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源縣錫場鎮以黨建引領聚合力推進鄉村振興
加快打造生態旅游“休閑島”
■錫場鎮河洞村黨建廣場
■錫場鎮林石村玫瑰種植基地
■錫場鎮厚洞村江舍民宿
■錫場鎮林石村萬綠民宿
核心提示
門前白鷺飛,屋后竹成林。眼下,正值盛夏時節,東源縣錫場鎮竹林密布,環境優美,空氣清新。這個藏身于萬綠湖深處的生態小鎮,正在加快打造生態旅游“休閑島”,全面建設平安幸福美麗錫場。
近年來,錫場鎮奮力推動“示范區”“排頭兵”和“兩個河源”建設全面提效破局,全面落實東源縣委“東強西優南擴北實”發展戰略,牢牢把握西部生態旅游組團發展機遇,以黨建為引領,依托生態資源優勢,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統籌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強化黨建引領力 大力發展生態綠色產業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走進東源縣錫場鎮,可以看到玫瑰、黃精、金絲皇菊等現代化、集約化的藥材長勢喜人,欣欣向榮。
“我們村今年種植了黃精200多畝、玫瑰100多畝、桑葚100多畝。”東源縣錫場鎮林石村黨支部書記梁木陽介紹,近年來,林石村通過引進農業龍頭企業,以發展南藥產業園和打造“一村一品”產業格局為抓手,通過發展南藥種植、加工、存儲等,帶動村集體收入持續增長、村民增產增收。
產業發展快,還靠龍頭企業帶。近年來,錫場鎮立足生態和資源優勢,圍繞“一鎮一業、一村一品”,引進了省林業龍頭企業——廣東林石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按照“公司+基地+農戶”和“科技+服務”模式,推進現代化、集約化藥材種植。
為做大做強特色產業,錫場鎮積極推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推進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規范流轉,整合土地資源,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同時,鼓勵和支持農戶適度發展特色種養,優先保障“三農”投入,完善農業基礎設施,每年開展農業技能培訓活動,提升農戶種養能力,搞活集體經濟,增加群眾收入。
2020年,錫場鎮種植桑葚、桔梗、黃精、玫瑰、魯冰花、元朗等近750畝藥材。種植靈芝51戶,規模達13.77萬包,產值達363萬元;種植柑橘27戶,規模達0.18萬畝,產值達487萬元;養蜂144戶,規模達0.47萬箱,產值達210萬元。“水庫村大坑自然村3戶養殖戶養殖規模達200箱,年收入在10萬元左右。”錫場鎮相關負責人介紹。
今年,錫場鎮繼續大力推進特色種養產業發展提質行動,積極發展“一鎮一業”“一村一品”,擴大靈芝、蜜蜂、中藥材、柑橘、桑果、香菇、木耳、高山油茶等特色農產品種養規模,大力促進優質農產品精加工,繼續培育藥材種植產業發展,繼續推進嶺南名貴藥材種植示范基地和林石村種苗基地建設,擴大桑葚、桔梗、黃精、玫瑰、魯冰花、元朗等符合錫場環境的高效益藥材、種苗種植規模。
強化黨建助推力 有效實施惠民基礎建設
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今年以來,錫場鎮堅持把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作為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成效的根本標尺,聚焦發展亟待解決的痛點和難點,聚焦長期未能解決的民生歷史遺留問題,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上下功夫。
從前,錫場鎮各村村民坐船在家和縣區間往返時,都要有家人準時來接,如今,錫場鎮每個行政村都有一輛小型農村客運車,每天定時接送坐船到外面或者回家里的村民。“有了農村客運車,村民出行比以前方便多了。”錫場鎮一村民說。
路通財通。目前,錫場鎮積極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推進省道259線升級改造項目,并對錫場鎮水庫村至韶關市新豐縣石角鎮16公里道路進行升級改造,暢通錫場鎮“北大門”交通,有力促進了錫場鎮林石村、林禾村、水庫村等村的發展。“這段路修好了,廣州、深圳的游客到錫場游玩僅需2個多小時。”錫場鎮相關負責人說。
不僅如此,錫場鎮顏氏文化教育基地、錫場鎮圩鎮提升改造項目、錫場鎮美麗鄉村建設示范點等6個項目,已納入東源縣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推進項目建設百日攻堅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行動項目建設。同時,錫場鎮各村(居、場)圍繞“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要求,廣泛密切聯系群眾,針對群眾關心的農民春耕、環境衛生、出行、養老、醫療等民生問題,拿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為應對今年春旱,錫場鎮發放一批應急儲備玉米種子用于農戶補種,并全面推廣政策性農業保險,切實維護農民利益。
強化黨建凝聚力 積極培育鄉村發展引擎
“目前周末的房間都要提前預訂,很多客人還會預訂3天至4天。”錫場鎮萬綠民宿相關負責人張偉波說,每逢節假日,民宿都處于爆滿狀態。
適逢暑假,記者看到不少游客選擇帶孩子到民宿體驗農耕文化,參與撿田螺等活動。“上午我們和游客一起撿了4斤的田螺。”采訪當天,張偉波說。
天藍景美生態優。錫場鎮有一條峽谷叫三里長峽,又稱石峽,它從錫場楊梅村一直延伸至錫場圩鎮,全長10公里,叢林、峭壁、深潭、溪水、石螺、野花構成一方秘境。如今,這一秘境逐漸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游客“打卡”地。錫場橫石嶺至林禾村保存有一條較完善的古驛道,適合游客遠足、觀湖、采風,水庫村“冷熱洞”有兩個山洞口橫向并列相依,一冷一熱,初入冷洞會覺得有一股寒氣從洞的深處襲來,走進熱洞會感覺到熱浪騰騰,站在兩洞中間,能感受冷熱溫差帶來的美妙享受。
天然的生態優勢,為錫場鎮的民宿發展、鄉村振興插上了一雙無形的翅膀。目前,錫場鎮有萬綠民宿、三里長峽麗湖民宿、智裕山莊等農家樂、民宿35家,有助于帶動村民就業增收。
民族要振興,鄉村必振興。錫場鎮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借助萬綠湖區位優勢和生態環境優勢,推動發展農業生態休閑觀光和民宿產業,推進美麗家園(圩鎮)示范點建設,帶動圩鎮周邊民宿發展,著力推進民宿項目建設,讓游客來到錫場即可體驗美麗鄉村文化,也能品嘗當地特色美食,更能感受在繁華都市中所沒有的“世外桃源”生活。
【錫場鎮概況】
錫場鎮位于東源縣境西部,地處新豐江水庫區,因蘊藏有豐富的錫礦,古代曾經開采,故名“錫場”。轄區總面積402.39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6570畝,其中水田4775畝,旱地1795畝。盛產桂花魚、南藥、靈芝、香菇、木耳、蜂蜜等。全鎮下轄13個村(居、場),總人口11011人,共有16個黨支部,449名黨員。
錫場鎮山清水秀、生態優美,林地面積44萬畝,森林覆蓋率85%;水域面積12.8萬畝,境內有國家級濕地公園、省級動植物自然保護區“大葉山”。錫場鎮旅游業以生態旅游觀光為主,旅游資源主要有萬綠湖三里長峽、顏檢墓等。
■策劃:李成東 張小龍 黃仲明 朱映真
■組稿:本報記者 王亞嬌 李成東
特約記者 李遠來 藍天明
通訊員 吳鏡光
■攝影:本報記者 楊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