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α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欧美人与动牲交A精品,亚洲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東源縣

推進工業倍增升級 全力打造產業集群

2022-10-12 11:44:02 來源:河源日報

8fc90b4e01773c16979d9c042966a9b0_1012014_001_01_s.jpg

■落戶鹽東物流園的萬利科技項目在9月底試產。目前,園區引進工業項目28個,總投資56億元,全部建成達產后,年產值可實現143億元以上。

c2471bbaab262389d34ab1ef4c73272a_1012014_001_02_s.jpg

■落戶東源縣先進材料產業園、總投資12.52億元的晟源永磁材料項目僅用7個月時間完成了10棟主體建筑結構封頂。

eeadec18a6293bfe368fc53f7651075c_1012014_001_03_s.jpg

■河源東源高新區位于中心城區的中心區內,既是東源工業經濟的主戰場與主陣地,承擔著挑起東源工業經濟大梁的重任,又是東源都市經濟發展的核心區和引領區,承載“雙區”產業溢出和產城融合發展。

核心提示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命脈、強縣富民的支柱產業。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近年以來,東源縣深入貫徹習近平經濟思想,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要要求,按照省、市的部署要求,在深圳市鹽田區傾情傾力幫扶下,堅持產業興縣不動搖,以市委提出的加快培育“五大產業”為主攻方向,堅定不移把做大做強工業經濟擺在突出重要位置,全力推進工業倍增升級,探索出了一條以園區建設為載體、獨具東源特色的新型工業經濟發展之路。

成功摘取“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牌匾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近年以來,東源縣始終把產業發展作為經濟工作的主旋律、主抓手,充分發揮東源資源優勢,精準招商、選優引強,加快培育主導產業,牽住產業“牛鼻子”,堅持一切圍繞項目轉、一切圍繞企業干的“項目為王”發展理念,以平臺承載大發展、以項目推動大跨越、以集群撐起大產業,全力加快工業項目和園區建設,不斷提升產業發展質效,推進工業倍增升級。

經過接續奮戰,東源縣園區建設與產業發展實現“雙輪并驅、齊頭并進”,園區建設實現提質增效、主導產業發展鮮明、產業結構明顯優化、工業經濟質量加速提升,“3+2+N”(“3”是指電子信息、先進材料和水經濟產業;“2”是指現代高效農業、生態旅游業;“N”是指新能源、智能制造等產業)產業集群升級版正在加快構建。

東源縣提供的資料顯示:目前,全縣共有工業企業390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115家),入園企業252家(其中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40家,上市企業1家)。2019年12月,經省政府認定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根據批復文件,定名為河源東源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下稱河源東源高新區),園區6次獲評“省級優秀園區”、連續3年獲評 “環保優秀園區”。2021年,全縣規上工業增加值達54.22億元,同比增長9%。其中產值超億元企業55家,先進制造業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41%,三產結構從2016年的17.3比40.1比42.6調整為16.8比34.6比48.6。

創新園區建設模式 打造產業承接優質平臺

工業園區是打造招商引資的“洼地”和承接產業的載體。東源縣中心城區規劃面積188平方公里,總規劃用地面積40平方公里的河源東源高新區位于中心城區的中心區內,既是東源工業經濟的主戰場與主陣地,承擔著挑起東源工業經濟大梁的重任,又是東源都市經濟發展的核心區和引領區,承載“雙區”產業溢出和產城融合發展。

東源縣把平臺建設作為推動工業經濟發展的主引擎來抓,堅持盤活存量、擴大增量與提質增效兩手抓。一是創新園區建設模式。探索“產業園區+主題產業園”發展模式,圍繞園區主攻產業,以“園中園”等形式,在產業園區內建設和運營主題產業園,相繼在園區內創辦了智能制造集聚區、鹽東物流園和先進材料產業園,讓每個主題產業園聚焦一個重點領域,加快培育現代產業鏈和主導產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東源園區經濟發展格局。二是推動園區提質擴容增效。全縣工業產業園規劃面積擴大到100平方公里,累計投入園區建設資金18億元,園區內水、電、路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河源東源高新區建成區面積達10平方公里,被納入國家“十四五”時期重點支持的縣城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園區;藍口產業園建成區面積2平方公里,鹽東物流園全面交地建設,新材料產業園預計年內建成,河源東源高新區三期加快建設,園區承接產業能力和競爭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三是“騰籠換鳥”“提質升檔”。以開展園區用地整治提升行動為契機,精準發力,精準施策,實行“一地塊一辦法”,積極引導企業通過政府收購、新建廠房招租、引進合作伙伴、以企招企等方式“騰籠換鳥”,進一步挖掘盤活存量土地資源,提升園區用地綜合利用水平。截至今年7月底,全縣共完成產業園區用地整治提升825.88畝,占第一年度任務的150.16%,完成率在全市縣區中排名第一。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通過“騰籠換鳥”,不但有效破解了園區用地“圈而不建”“用地低效”等問題,而且還解決了園區商業配套不足問題,進一步補齊了園區“短板”。

