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源全力推進“三雁”工程
努力建設素質更高、能力更強、活力更足的鄉村振興生力軍
○本報訊 特約記者 藍天明 通訊員 黃巧 東源縣聚焦鄉村振興的新形勢新任務,全力推進“三雁”工程,努力建設素質更高、能力更強、活力更足的鄉村振興生力軍,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取得新成效提供堅強的人才保證。
突出“頭雁”,建強帶頭人隊伍。選拔一批政治素質好、群眾反映好,帶富能力強、治村能力強的“雙好雙強”黨組織書記帶頭人,進一步優化隊伍結構,黨組織書記平均年齡46.16歲,比上屆下降5.64歲;大專以上學歷占比58%,比上屆增加35%。大力實施“能力提升”“雙培雙帶”等工程,舉辦新任黨組織書記崗位培訓暨鄉村振興能力提升等專題培訓班2期,村干部大專學歷提升班9期。積極創新村級組織激勵考核管理機制,全面推行黨組織書記備案管理和“雙向述職”制度。
突出“歸雁”,建強返鄉人才隊伍。出臺助力鄉村振興人才專項行動方案,建立健全產學研人才倍增機制和人才服務保障體系,設立每年2000萬元的人才專項資金,大力開展“雁歸源”“十百千萬”人才回引行動,動員離退休干部、鄉賢能人等回鄉任職參與鄉村振興、村務管理等工作,并通過金融扶持、項目支持、創業孵化等方面的政策,吸引致富帶頭人、高校畢業生、退伍軍人等回村創業。目前,全縣已建立人才發展平臺9個,實施各類引才計劃8個,舉辦人才選育活動15場,引進重點工業產業、現代農業等人才近100人,開展各類人才專項培訓13期。
突出“雛雁”,建強后備力量隊伍。大力實施“雛雁”工程,公開招錄120名優秀后備干部進入村(社區)工作,第二批招錄工作正在進行。建立完善管理考核機制,堅持考核結果與政治待遇、經濟待遇相結合,實行后備干部享受現任村黨組織委員同等待遇,并優先推薦成績突出、群眾認可的后備干部進入村“兩委”干部行列。今年以來,共有50名工作能力強、培養成熟的后備干部進入了村“兩委”班子,為農村隊伍注入了“新鮮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