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源全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
“三箭并發”建設美麗鄉村
■國家級美麗鄉村建設示范點、燈塔盆地(順天)田園綜合體的核心區——大坪村田園風光吸引了四方游客前來體驗、觀光。本報記者 黃贊福 攝
○本報訊 記者 李成東 特約記者 李遠來 藍天明 通訊員 張小龍 記者日前從東源縣鄉村振興局獲悉, 東源全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堅持優化提升規劃、開展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和加快補齊農村突出短板“三箭并發”, 全面鞏固提升農村環境基礎整治成果,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步伐。
東源全面優化提升鎮、村規劃,結合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構建,今年基本完成縣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優化鎮、村布局;積極有序推進“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立足現有基礎,堅持“保護傳統村落、民族村寨、鄉村風貌和不搞大拆大建”的原則,對有條件、有需求的村莊實現村莊規劃應編盡編,確保鄉村建設等各類空間開發建設活動有規可依;加強規劃管理,嚴肅查處違規亂建行為,整治歷史遺留違規亂建問題,確保美麗鄉村建設在科學規劃下有序有力推進。
東源實行標本兼治全面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堅持美麗鄉村建設與美麗圩鎮建設統籌發力,實施美麗圩鎮建設攻堅行動,深入推進圩鎮人居環境整治,全面鞏固提升農村環境基礎整治成果,2021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域圩鎮、自然村“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務;扎實推進“廁所革命”,全面提升農村衛生廁所改造質量;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體系,持續推進源頭分類減量、資源化處理利用;落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與管護一體推進,到2025年全面建立村莊保潔機制和農村廁所、生活垃圾、污水處理設施設備運行維護機制;發揮河長制、湖長制作用,推進“清四亂”“清漂”常態化、規范化,有序開展河湖健康評價工作,因地制宜推進鄉村地區自然生態型、鄉野型碧道建設;深入推進村莊潔化、綠化、美化行動。
東源加快補齊農村突出短板,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堅行動,統籌農村改廁和生活污水、黑臭水體治理,因地制宜分類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到2022年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80%,到2025年達到90%以上,基本消除較大面積黑臭水體;實施農村違法亂占耕地建房整治攻堅行動,深入開展農村違法亂占耕地建房專項整治,繼續推進農村破舊泥磚房、削坡建房風險點整治以及“兩違”建筑整治清拆,到2022年75%的行政村完成整治任務,到2025年所有行政村完成整治任務;健全農房建設質量監管體制,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和農房抗震改造試點工作,深入開展農村“三線”整治,在2023年9月底前完成農村房屋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到2025年全面完成“三線”整治任務;實施農村供水保障攻堅行動,加強中小型水庫等穩定水源工程建設和水源保護,統籌推進縣、(鄉)鎮、村集中供水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有條件的(鄉)鎮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因地制宜解決農戶安全飲水問題,到2021年實現自然村集中供水全覆蓋,2022年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9%,農村生活飲用水水質合格率達到90%以上;積極推進農村水系綜合治理,推進中型灌區標準化、規范化管理及小水電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到2025年全部完成現有病險水庫除險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