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α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欧美人与动牲交A精品,亚洲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東源縣

東源縣柳城鎮加強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

興產業促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2021-05-18 10:51:19 來源:河源日報

■按縣建設省級茶葉產業園規劃,柳城鎮新規劃擴種500畝茶葉基地。

■總投資2600萬元、青山環繞的柳城鎮自來水廠。

■柳城鎮下壩村絲苗香米全產業鏈增香智能化生產技術示范與應用項目,首期建設2000畝水稻無人農場示范基地。圖為無人播種機在作業。

■柳城鎮石側村革命烈士曾進(曾錫翔)故居。

■柳城東江大橋及連接線項目工程于2019年底建成通車,有效解決了東江河兩岸群眾出行難問題,為柳城經濟發展暢通了交通動脈。黃贊福 攝

核心提示

近日,位于東江河畔的柳城鎮下壩村2000畝水稻無人農場示范基地綠油油一片,水稻長勢喜人。

近年來,柳城鎮緊緊圍繞縣委“東強西優南擴北實”發展戰略、努力打造“一核一副三重四組團”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的要求,把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和主要任務,依托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特色農業發展優勢,堅持走產業興農之路,突出發展“兩茶”(油茶和綠茶)等特色農業、品質農業,從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鼓勵農業產業化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推動東源東部資源經濟組團加快發展。

【柳城鎮簡介】

柳城鎮地處東江中上游、東源縣境東北部,距東源縣城65公里。轄區總面積94.41平方公里,全鎮耕地面積16259畝,林地面積101153畝,其中生態公益林面積60737.5畝。下轄9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鎮黨委下屬黨(總)支部18個,黨員人數829人。柳城鎮水資源豐富,東江河從鎮域穿過,有“魚米之鄉”之稱。京九鐵路、廣梅汕鐵路、205國道、河龍高速穿越境內。

柳城鎮有豐富的石英礦資源,儲量1.5億噸,分布在嶂面山一帶。鎮內工業主要以石英礦開采、加工及石英板材加工和水電企業為主。2020年,全鎮有各類廠礦企業5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9家,實現工業總產值4.598億元。2020年在全縣經濟社會四個組團綜合考核中獲得第一名(東部組團);同年獲評“市級文明鄉鎮”“市級衛生鄉鎮”。

【紅色檔案】

東江縱隊二支隊革命舊址位于柳城鎮上壩村圍龍屋。該支隊創建于1946年冬,為發展革命隊伍,壯大革命力量,東江縱隊江防大隊長鄒建、中隊長張丁等奉命在柳城鎮上壩圍龍屋以教師身份秘密開展地下活動,并以楊氏祠堂為隊部,成立了東江上游較早的革命黨小組,廣泛發動群眾發展游擊隊員。楊才章、楊友安、彭羅干、楊德麟、楊石妹、張谷英等熱血青年踴躍報名參加革命隊伍,積極投身革命活動,籌集資金購買槍支彈藥送給東江縱隊。從1947年1月起,楊氏祠堂是鄭群、鄒建、劉瑞廷等地下領導人的活動所在地。據史料記載,藍口起義前夕,鄒建等人在楊氏祠堂參加了與保十三團的第三次談判,為保十三團順利起義,促進興梅、閩西等地國民黨起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另外,柳城鎮石側村有為保衛太行山抗日根據地英勇犧牲的革命烈士曾進(曾錫翔)故居。

堅持黨建引領賦能鄉村振興

從3月2日到3月10日,所有農戶簽訂土地流轉委托書,在柳城鎮黨委和下壩村“兩委”的共同推動下,下壩村8天完成2012.55畝土地流轉任務,效率之高、速度之快,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柳城速度”。

下壩村高效率完成土地流轉,為東源縣柳城鎮萬畝智能化糧食生產示范基地項目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

4月15日上午,東源縣2021年春季農業生產暨水稻全程機械化育插秧演示現場會在柳城鎮下壩村召開。東源縣與華南農業大學和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合作,將在柳城建設“東源現代絲苗香米智慧產業園”(即東源縣柳城鎮萬畝智能化糧食生產示范基地),總體規劃為1萬畝,分兩期建設,一期為下壩村的2000畝。

下壩村土地流轉工作是柳城鎮黨委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承諾為群眾辦的三件實事之一,同時也進一步用事實證明,哪里的黨組織堅強有力,哪里的發展就有生機和活力。

