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源縣人民法院深入實施組織力提升工程——
提高審判質效 彰顯司法溫情
■6月2日,東源縣人民法院到新港鎮南湖中心校開展“成長路上·法治同行”——送法進校園宣傳教育活動。
■3月8日,東源縣人民法院開展“踐行法治思想、關護婦女權益”主題送法進企業活動。
■6月9日,東源縣人民法院法官主動上門為一名81歲高齡老人提供立案服務。
■4月15日,東源縣人民法院召開涉農合機構案件專項執行活動座談會。
■5月12日,東源縣人民法院為對口幫扶村柳城鎮上壩村解決3萬元扶貧檔案整理工作經費。
■6月8日,東源縣人民法院到藍口鎮硅工業園區廣東旗濱節能玻璃有限公司開展普法座談會。
核心提示
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題中應有之義。近年來,東源縣人民法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縣委的堅強領導和上級法院的指導下,以實施組織力提升工程為抓手,堅持黨建引領,將黨建與執法辦案、司法改革等工作有機融合,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和保障作用,推動審判質效提升。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今年以來,東源縣人民法院將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和黨史學習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系列活動,解決了一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彰顯司法為民情懷。
■成效篇
堅持黨建引領 提高審判質效
2018年至2020年,連續3年,東源縣人民法院法定審限內結案率均達到99%以上,民事一審服判息訴率、生效案件改判發回重審率、長期未結訴訟案件比重、信訪投訴率等關鍵指標均維持在較優水平,辦案質效持續向好。這些成績的取得,是東源縣人民法院堅持黨建引領推動審判質效提升的結果。
案件審判質效逐步提升。該院將黨建與執法辦案、司法改革有機融合,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和保障作用,在受理案件數量逐年上升的情況下,全院干警頑強拼搏,攻堅克難,不斷提高案件審判質效。黨建帶隊建成效明顯。全院廣大干警法治信仰堅定,積極支持和參與司法改革,有效保證了一系列以司法責任制為核心的基礎性改革措施得以落地實施,順利完成了立案登記制改革、全市一審行政案件集中管轄改革、司法責任制改革、“一站式”訴訟服務體系建設等一系列改革任務。
意識形態工作根基進一步筑牢。該院黨組認真履行班子集體意識形態工作的主體責任,把意識形態工作同審判業務、其他各項工作同安排同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有力的政策措施落實到意識形態工作各項任務。該院成立了以院黨組書記為組長的意識到形態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東源縣人民法院黨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方案》,堅持一把手帶頭抓意識形態工作,管陣地把導向強隊伍,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要問題親自過問、重大事件親自處置。黨組其他成員根據工作分工,認真履行“一崗雙責”,一手抓業務工作,一手抓意識形態。該院還將意識形態工作作為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必學內容,開展專題學習,并將其作為領導班子成員民主生活會和述職報告的必須報告內容之一,接受監督和評議,進一步筑牢意識形態工作根基。
法院文化建設成效明顯。為大力宣傳弘揚“忠誠、為民、公正、廉潔”的政法干警核心價值觀,該院將黨建工作的內容與法院文化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充分利用訴訟服務大廳、走廊過道、會議室、戶外電子顯示屏等公共空間,營造濃厚的法院文化宣傳氛圍。目前,該院建有圖書室和電子閱覽室,為干警們訂閱了大量法學理論和審判業務雜志,定期在庭室內開展讀書心得交流活動,有效營造了“書香法院”的良好氛圍。
■措施篇
規范優化組織設置建強黨組織
目前,東源縣人民法院黨總支有在職黨員56人、退休黨員30人,發展對象4人。
近年來,該院通過實施組織優化行動,建強黨組織。優化黨組織設置,2019年9月,該院對黨組織設置進行了調整,在原來機關第一黨支部、第二黨支部、老干部黨支部的基礎上增設了機關第三黨支部、機關第四黨支部,使各黨支部人員分布更加合理。同時,對黨員較集中的部門,以部門為單位設置黨小組,逐步實現黨支部設置標準化。重視人民法庭黨員管理。根據人民法庭黨員數量較少的實際情況,為加強黨員教育管理,確保人民法庭黨員干警能夠正常參加黨組織生活,該院將燈塔人民法庭、藍口人民法庭的黨員干警與民事審判庭黨員干警一同列入第二黨支部,不再單獨設立人民法庭黨支部,同時堅持“及時調配、隨缺隨補”的原則,確保每個人民法庭至少有1名黨員。
同時,該院注重配強配齊黨務力量,5名黨支部書記,除老干部黨支部書記外,其余4名黨支部書記均由部門負責人或“85后”年輕優秀黨員擔任,支部委員從各部門的優秀黨員中選拔兼任,確保黨組織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加強活動陣地建設
嚴格落實組織生活制度
嚴格黨的組織生活制度是嚴格黨內政治生活的基礎和載體。為開展好黨的組織生活,該院按照黨員活動室建設“規范化”“標準化”要求,建成2個固定的黨員學習教育活動場所。同時,嚴格按照標準步驟和規定程序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談心談話、黨員領導干部雙重組織生活等基本組織生活制度。建立健全“三會一課”的考勤、會議記錄等制度,確保時間、人員、內容三到位。按照年初制定的黨課計劃,院黨組成員、各黨支部書記每年要至少講一次黨課,鼓勵其他黨務干部、優秀黨員講黨課,圍繞黨的十九大報告、《黨章》、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等規定的篇目,將審判執行工作中常用的專業知識、法院系統隊伍建設、廉政建設等方面的法律法規等納入授課的范疇。
