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源投資3.4億打造“東江畫廊”鄉村振興示范帶
“一帶三區多節點”發展藍圖“顯山露水”
■正在建設中的“東江畫廊”鄉村振興示范帶——仙塘鎮東江段,“一帶三區多節點”發展藍圖已“顯山露水”。楊堅 攝
○本報訊 記者 李成東 特約記者 藍天明 通訊員 朱振通 記者日前從縣“東江畫廊”鄉村振興示范帶項目建設領導小組(工作專班)獲悉,“東江畫廊”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高效有序推進,目前已完成項目前期總體規劃編制工作,碧道慢行系統、審計公園、碼頭等重點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計劃12月底前完成一期全部工程建設,“一帶三區多節點”發展藍圖已“顯山露水”。
“東江畫廊”鄉村振興示范帶西南起自仙塘鎮,往東北延伸至柳城鎮,全長75公里,覆蓋沿東江5個鎮(仙塘、義合、黃田、藍口、柳城)39個村莊,項目總投資約3.4億元。計劃在今年底建成一期工程,自仙塘鎮到義合鎮共覆蓋18個村莊約23公里,實現義合圩鎮達到“示范圩鎮”標準,下屯、觀塘2個行政村達到“特色精品村”標準,其他16個行政村達到“美麗宜居村”標準。根據規劃,“東江畫廊”鄉村振興示范帶將描繪“一帶三區多節點”發展藍圖:“一帶”是指通過東江兩岸75公里生態景觀重塑、鄉村公路與碧道體系建設、“最東江”水上特色游線路設計,打造一條最美“東江畫廊”;“三區”指的是以多彩東江文化體驗為主題的“歸鄉東江”片區,以溫泉康養度假為特色的“云養東江”片區,以生態農業示范發展為重點的“稻夢東江”片區;“多節點”是指依托東江沿線生態景觀資源、旅游景區景點、新農村休閑民宿、濱江網紅節點、東江夜游體驗等,打造多個激活鄉村產業、煥發鄉村活力、點亮鄉村夜景的“東江畫廊”打卡節點。
規劃建設“東江畫廊”鄉村振興示范帶是東源今年實施“鄉村振興提質增效年”行動,全力推進鄉村振興示范帶、示范鎮村建設,示范引領推動全縣鄉村全面振興,努力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目標的其中一個自選動作與亮點項目。該示范帶建設在仙塘、義合兩鎮一并展開,建成后,將與江東新區已建成的碧道系統形成南北呼應、統一和諧的美麗風貌,構筑“城、郊、鄉”有序過渡、聯動發展的整體格局;并與西邊以順天鎮為核心的“詩畫田園”鄉村振興示范帶一左一右勾勒出東源鄉村風貌,將成為東源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濃墨重彩的一大手筆。
為高效推進“東江畫廊”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東源縣以參加省第三屆鄉村振興大擂臺為契機,縣委、縣政府“一盤棋”統籌,成立了以縣委書記任組長、縣長任常務副組長的縣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同時成立“東江畫廊”鄉村振興示范帶項目建設領導小組(工作專班),統攬全局、協調各方。在推進示范帶建設中,東源堅持“六大原則”(堅持規劃先行,突出統籌推進;堅持因地制宜,突出分類施策;堅持主題鮮明,突出鄉土特色;堅持政府引導,突出農民主體;堅持綠色發展,突出“三產”融合;堅持建管并重,突出健全機制)、抓好“五項工作”(完善土地要素保障,護航項目落位;多渠道統籌調度資金,保障項目落地;強化招商運營,盤活帶內商業資源;建立長效管護機制,鞏固提升示范風貌樣板;加強宣傳引導,充分激發多元活力)、壓實“四個責任”(壓實工作專班工作責任、壓實職能部門工作責任、壓實鄉鎮工作責任和壓實村“兩委”工作責任),整合全縣資源,統籌各方力量,采用“設計、施工和運營一體化(EPCO)”模式,確保了示范帶(一期)建設順利高效推進,取得了階段性明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