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α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欧美人与动牲交A精品,亚洲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東源縣

東源縣堅持黨建引領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統籌推動五大振興 繪就鄉村美麗藍圖

2021-06-24 11:42:24 來源:河源日報


■位于萬綠湖邊的新回龍茶葉種植基地

■義合鎮香溪村“四小園”建設打造了一道道鄉村美麗風景線。

■順天鎮大坪村田園風光。在全市《鄉村振興大擂臺》中,順天鎮一路“過關斬將”,最終以總分第一名的成績,從五縣二區14個參賽鄉鎮中脫穎而出,將代表河源,與潮州市鳳凰鎮、汕尾市螺溪鎮正面PK。

■康禾鎮仙坑古村蒙塵明珠再綻光輝。仙坑村先后獲評“廣東十大美麗鄉村”“廣東省首批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等稱號。

■葉潭鎮半埔村經過升級改造的“四好農村路”。2020年底,東源縣成功創建全省2020年“四好農村路”省級示范縣。

核心提示


黨的十九大作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描繪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藍圖,開啟了新時代農村改革發展的新征程。


近年來特別是2020年以來,東源縣深入貫徹《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1+6+N”工作部署,堅持黨建引領,把鄉村振興工作作為“書記工程”來抓,壓實縣、鎮、村三級黨政班子工作責任,強化縣委書記“一線總指揮”職責,精心組織,科學規劃,抓重點、突難點、補短板、強基礎,統籌推動鄉村產業振興、鄉村人才振興、鄉村文化振興、鄉村生態振興、鄉村組織振興“五個振興”,努力做實“六好”文章,對標對表三年取得重大進展硬任務,持續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努力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成功探索出了我市“全域推進、綠富雙贏”的鄉村振興新路徑與新模式,鄉村振興工作交出了一份亮麗的成績單。


堅持黨建引領落實“四個優先”


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在今年的全市“鄉村振興大擂臺”中,順天鎮一路“過關斬將”,最終以總分第一名的成績,從五縣二區的14個參賽鄉鎮中脫穎而出,將代表河源,與潮州市鳳凰鎮、汕尾市螺溪鎮正面PK。這是東源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


在全市“鄉村振興大擂臺”比拼中,順天鎮之所以能脫穎而出,其致勝法寶就是黨建引領。


辦好農村的事情,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黨,關鍵在黨建引領。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我國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近年來,東源把黨建引領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一招,不斷筑牢黨在農村的堅強戰斗堡壘,調動和發揮黨員示范帶頭作用,以組織振興引領鄉村全面振興。同時,堅持落實“三農”工作“四個優先”原則,夯實鄉村振興基礎,為實現鄉村振興開新局注入強大引擎。


優先考慮“三農”干部配備。制定了《東源縣2020年基層組織建設和領導班子及干部隊伍建設考核工作方案》,強化考核結果轉化運用,選拔在鄉村振興工作中敢于擔當、狠抓工作落實、實績突出的領導干部,其中3人提任副處級領導,4人提拔擔任縣直單位正科級領導,8人提拔擔任黨政正職領導;充實18名35周歲以下優秀干部、13名鄉鎮中層業務骨干進入鄉鎮領導班子隊伍,優化鄉鎮領導干部隊伍結構,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強的組織基礎和人才支撐。


優先保障“三農”資金投入。健全涉農資金統籌整合管理工作機制,全面做好項目儲備工作,2020年省級涉農資金支出率達96.46%,完成年度支出目標任務;健全財政支農資金穩定投入機制,2020年全縣財政一般公共預算農林水科目支出8.32億元,同比增長9%,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資金保障。


優先滿足“三農”發展要素配置。落實點狀供地政策,在新編國土空間規劃中預留不少于10%的建設用地用于保障布局零星分散的農村產業發展用地;全年共安排167.9715畝市級用地指標用于保障鄉村振興項目用地需求,占全縣取得新增用地指標的15.25%,留足鄉村振興發展空間。


優先安排農村公共服務。有效優化鄉村規劃體系,對全縣行政村開展村莊規劃評估。推進集中供水、農村道路、通信、電網等基礎設施及農村物流服務體系、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補齊鄉村振興短板。


【榮譽榜】


成功摘取一批國省字號金牌


實干出成績,拼搏鑄輝煌。2020年,東源縣在全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再成功摘取一批國省字號金牌:先后獲評“廣東省縣級文明城市”,成功創建首批“廣東省水產健康養殖示范縣”、全省“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 和省級茶葉現代農業產業園,入選農業農村現代化試點縣。“東源板栗”成功創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農產品,東源縣“石坪頂”牌茶葉獲批中國著名商標。順天鎮成為全市唯一一個入列“國家級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的鄉鎮;上莞鎮、順天鎮分別榮獲全國“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示范村鎮;上莞鎮仙湖村入選第十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康禾鎮仙坑村入圍“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單”;澗頭鎮大往村、雙江鎮橋頭村分別獲評“全國文明村鎮”。


