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α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欧美人与动牲交A精品,亚洲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東源縣

東源將以廣東晟源永磁材料項目舉行培土奠基儀式為契機

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 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格局

2021-08-04 09:50:07 來源:河源日報

建設中的東源縣新材料(硬質合金)特色產業園。目前,園區落戶企業7家,其中4家屬于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核心提示

盛夏時節激情似火,活力東源干勁沖天。總投資12.5億元的廣東晟源永磁材料項目今日在東源縣新材料(硬質合金)特色產業園舉行培土奠基儀式,向全縣表明了東源縣委、縣政府堅持以項目為王做大做強園區經濟,打造產業集群培育壯大實體經濟,確保東源在高水平保護下實現高質量發展一以貫之的態度與決心。

廣東晟源永磁材料項目培土奠基,是東源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學史力行,貫徹落實省委建設經濟強縣部署和市委“六抓六促”工作部署、聚焦實體經濟發展的具體措施與行動體現,必將為東源拉長新材料產業鏈條、創建省級先進材料(硬質合金)特色產業園注入強勁動能。

東源縣委副書記、縣長秦衛民表示,東源將深入貫徹落實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六抓六促”工作安排,始終把項目建設牢牢抓在手上,積極擴大有效投資,落實“要素跟著項目走”工作機制,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持續鞏固經濟運行穩中向好態勢。對引進、落戶東源的項目,東源將認真落實好“首席服務員”制度,主動作為、靠前服務、無縫對接,竭盡全力為項目建設和企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促進項目早建成、早投產、早達效。

【成績篇】

四項經濟指標增速排名全市第一

攻堅勇擔當,奮力開新局。今年以來,東源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深入貫徹落實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三大戰略”,統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和政法隊伍教育整頓,保持“緊”“勤”“快”工作節奏,做到學史力行見行動,全力實施“東強西優南擴北實”發展戰略,堅持項目為王,及早謀劃部署第三輪項目建設百日攻堅行動,在全縣迅速全面掀起項目建設新熱潮,構建“一核一副三重四組團”區域協調發展格局,奮力當好我市建設“示范區”“排頭兵”的主力軍,努力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市前列、加快建設經濟強縣。

項目引領縣域經濟發力快跑。東源各級各部門在百日攻堅大會戰中找準著力點、選準突破口,在重點環節和關鍵部位攻堅發力,緊“咬”項目不放松,按下項目建設“快進鍵”,跑出了東源“項目招商速度”與“項目建設速度”,總投資809.5億元、精準布局“四組團”的224個重點項目熱火朝天推進建設,“四組團”發展齊頭并進再開新局——“南部都市經濟加快破局,東部資源經濟開篇啟航,北部現代農業提質增效,西部生態旅游優化升級”,有力推動了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該縣提供的統計資料顯示:上半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增速21%、排名全市第一,農業總產值增速28.8%、排名全市第一,固定資產投資增速50.5%、排名全市第一,旅游總收入增速71.5%、排名全市第一,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43.7%、排名全市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東源謀劃布局的“四組團”從根本上改變了按地理方位簡單劃分縣城與各鄉鎮的傳統思維,突破了行政區域局限,較好地避免了組團之間、鄉鎮之間無序競爭和重復建設,有效破解了城鄉二元結構問題,實現各鄉鎮、各組團發揮優勢、錯位發展、各美其美,努力把短板變成“潛力板”,確保了東源在高水平保護下實現高質量發展,為全省探索出了一條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新路徑與新模式。特別是各組團以百日攻堅大會戰為契機,根據發展基礎、資源稟賦和區位條件,謀劃儲備了一批打基礎、管長遠、支撐未來發展的大項目、好項目,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可持續發展的強勁動能。