該院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黨員活動,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號召力。每年“七一”前后,該院黨總支都會組織走訪慰問對口幫扶村老黨員,到汕尾紅宮紅場、彭湃故居、阮嘯仙故居、井岡山等紅色教育基地參觀學習,積極參加上級黨組織舉辦的“黨在我心中”主題演講、朗誦比賽等系列活動,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銘記黨的歷史,主動投身于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中。針對極少數黨員干警存在政治站位不高、工作責任心不強、組織紀律性差、奉獻意識弱等問題,該院積極開展談心談話活動。通過黨組書記與班子成員談、與庭室集體談,分管領導與庭室領導談,庭室領導與干警個別談等方式,加大對干警的思想教育和引導。目前,該院黨組織已開展各類談心談話活動逾270人次。
突出黨建品牌建設
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為解決黨建工作與審判工作相互脫節的“兩張皮”問題,東源縣人民法院將黨建工作融入執法辦案之中,要求民一庭圍繞創建“青年文明號”、立案庭圍繞創建“巾幗文明崗”、行政庭圍繞創建“先進集體”等,樹立先進典型,示范帶動其他黨支部黨建品牌建設。2018年,該院民一庭成功創建為市“青年文明號”,立案庭于2015年、2020年分別獲評東源縣“文明窗口”“巾幗文明崗”稱號。
另外,近年來,結合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該院堅持“黨建+扶貧”“黨建+振興”理念,找準黨建工作與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的有效結合點,開展黨員干部“一對一”幫扶機制。該院還選派了2名優秀黨員干部分別到柳城鎮上壩村和柳星村任第一書記,推動對口幫扶村黨組織標準建設。目前,該院累計投入19.5萬元黨建經費,購置一批辦公電腦、打印機、桌椅等物資,支持上壩村和柳星村黨群服務中心陣地建設,打造規范化的黨員活動室。
為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該院選樹了“最美法官”田偉恩、李衍軍、劉建華等一批黨員先進典型,激勵黨員干警在執法辦案、掃黑除惡、疫情防控、信訪維穩等工作中主動擔當作為、創先爭優。在訴訟服務中心、信訪接待窗口開展“亮身份、踐承諾”活動,設立“黨員先鋒崗”,引導黨員干警在工作中亮明黨員身份、踐行為民宗旨。組織黨員干警帶頭參加志愿服務、結對幫扶等公益活動,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幫助提升基層治理法治化水平。近年來,該院共開展送法進校園、送法進社區、送法下鄉、創文志愿活動70余次。
■亮點篇
持續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系列活動
懷愛民之心 辦利民之事
東源縣人民法院先后為38位符合司法救助條件、無法獲得有效賠償的當事人申請發放司法救助金39萬元,切實維護了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彰顯了司法溫情。
東源縣人民法院將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和黨史學習教育有機結合起來,以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系列活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聚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制定出臺了《東源縣政法隊伍“我為群眾辦實事”任務事項清單》《東源縣人民法院便民利民措施計劃清單》,采取有效措施為群眾辦實事,切實將教育整頓和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服務群眾的動力,推進教育整頓和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創新多元解紛模式,拓寬群眾解紛渠道。該院訴訟服務中心全面推行“訴前調解+在線司法確認”多元解紛新模式,化解勞動爭議糾紛案件。目前,該院通過這一模式成功調解了一起勞動爭議糾紛案件,從當事人前來起訴,到進行調解,再到法院出具司法確認書,用時僅8天,有效提高了司法效率,更好地維護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深入開展“司法服務三進”活動,讓普法活動進企業、進鄉村、進校園。3月8日,東源縣人民法院聯合市中級人民法院,組織女法官走進東源縣工業開發區企業開展“踐行法治思想、關護婦女權益”普法座談會,向28家企業的女職工代表講解婦女權益方面的各項法律知識,為她們提供法律咨詢。6月2日,該院組織干警到新港鎮雙田村南湖中心校,向該校師生宣傳《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規知識,推動在校學生進一步養成遵守法律的自覺意識和良好行為習慣,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4月8日,東源縣人民法院行政庭收到了當事人黃某贈送的一面寫著“懷愛民之心 辦利民之事”的錦旗。黃某表示,非常感謝東源縣人民法院行政庭通過耐心、細致溝通協調,幫助妥善化解了行政爭議糾紛。該院行政庭結合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和黨史學習教育,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立足崗位職能,用心用情用力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加強對行政爭議的協調和解工作,使當事人就行政爭議糾紛達成和解,撤訴結案案件5件。
截至6月30日,《東源縣政法隊伍“我為群眾辦實事”任務事項清單》列明的17項任務事項,已完成17項任務;出臺的《東源縣人民法院便民利民措施計劃清單》提出的10項便民利民措施,已階段性完成10項。
■策劃:李成東 李遠來 朱映真 黃仲明 張小龍
■組稿:本報記者 田清秀 李成東 特約記者 李遠來 藍天明 通訊員 卓米夏 駱楓嬌
■供圖:東源縣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