辦好農村的事情,推進鄉村振興,關鍵在黨。近年來,柳城鎮把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和主要任務,當作推動鄉村振興的固本之舉。今年以來以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圍繞“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堅持黨建引領,選優配強基層組織隊伍,進一步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力,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了強勁動能。

該鎮通過實施 “頭雁”“雛雁”工程,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在村級換屆前,該鎮調整、任命村級黨組織書記6名;招錄6名優秀年輕村級后備干部,其中4人在村級換屆中進入村“兩委”班子。在鎮委的精心組織、系統謀劃、扎實推進下,全鎮村“兩委”換屆工作圓滿完成,呈現一降一升良好態勢。

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中,柳城鎮提出“推進土地流轉,發展特色農業,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美麗農村”的思路,把 “推進土地流轉、四村連片整治、建設體育公園”確定為為群眾辦的三件實事全力抓落實。

據悉,柳城鎮萬畝智能化糧食生產示范基地項目的建設,將為下壩村1097戶農戶帶來年戶均增收2000元以上。下壩村此次土地流轉工作,不僅增強了黨組織在群眾中的威信和群眾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信心,也激發了村干部干事創業的斗志,從而使基層黨建與鄉村振興工作形成良性互動。

堅持產業興農促進鄉村發展

5月5日,記者驅車進入柳城鎮石側村,沿路看到的是開荒種茶和基礎設施建設的畫面。該村今年新當選的38歲村支部書記張麗華介紹,在石側村半嶂山投資建茶園的東源縣新偉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今年計劃新建茶葉加工廠房3000平方米,并擴大茶葉種植規模。

柳城鎮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產業發展優勢明顯。近年來,該鎮將按照鄉村振興“1+6+N”,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和“互聯網+合作社+農戶”等生產經營模式,不斷發展壯大鎮級“兩茶”特色農業產業。今年,該鎮將在現有“兩茶”種植規模的基礎上,連片發展山區4個村(柳城村山區片、石側村、黃洞村和上洞村),擴大“兩茶”種植規模,打造生態農業和休閑觀光示范片。其中,力爭全鎮新增茶葉種植面積4000畝以上,遠期規劃建成萬畝茶葉產業園;油茶種植規模擴大至1萬畝。為提高該鎮“兩茶”知名度和產品競爭力,該鎮將通過宣傳、參展等方式,努力將“柳上美人”(紅茶品牌)和“云度”(油茶品牌)打造成全省知名品牌。

另外,該鎮將爭取把下壩村水稻無人農場建設成為全省示范點,以點帶面,逐步帶動6個平原村(上壩村、下壩村、圍星村、柳城村、赤江村和柳星村),打造萬畝智慧無人農業產業園、蔬菜基地和農業休閑旅游景點,建設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引領傳統農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通過模式創新、方式創新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最大程度惠及廣大群眾,為統籌推進下壩村新農村示范點建設和鄉村振興奠定良好的基礎。

接下來,該鎮將走“以農促旅、農旅結合”發展之路,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態環境優勢,通過規劃茶園徒步觀光路線、民宿度假村,舉辦品茶季、賞茶花等活動,著力打造集觀光、互動、美食、康養于一體的鄉村旅游產業,不斷提高村集體收入,為群眾提供更多就業崗位,吸引更多人才返鄉創業、就業,發展綠色循環經濟,促進鄉村全域振興。

堅持改善民生提升群眾幸福感

近年來,柳城鎮東江大橋、三叉水橋、自來水工程、文化廣場等重大民生工程相繼建成投入使用,進一步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成果人民共享。柳城鎮始終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大公共財政的傾斜力度,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2020年,該鎮落實民生實事項目20余項,包括柳城鎮自來水工程、東源縣柳城東江大橋、東江大橋連接線沿江路、柳城鎮森林公園等,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群眾生活更加便利。

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去年以來,該鎮制定了《柳城鎮開展“迎新春、清潔家園”工作實施方案》《柳城鎮深入開展愛國衛生專項工作實施方案》《柳城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百日行動”工作方案》等,大力推動人居環境整治,農村的環境衛生不斷改善,農村面貌煥然一新。

為提高村莊規劃質量,該鎮以石側村為試點,邀請安捷設計公司,根據村莊特點因村施策進行規劃設計,不斷發掘村莊特點,逐步打造特色精品鄉村,推進鄉村振興取得實效。

■策劃:李成東 張小龍 黃仲明 朱映真

■組稿:本報記者 田清秀 李成東 特約記者 李遠來 藍天明 通訊員 楊愛平 何國良 俞志

■攝影(除署名外):本報記者 楊堅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