◎ 深圳鹽田(東源)產業轉移園簡介

深圳鹽田(東源)產業轉移園是省級產業轉移工業園,位于東源縣城中心城區,規劃面積40平方公里,已建成區約11平方公里,擬規劃發展區約29平方公里,包括新材料產業園、工業園三期、徐洞規劃發展片區、義合規劃發展片區等。目前,園區入園企業168家,其中竣工投產企業137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5家,有齊達科技等電子信息項目31個、銘鐳激光等智能制造項目21個、富馬硬質合金等新材料項目17個,初步形成以新電子、新材料、智能制造產業為主的產業集聚。2020年,園區被認定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園以來,園區6次榮獲省級產業園“優秀園區”稱號,連續3年獲省環保廳“環保園區”優秀獎;獲得省用地指標獎勵3000畝。

◎ 東源縣新材料(硬質合金)特色產業園簡介

東源縣新材料(硬質合金)特色產業園位于縣城核心區,規劃面積約1平方公里,總投資6.1億元。目前已獲得地方政府專項債資金共3.13億元。園區“三通一平”等基礎設施建設預計在今年12月底可完成。園區已簽約落戶項目有富馬硬質合金、皓晟實業、捷耀數控、臺川數控、三特新材料、金合刀具(轉移園二期)、金豐利刃具(轉移園二期)、樂維機械(轉移園二期)等硬質合金產業鏈項目8個及廣晟永磁項目、惠集特種裝備等項目,初步形成了以富馬硬質合金為龍頭的新材料產業集聚。

◎ 廣東晟源永磁材料項目簡介

廣東晟源永磁材料項目總投資13億元,分兩期建設,第一期產能4000噸/年,建設期為18個月;第二期產能4000噸/年,建設期為12個月。項目一、二期建成達產后,預計年平均營業收入 24.68億元,年利稅總額4.08億元,年凈利潤 2.51 億元,可帶動就業580人。項目主營稀土和鎢業,開拓稀貴金屬,材料應用于新能源汽車、海洋風力發電、工業機器人、無人機、節能家電、軌道交通、新型消費電子等新興市場領域。

【措施篇】

著力抓好六項工作 確保開好局起好步

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東源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和對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三大戰略”,主動對接融入市“三大高質量發展平臺”,全力落實“六抓六促”工作部署,以學史力行的新擔當、新作為,推動“東強西優南擴北實”發展戰略實施,構建“一核一副三重四組團”區域協調發展格局,奮力當好我市建設“示范區”“排頭兵”的主力軍,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措施一:堅持黨建引領發展,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過硬

東源將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旗幟鮮明講政治抓政治,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頭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務,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嚴格執行省委堅決落實“兩個維護”十項制度機制,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加強黨委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管理權與主動權,嚴格落實縣領導掛鉤聯鎮抓落實制度和干部“直聯”制度;深入實施新一輪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持續推進全縣基層黨建“抓鎮促村、整域提升”三級示范創建工作,扎實做好船塘老圍村、義合下屯村“紅色村”組織振興建設紅色美麗鄉村試點工作,力爭兩年內建成全市乃至全省黨建示范縣。

措施二:培育壯大實體經濟,加快推進224個重點項目建設

東源將以園區建設為載體,做大做強園區經濟,培育壯大實體經濟,做大新能源產業,促進商貿文旅發展。加快謀劃建設100平方公里的產業發展平臺,做大做強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推動林安物流項目城市配送中心、電商倉儲中心等項目加快建設,力爭綠然燈塔保稅物流中心(B型)通過審批并動工建設;加快推進硅基新材料園特色產業園申報認定工作和縣硅基新材料產業聚集區(二期)建設;持續培育壯大電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主導產業;深入挖掘“兩石兩水”等資源優勢,推動石英砂、石灰石產業和溫泉康養旅游、水產業發展,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以富馬公司為龍頭大力發展硬質合金產業,力爭用3—5年時間實現園區總產值200億元以上;推動天然氣熱電聯產項目盡快落地,立足長遠培育新能源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持續鞏固深化項目建設百日攻堅行動成果,集中火力推進總投資809.5億元的224個“四組團”重點項目加快建設,形成“三個一批”項目滾動推進的良性循環。加快萬達、華豐等新地標、新商圈建設;謀劃“兩晚三天經典旅游線路”,不斷提升游客留宿率、回頭率;推進萬綠湖創建國家5A級景區工作,確保2021年底前創建成功。

