,以及淡水養殖,是一個典型的茶旅融合基地,游客可以在該農莊體驗采茶、摘枇杷、摘菜、釣魚等項目,農莊打造的七彩水上餐廳,是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點,每到雙休日都被訂滿。農莊還開發一些露營、騎行等活動,來游玩體驗的游客越來越多。

6c0e67dd5281c8dda02d8f6ab58c6595_0523006_001_03_s.jpg

承龍嶂生態茶園

走進全鎮最大的茶葉基地——承龍嶂生態茶園,2000畝的茶山,放眼望去,滿眼綠意,令人身心舒暢。承龍嶂生態茶園位于彭坊村,該村是全鎮乃至紫金縣茶葉的主產區。

目前茶園已有民宿20多間,正在打造“賞茶園+看茶廠+嘗茶餐”旅游線路。

b0d1a82db70729ba7b5fcaeed4cdab18_0523006_001_04_s.jpg

鷹峰山有機茶園

鷹峰山有機茶園著力打造紫金茶葉產業園示范區,除了嚴格按照有機標準種植管理茶園,堅持不用農藥,施有機肥外,還不斷豐富旅游體驗項目,增設了茶景民宿,臨湖民宿等設施。

茶園依托茶葉、生態、人文優勢,配套建設旅游度假設施。讓茶園融生態觀光、良種展示、手工制茶、品茶購茶、茶節慶典、攝影、康體養生等多種功能于一體。

農旅結合,田園也是游樂園

大榕樹耕讀文化園和稻魚共生基地是“紅色基因·古韻茶香”鄉村振興示范帶的亮點,整個示范帶龍窩段依托“彭牌嶂”示范片建設成果,給示范帶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示范帶上有歷史古跡節孝牌坊,有嶺南風格濃郁的客家古民居,有久經滄桑的古榕樹,有獨具特色的嶂下田園節,還有省級非遺項目木偶戲、蒲米制作技藝和縣級非遺項目龍舞、獅舞等,一條“山水田園、清茗茶谷、古村鄉居”的精品線路正徐徐鋪開。

ec4f0c55dd061b738a0fac9bbe0e0477_0523006_001_05_s.jpg

大榕樹耕讀文化園

牌樓村的大榕樹耕讀文化園,是集農耕教育、鄉間娛樂、田園體驗于一體的綜合農旅項目,依托牌樓村的文人歷史、鄉土風情,在國道邊打造而成。文化園自開園后游客絡繹不絕,賞花、摸魚、玩迷宮、投壺等親子游戲,還可以逛植物園,帶孩子認識蔬菜、水稻、草本植物,體驗開拖拉機等,各種樂趣一園盡享。

db839cd992c49810efe4db6c799640bd_0523006_001_06_s.jpg

稻魚共生基地

稻花香,魚兒肥,稻魚共生,一田雙收。龍窩鎮打造的稻魚共生基地吸引游客駐足,成為網紅。

據介紹,稻魚共生基地是和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合作建設,占地100畝,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基地按照魚的形狀建設,設置了曲折回環的景光木棧廊道,供游客步行觀光。

de579c5151a957b4d501ee4ecb4b360a_0523006_001_07_s.jpg

龍窩回憶園

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在龍窩鎮,群山環抱之中,也藏著這么一所以田園耕讀為主題的鄉村書院。

所謂田園耕讀就是通過在鄉村田野的各種實踐中體驗快樂、提升能力,該項目的開發者為“80后”的女性創業者葉隱。她通過獨特的創意和文化的情懷將其中一座舊房子改造為具有農村氣息和文化氛圍的鄉村書院。

b04c45eea348e83abfe3a16824de9a5e_0523006_001_08_s.jpg

■龍窩鎮航拍俯瞰圖

■文/本報記者 劉志勇

■圖/本報記者 楊李維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