船塘等8個鄉鎮被納入“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省級試點地區”; 新港鎮獲評“省級文明村鎮”;船塘鎮獲評省級“一村一品 一鎮一業”專業鎮;船塘鎮小水村等16個村入選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村;新回龍鎮、船塘鎮分別評選為“廣東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鎮”;康禾鎮仙坑村獲評“廣東省文化旅游特色村”;義合鎮下屯村獲評“廣東粵菜師傅名村”;新港鎮雙田畬族村和漳溪畬族鄉下藍畬族村入選“廣東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康禾鎮仙坑村獲評廣東省鄉村振興比賽“優秀村”;東源縣葉園溫泉旅游區等8家單位分別被評為“廣東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


大力發展富民興村產業


全域推動產業振興


以船塘為核心區的東源縣板栗產業園、以順天為核心區的深河共建藍莓產業園、以上莞萬畝優質茶葉其地為核心區的東源縣現代茶葉產業園、以柳城為核心區的東源現代絲苗香米智慧產業園……一大批現代農業產業項目如雨后春筍般茁壯成長起來,為東源全域推進鄉村振興注入生機活力。


產業興旺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近年來,東源縣大力發展富民興村的優勢特色農業,全力推進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示范區和茶葉、板栗2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積極推進34個“一村一品、一鎮一業”項目建設,重點做大做強板栗、茶葉、藍莓等主導產業,因地制宜擴大特色產業規模,全域推動產業振興。


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農戶增收致富。東源縣現有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共115家。其中國家級3家、省級25家、市級87家;現有家庭農場296家,其中省級示范家庭農場10家、市級示范家庭農場14家;現有市級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示范社139家,其中國家級13家、省級51家、市級75家。


大力開展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試點工作,以點帶面推動鄉村振興。2020年,該縣確定27個村開展試點工作,比上年增長283.71%,持續增強村級集體經濟實力。推進農業農村鄉村服務體系建設,建成縣域助農服務綜合平臺1個、鎮村助農服務中心21個,完成農村物流服務站點等規劃建設任務,拓寬農副產品銷售渠道,加強冷鏈物流基地等方面建設,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推動現代種業、數字鄉村建設提質增益,組建數字農業發展聯盟,全面提升農業農村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全縣共申報備案益農信息社共298個,益農信息社行政村實現全覆蓋。


下一步,東源將全力推進燈塔盆地創建國家農高區和省級綜合型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重點推動中國無抗家禽養殖產業園、光明鴿產業園、“三個百園”首期等項目建成投產,抓好順天鎮國家級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項目實施,以主人翁的精神將燈塔盆地打造成為引領全市現代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綜合平臺。


推進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


促鄉村內涵顏值雙提升


得益于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眼下的東源鄉村大地,處處生機勃勃、環境整潔、生態良好、鄉風文明、治理規范,群眾安居樂業。


近年來,東源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全面提升村莊宜居水平,實現村容村貌“大變身”,推動農村“內涵”與“顏值”雙提升,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支撐點,繪就一幅“宜居、宜業、宜游,記得住鄉愁”的美麗東源畫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逐年攀升。


去年以來,該縣通過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全面完成村莊人居環境基礎整治,提升鄉村“內涵”。全縣累計拆除破舊泥磚房12961間187萬多平方米,80%以上行政村達到干凈整潔村標準。健全生活垃圾處理體系,全縣共建有1座無害化生活垃圾處理場、21個鄉鎮級垃圾轉運站,建成村級垃圾收集點6160個,保潔覆蓋面達100%。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全縣完成無害化衛生戶廁改造111099戶,無害化衛生戶廁普及率達100%,建有農村公廁240座;完成自然村新建改建廁所150座。推進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自然村基本完成生活污水收集;建成21座鎮級生活污水處理廠、124座村級污水處理設施,村莊生活污水治理率達73%以上。持續推進康禾河(康禾鎮段)碧道工程;大力開展河湖日常管理工作,縣域河湖水環境面貌得到有效改善。


同時,該縣大力推進農房管控和鄉村風貌提升工作,農村住房實現簡便報建制度化管理,堅決遏制新增農村亂占耕地建房行為。目前,全縣成功打造“四小園”示范鎮1個,推進1157個自然村啟動“四小園”建設;“東源客家古邑風情游”入選第二批廣東省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名單,該縣將沿線打造仙坑古村落等美麗鄉村示范片,提升鄉村的“顏值”。


■組稿:本報記者 田清秀 李成東 特約記者 李遠來 藍天明


通訊員 邱勁澤 劉蔚


■攝影:本報記者 楊堅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