措施三: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每個鄉鎮打造一個“3.0版”示范村

東源將主動對接服務市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綜合平臺,全力推動燈塔盆地國家農高區和省級綜合性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工作,持續推進嶺南實驗室、農業醫院、P3實驗室、農產品加工平臺等建設,集中火力攻堅順天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等重點項目,扎實推進燈塔盆地和船塘鎮城鄉融合省級試點建設,舉全縣之力支持順天在全省鄉村振興大擂臺中取得優異成績;持續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深入開展“百企興百村”行動,高質量做好駐鎮幫鎮扶村工作;發展茶葉、藍莓、板栗等特色優勢產業,把種雞、種鴿等育苗工作作為重中之重來抓,高水平打造“一縣多園、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加快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以“一村一策”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工作,扎實推進新一輪“四好農村路”建設工作,持續鞏固順天田園綜合體等鄉村振興示范創建成效,力爭2022年全縣各鄉鎮至少打造一個“3.0版”鄉村振興示范村。

措施四:全力保障改善民生,扎實抓好一批民生工程項目建設

東源將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把群眾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加強民生保障,縱深推進“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用心用情解決勞動者就業難和企業用工難問題;全力辦好民生實事,持續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等,加快縣第一中學、縣第四小學、縣衛生職業技術學校、縣醫共體(燈塔)健康產業園、東江花園等重大民生項目建設,確保如期兌現承諾,群眾盡早受益;統籌發展和安全,常態長效抓實疫情防控、安全生產、防汛防風、森林防滅火、消防安全等工作,堅決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措施五:大力優化發展環境,全年引進投資額超億元項目30個以上

東源將把抓好生態環境和營商環境作為提升綠色發展活力的重要措施,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強對萬綠湖等水資源保護,鐵腕整治破壞萬綠湖周邊生態環境、非法排污等行為;推動精準治理,引進專業技術單位,開展庫區及入庫支流不同形態氮、磷營養鹽監測分析,深入研究規律、精準識別源頭,科學編制應對方案;全力以赴做好中央環保督察工作,確保各項整改任務落實到位;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實落細“容缺審批+承諾制”辦理模式,加快打造與珠三角同等水平的營商環境;集中精力辦好第三、第四季度經貿活動,推動更多優質工業設備、汽車零部件制造以及超硬合金、硅基新材料加工企業落戶東源,確保全年引進投資額億元以上“雙區”優質制造業項目20個以上、新材料行業龍頭企業10家以上。

措施六: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確保選優配強各級領導班子

東源將以抓好縣、鄉換屆工作為抓手,以鐵的紀律保證換屆風清氣正,確保選優配強各級領導班子;全面加強新時代干部隊伍建設,強化政治歷練、思想淬煉、實踐鍛煉、專業訓練,提高領導干部水平和專業化能力;加快完善干部考核評價機制,落實好“三個區分開來”要求,建立健全正向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充分發揮縣人才驛站及特色人才驛站作用,大力實施返鄉人才回引計劃,讓人才資源真正成為引領東源振興發展的強大動力;馳而不息正風肅紀反腐,堅決扛起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嚴格落實好“一崗雙責”要求,落實好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決防止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滋生蔓延;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用好“四種形態”,力爭實現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戰略目標。

■統籌:李成東 李遠來 朱映真 張小龍

■組稿:本報記者 李成東 特約記者 李遠來 藍天明 通訊員 邱勁澤

■攝影:本報記者 楊堅 ■圖表:阿平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