創新招商選資方式 補鏈強鏈培育主導產業

東源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招商選資工作,成立由縣委書記、縣長任組長的縣招商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縣委常委會會議、縣政府常務會、縣政府專題工作會議等研究招商選資、項目建設工作;立足新形勢與綜合優勢,創新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商會招商、鄉賢招商、頂格招商等方式,注重招大引強。在縣區率先采取網上招商、“云簽約”方式招商選資,引進了一批打基礎、利長遠的好項目;堅持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縣主要領導親自帶隊,主動加強與國內知名企業洽談,引進晟源永磁等一批超10億元以上的優質主導產業項目落戶。

東源縣瞄準“雙區”主導產業項目開展全鏈條精準化、專業化招商,組建縣招商工作隊駐點深圳,重點瞄準“雙區”電子信息、先進材料、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食品加工等行業的龍頭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突出產業鏈招商,進一步建鏈、補鏈、強鏈、延鏈。通過產業鏈招商,引進了一批“隱形冠軍”“單項冠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依托全國刀具領軍行業——富馬硬質合金,引進了樂維等上中下游先進材料產業鏈項目8個;銘鐳科技其研發的激光清洗技術填補了國內行業的空白;達孚電子的電容技術在全國排名前十……這些項目成為推動東源高質量發展和培育壯大主導產業的強勁動能。

東源縣提供的資料顯示,2021年以來,全縣共舉行各類經貿活動3場次,引進項目42個,合同投資額125.3億元,建成達產后預計產值189.6億元、稅收7.67億元;主導產業產值比重上升至55%。目前,園區有電子信息項目22個、智能制造項目21個、先進材料項目17個,以電子信息、智能制造、先進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導的產業集聚發展格局已形成。

創新服務管理機制 “一攬子”政策惠企紓困

7月29日,落戶東源縣先進材料產業園的廣東晟源8000t/a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項目自動工起僅7個月時間完成了10棟主體建筑結構封頂。9月底,落戶鹽東物流園的萬利科技項目試產,項目從動工到投產僅用時13個月,比計劃建設周期提前了5個月……各重點項目爭分奪秒搶進度、趕工期,跑出東源項目建設的“加速度”。

一個個項目“落地快、建設快、竣工快”的背后,是東源縣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推行工業項目“首席服務員”制度的成效體現與生動實踐,更是該縣一心一意抓發展、心無旁騖抓工業的責任與擔當。

東源縣建立強化服務機制,制定“面對面”“零距離”工作機制,實行“一企一策”,縣委建立招商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和工業項目首席服務員制度,實行縣領導掛鉤聯系重點項目和企業制度,全程為項目落地和企業發展提供“一對一、全方位、全過程、零距離”的專業服務;縣政府成立了以主要負責人為總召集人的工作協調機制,每半個月一次研究解決園區發展重大問題,促進部門協作配合,增強工作合力,強化園區發展要素保障。目前,全縣納入首席服務員服務在冊項目92個,項目從簽約到投產時間縮減至12個月內。

東源縣實行關口前移,推動管理服務下沉,“點對點”服務項目與企業,在鹽東物流園內成立園區“零距離”服務企業工作站,派出工作人員值守辦公服務企業,解決了鹽東物流園的企業辦理業務、咨詢政策或反映問題要跑2公里遠的問題。

東源縣全力助企紓困,出臺支持先進制造業重大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盤活利用低效用地、激發老企業新活力等“一攬子”惠企政策;相繼出臺服務企業“二十條”“十不準”“十必須”,為服務企業工作立規矩、劃“紅線”、明“禁區”;設立優惠獎補項目20余個,建立完善政銀企溝通協調機制,用“真金白銀”支持企業“小做大、大做強”。去年以來,全縣幫助69個項目申請上級產業扶持資金1.12億元,幫助9家企業獲得科技信貸5250萬元,促成4家企業與4家金融機構達成意向貸款1.2億元。

■組稿:本報記者 李成東  

特約記者 藍天明

通訊員 薛宇航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