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α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欧美人与动牲交A精品,亚洲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東源縣

“三管齊下”推動濱江新城提質擴容

2022-10-12 11:46:57 來源:河源日報

63d26f91a2eb5e65c52c658fb73f1308_1012015_001_01_s.jpg

■東源縣城“五館一宮二中心”(縣文化館、圖書館、科技館、博物館、移民紀念館、青少年宮、老干部活動中心、公共服務中心)為市民提供了高品質公共服務。

6a64f020e1551efdd16041178fc41a14_1012015_001_02_s.jpg

■東江公園(一期)的建成開放,為廣大市民提供了一個休閑、娛樂、健身的理想場所。

834a0c6f37bb023f333ff131a58daa33_1012015_001_03_s.jpg

■河源濱江新城與市區實現無縫對接、同城化一體化發展,一座宜居宜業宜游的河源濱江新城已初具規模。

核心提示

城市是資源要素的聚集地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近幾年來,東源縣委、縣政府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論述,把推進河源濱江新城建設作為持續做大南部都市經濟組團的抓手,以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為契機,堅持規劃、建設與管理“三管齊下”,以“繡花功夫”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城市功能品質得到全面提升,讓百姓共享城市建設成果。

成效篇 “城”績可圈可點 “城”果有目共睹

1994年10月28日上午,東源縣在轄區仙塘鎮木京舉行縣行政中心奠基儀式。1998年1月8日,東源縣舉行黨政機關辦公大樓落成慶典儀式,由此結束了有縣無城的歷史。此后,東源歷屆縣委、縣政府持之以恒推進新城建設,做大城市版圖,做強都市經濟堆頭。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近幾年來,東源縣委、縣政府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論述,以全域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縣城被納入市中心城區統籌規劃為新起點,按照市委、市政府推進城市建設的目標要求,把推進河源濱江新城區建設作為持續做大南部都市經濟組團的引擎與龍頭,深入實施“南融、北擴、東進”戰略,以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為契機,堅持規劃、建設與管理“三管齊下”,以“繡花功夫”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全力打造生態之城、智造之城與人文之城,讓百姓共享城市建設成果。

經過努力,河源濱江新城區建設勢頭強勁,一幅美麗城市新畫卷正在徐徐展開,一座宜居宜業宜游的河源濱江新城區已初具規模,“城”績可圈可點、“城”果有目共睹:“五館一宮二中心”(縣文化館、圖書館、科技館、博物館、移民紀念館、青少年宮、老干部活動中心、公共服務中心)等一批高品質公共服務設施建成使用;興學西路、鐵道北路等道路升級改造完成,東源大道(二期)、新一路等“斷頭路”順利打通,中心城區“十縱十五橫”骨干路網已基本形成;東江公園(一期)全面建成開放,萬達廣場建成開業,華豐世紀國際貿易中心建設正如火如荼推進,城市新商圈加速形成;新增城區公共停車位1842個,共享單車停車點124個;成功入選“國家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名單”,摘得 “廣東省衛生縣城”“廣東省縣級文明城市”稱號……每一條道路的貫通,每一座公園的開放,每一個大型項目的落地,每一條城市管理制度的落實,每一項榮譽稱號的獲得,都傳遞著人民至上的溫度,印記著東源縣城市提質擴容的鏗鏘足跡,凝聚著東源干群眾志成城共建共享城市發展榮光的汗水與結晶。

規劃篇 高標準規劃構建城市新版圖

作為東源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縣、產城融合示范區、投資和城市經營的主戰場——南部都市經濟組團,其城市承載能力越強,就越能吸引物流、人流、資金流,聚集人氣、財氣。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城市品質的提升,而城市品質的提升則離不開高屋建瓴的城市建設規劃。

城市建設,規劃先行。東源圍繞市委、市政府對東源的發展定位、把東源縣城納入市中心城區統籌規劃,以及實施城市提質行動等部署要求,堅持以規劃編制為先手提升縣城綜合承載能力,于去年完成了修編縣城中心區及生活配套區等45個控制性詳細規劃,進一步優化了城市空間格局,河源濱江新城區規劃面積由160平方公里增加至188平方公里。今年,東源全力加快完成縣國土空間規劃和仙塘中心區、義合鎮等3個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推動河源濱江新城區與市中心城區城市北區聯動發展。

綱舉而目張。根據規劃,東源將深入實施“南融、北擴、東進”戰略,加快“縫合”東江兩岸,在基礎設施、產業布局、發展要素等方面給予東部片區更多支持,力爭5年東江健康城建成區達5.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達5.1萬左右,形成一江兩岸“比翼齊飛”新格局。

道路是撐起城市提質發展的骨架。除做好規劃編制外,東源縣還將緊密對接市“米”字形現代交通網絡,主動融入市區城市北區,完善縣城中心城區“十縱十五橫”骨干路網,升級改造廣場東路、東江大道等道路,啟動東源二橋和縣行政大道下穿京九鐵路建設,進一步加速推動城園互動、產城融合發展。

建設篇 高品質打造宜居濱江新城

在客家圍龍屋造型的東源縣體育館施工現場,工人們頂著酷熱緊張有序地進行著裝修的收尾工作。東源縣體育館位于河源濱江新城區核心位置,規劃用地面積14155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積6820平方米,建筑高度約18.3米,可容納3500位觀眾。該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東源縣城的又一城市新地標,除了加快補齊該縣室內體育設施不足的短板之外,還將進一步提升城區功能品質,豐富群眾性文體活動。

基礎配套是否完善,事關市民日常生活的便利度和舒適度,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個區域的發展品質和活力、后勁。為加快城市擴容提質腳步,不斷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東源縣在今年工作任務目標中提出,繼續謀劃東江公園二期建設,完成濱江新城污水處理廠、縣城生活污水處理廠等設施建設,升級改造仙塘自來水廠,新增公共停車位1840個以上,新改建地下管網15公里以上;新建新能源充電車位450個、示范性充電站1座。

除完善配套設施外,今年東源縣將著力完成木京、新源等8個農貿市場的升級改造,支持萬達廣場等商業體做優做強,培育推動8家商貿企業上限,補城市活力區“短板”;大力實行城市管理“巡長制”,堅決防止出現急功近利、大拆大建等破壞性“建設”問題;以“繡花功夫”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進一步建立健全城市現代治理機制,優化城市容貌景觀,推進海綿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設,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質,讓城市建設更有溫度,讓城市美化更有質感。

■組稿:本報記者 李成東 梁驅遠 

特約記者 藍天明

■攝影:本報記者 黃贊福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