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源強化鄉村治理體系建設、加快新時代客家特色鄉風文明建設
全面提升現代鄉村綜治水平
■順天鎮金史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東源將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探索文明實踐所(站)示范點建設,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大力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楊堅 攝
○本報訊 記者 李成東 特約記者 李遠來 藍天明 通訊員 張小龍 記者日前從東源縣委政法委獲悉,東源將強化鄉村治理體系建設和加快新時代客家特色鄉風文明建設,確保鄉村文明程度不斷提升、農村社會治理行之有效、鄉村面貌發生顯著變化,不斷提升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東源將加強鄉村治理機制建設,建立健全各(鄉)鎮鄉村治理工作體系;開展鄉村治理示范(鄉)鎮村創建,選樹一批各具特色的鄉村治理樣板;深入推進黨建引領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農村治理體系建設示范創建;深化(鄉)鎮街道體制改革,推動下放更多的管理職權到(鄉)鎮一級,支持(鄉)鎮級提升治理能力;推進村委會規范化建設和村務公開“陽光工程”,織密“黨建為村”網絡平臺,推動村級重大事項決策實行“四議兩公開”。
東源將加強村級黨組織對村莊其他組織的統一領導,推動村級黨組織領導的議事協商機制建設,創新議事協商形式;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行政村黨組織領導下的村民小組建設,積極發揮好農民主體作用;開展新一輪軟弱渙散村(社區)黨組織整頓工作,建立長效機制;完善鄉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創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培育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加強“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加強鄉村人民調解組織隊伍建設,妥善調處化解農村矛盾糾紛;建立健全掃黑除惡常態化機制,持續打擊整治“村霸”等農村地區黑惡勢力;與村“兩委”換屆同步選優配強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加強基層紀檢監察組織與村務監督委員會的溝通協作;加強農村防雷減災工作,開展雷電災害隱患排查,完善村委會、候車亭等農村公共場所防雷安全設施建設;強化行政村(社區)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十個有”建設和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加強農村公共消防基礎建設和消防安全治理體系建設,完善市政消防給水設施等農村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建強村(社區)微型消防站,落實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措施,做好對自然災害、公共衛生、安全隱患等重大事件的風險評估、監測預警、應急處置。
東源將深入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教育,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鄉村思想道德建設;深入傳播、繼承創新優秀傳統客家鄉土文化,把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結合起來,賦予客家農耕文明新時代內涵;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示范點建設,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開展“文化進萬家”“我們的節日”“戲曲進鄉村”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動;推進鄉村文化旅游服務中心試點建設;開展文明村鎮創建提質行動,推動縣、鎮、村三級文明聯創,力爭2025年底全縣縣級以上文明村占比達到60%;在鄉村深入開展“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宣講活動,辦好“農民豐收節”;持續推進農村移風易俗,推進“南粵家風”工程,推廣紅白理事會做法,倡導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發揮村規民約積極作用,加大高價彩禮、人情攀比、厚葬薄養、鋪張浪費、封建迷信等不良風氣治理,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