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α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欧美人与动牲交A精品,亚洲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東源縣

東源:提升為民服務質量 大力增進民生福祉

2021-11-29 09:50:04 來源:河源日報

3d0b0c8ad2b7a506ef7b5b58fcdc85a6_hyrbs1129005_001_01_s.jpg

■11月16日,東源縣舉行“廣東兜底民生服務社會工作雙百工程”推進會,對實施“雙百工程”進行再部署、再推進,要求全縣各級用好“雙百工程”這個有力抓手,有效破解基層民政服務能力不足的痛點堵點問題,切實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米”。

305ef2b036dd12ac28d63009b60f7b4b_hyrbs1129005_001_02_s.jpg

■新港鎮便民服務中心。新港鎮針對偏遠村莊群眾辦事路途遠、不方便情況,在偏遠片區設立鎮級便民服務工作站,每周三由鎮行政職能部門進駐該工作站,送服務到村民家門口,真正讓群眾“少跑腿”。

核心提示

發展的最終目的,是實現人民幸福。東源縣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生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安排,特別是近5年來投入資金201億元,實施一系列民生項目,辦成了一大批民生實事,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率達98%以上,大病保險救助實現全覆蓋,困難群體補貼標準大幅提升,全面完成19所農村敬老院改造提升工作,完成縣福利院、縣流浪乞討救助中心升級改造,建成縣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婦女兒童之家等并投入使用。

聚焦與民生密切相關的“小切口”

如今的東源,惠民利民政策更多了、便民服務更貼心了、民生保障更有力了,人民生活指數不斷提高。但是,與廣大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改善和保障民生,這既是東源高質量發展的需要,也是提升民生品質的需要,更是對廣大群眾期待的積極回應。在縣第八次黨代會報告中,東源縣委把民生工作放在“八大重點任務”的首位,充分凸顯了縣委“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奮斗”的鮮明導向,也向全縣人民和社會各界釋放了一個明確信號,就是新一屆東源縣委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民生福祉放在第一位。

民有所盼,我有所為。縣黨代會閉幕后第一天,東源縣迅速行動,立即向社會發出公告,廣泛征集關于民生問題的意見建議,將由縣委書記、縣長每月輪流主持召開“面對面”座談會聽民意、解民憂,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率隊深入基層一線,圍繞教育、民政等重點民生領域開展深調研,著力解決上學難、飲水難等群眾反映強烈、迫切需要解決的突出民生問題。全縣上下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按照縣黨代會工作部署,聚焦與民生密切相關的“小切口”,察民意、解民憂、惠民生,因地制宜推出一項項為民服務舉措滾動實施、落地見效,推動一件件群眾身邊的煩心事、操心事有效解決。

“進駐式”“下沉式”服務 讓為民辦實事更有溫度

為加快推進民生領域工作,東源縣政府領導班子率先垂范,在開展“直聯”工作基礎上,每人再掛鉤2-3個鄉鎮,每周進駐鄉鎮1-2天現場辦公,重點督導集中供水、醫保社保征繳、欠薪、削坡建房整治、系統防范化解道路交通風險、飲水難、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等12項工作,現場協調研究解決問題,推動工作有效落實。全縣286名“直聯”干部充分發揮“群眾服務員”“民情聯絡員”作用,全面踐行下沉一線工作法,為群眾辦成實事好事1200余件。

新港鎮為提高基層群眾辦事便利性,創新社會治理模式,建立“進駐式”“下沉式”聯系服務群眾制度。針對偏遠村莊群眾辦事路途遠、不方便情況,在偏遠片區設立鎮級便民服務工作站,并梳理出15項便民服務事項清單,每周三由鎮行政職能部門進駐該工作站,送服務到村民家門口,真正讓群眾“少跑腿”。同時,在轄區社區開展“下沉式”聯系服務群眾,由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帶頭,深入社區范圍內商戶、居民家中,宣傳黨的政策、收集意見建議,有效解決了個別社區路燈暗等群眾集中反映的問題,得到了社區群眾的廣泛認可。

黨員干部主動下訪接訪 讓群眾訴求辦理更加高效

過去,不少鄉鎮政府、村(居)委干部都習慣在辦公室、辦事大廳坐等群眾反映訴求。以山地、林地為主,地處東源最邊遠的山區人口大鎮——黃村鎮,針對人多地少、群眾訴求和矛盾糾紛較多等實際情況,積極創新工作思路,建立鎮領導班子成員定期下訪接訪制度,推行“1+10”接訪工作機制,在鎮政府設立1個鎮級接訪點接訪圩鎮周邊7個村(居)群眾,在其他行政村分設10個接訪點。黃村鎮領導班子成員于每月第二個星期日,分別到掛鉤村接訪點開展下訪接訪工作,面對面傾聽群眾反映的訴求及問題,現場做好調處和督促矛盾化解工作,讓當地村民訴求表達更加暢通,讓調解矛盾糾紛更加高效,得到了群眾較好的反響和支持。

同時,黃村鎮建立民生項目定期會商研判推進機制,由鎮黨委專項研究接訪問題,細化量化民生項目清單責任和任務,統籌各方資源有力有效推進民生項目落地落實。據統計,近2個月來,全鎮各接訪點現場收集群眾反映的訴求問題或意見建議33件,已答復或解決27件,其中涉及矛盾糾紛12件、政策保障訴求4件、民生項目建議17件,其余問題正在有序推進。

社工站點實現鄉鎮全覆蓋 讓民生保障更有力度

長期以來,由于受到人力、經費、資源的限制,針對農村困難群眾和特殊群體的社會服務工作,主要靠群團組織、社會志愿者來推進,沒有形成專業專職社工人員駐鎮、駐村開展社會服務的長效工作機制。東源縣將“廣東兜底民生服務社會工作雙百工程”(下稱“雙百工程”)作為推進民生工作的一項重要抓手,將之納入縣十件民生實事,加強鄉鎮社會工作服務站和村(居)社會工作服務點建設,充分發揮社工駐鎮駐村入戶、貼身為民服務的優勢,并將社會工作與基層治理、鄉村振興、疫情防控、應急救災等重點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有效破解基層民政服務能力不足的痛點堵點問題,切實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米”。

目前,全縣已設立79個社會工作站(點),其中鄉鎮社會工作站21個,村(社區)社會工作點58個,實現社會工作服務站100%覆蓋、困難群眾和特殊群體社會工作服務100%覆蓋。同時,將社會救助、殘疾救助專職人員、原社工站人員等118人進行整合,與新招聘的103名社工組成專業社工人員駐鎮、駐村開展社會服務工作,并加強對新招聘人員進行崗前專業培訓、政策培訓,提高社工的專業知識和實務技巧,讓民生保障更有力度。

接下來,東源縣將建立各級領導干部參與社會工作服務制度,研究制定政策措施,示范帶動全縣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積極參與社工服務,做到扎根基層,深入群眾,常態化走訪摸排群眾所想所需,常態化為困難群眾和特殊群體提供貼心服務,切實讓基層群眾感受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愛,推動社會工作高質量發展。

■統籌: 李成東 張小龍 曾科

■組稿:特約記者 藍天明

本報記者 李成東

■攝影:藍天明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