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源縣順天鎮橫塘村(油茶)入選2022年省級專業村名單
油茶產業為鄉村振興“加油”
■工人在美林油茶種植基地搬運油茶樹苗
■位于順天鎮橫塘村的美林油茶種植基地
核心提示
在近日省農業農村廳發布的2022年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村、專業鎮名單中,東源縣順天鎮橫塘村(油茶)入選專業村名單。這一“省字號”牌匾的獲得,將助力橫塘村進一步做大做強油茶種植業,推動農旅融合發展,打造現代“農耕橫塘”,以產業振興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組稿:本報記者 李成東 特約記者 藍天明
通訊員 徐悅澤
林宇鋒
■攝影:本報記者 黃贊福
加快土地流轉 讓土地資源“活”起來
順天鎮橫塘村地處燈塔盆地國家農高區核心區,土地資源豐富,全村總耕地面積1717.4畝(其中水田1117.4畝、旱地600畝),有山林約7000畝,適合發展種植業。
去年,廣東美林農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下稱美林農業)入駐燈塔盆地國家農高區,計劃投資20億元建設美林油茶現代產業園,打造成一個以良種油茶種植、全機械化采摘技術為支撐,以油茶精深加工為核心,全產業鏈相結合的綜合性油茶現代產業園,致力將油茶產業發展成為燈塔盆地乃至全市最突出的農業優勢產業,打造成為我市首個百億級農業產業集群。
美林油茶種植基地是美林油茶現代產業園的一部分,該基地主要位于橫塘村,重點建設油茶苗圃基地和標準化種植示范區。
美林農業的入駐,為橫塘村產業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橫塘村依托燈塔盆地國家農高區這一平臺,按照東源縣“全面服務支持美林油茶做大做強,助力打造廣東油茶跨縣集群產業園”的部署要求,圍繞順天鎮發展油茶的規劃布局,搶抓機遇,主動作為,加快土地流轉,大力發展油茶種植 ,讓土地資源“活”起來,讓資源變資產,讓油茶產業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綠色銀行”。目前,全村流轉土地8000畝,已完成油茶種植6700多畝。
推行“聯農帶農”模式 助力農民增收
美林油茶種植基地秉承“助力鄉村振興,帶動農村變美、農民變富”的發展理念,采用“聯農帶農”模式,助力產業振興。該基地在支付土地流轉租金的同時,還制定了“土地入股+保底分紅”的聯農帶農措施,按照流轉土地的5%種植面積作為合作社入股土地,未來10年由公司無償進行種植養護,產出收益歸村集體所有。此外,為保證村民保底收入,公司無條件以“保底價”向村民收購入股土地產出的油茶果,助力農民增收。同時,基地在開發建設期間,將優先雇請當地勞動力進行種植、采摘等,為當地富余勞動力提供大量臨時或固定的就業崗位。
2020年9月,順天鎮橫塘村三丫塘村民小組組長朱輝東代表三丫塘村民小組簽訂了林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將三丫塘村民小組所屬的1910畝林地流轉給美林油茶種植基地,發展油茶種植產業。根據合同,林地租金為每畝每年80元,租期為50年,租金每10年上調一次,到第5個10年每畝每年達到190元。
朱輝東介紹,他家的20多畝山地和撂荒的旱地也流轉了,山地年租金為每畝80元,旱地年租金為每畝200元。
橫塘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朱理堅說,目前,全村有235戶農戶流轉土地給美林農業,美林農業一次性支付5年租金,僅這一項,有的農戶收入4萬多元。
建立農業體驗研學基地 促進農旅融合發展
橫塘村入選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村,為該村發展油茶產業注入了強勁新動能,為鄉村全面振興夯實了經濟基礎,為促進農旅融合發展拓展了空間。
順天鎮有關負責人表示,農旅融合發展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力抓手,可以將農產品加工、市場化銷售、休閑度假、鄉村旅游有效結合起來,改變傳統的農業生產和經營模式,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增加農民收入。將結合橫塘村的土地資源、生態資源、農耕資源與農耕文化,堅持農旅融合發展,致力打造現代“農耕橫塘”。
目前,橫塘村依托本村優勢資源,引進市少年強文化策劃有限公司興建市少年強農業體驗研學基地,主要開展軍事訓練、戶外拓展、農業體驗等研學項目,不僅可以增加村集體收入,還可帶動相關農旅產業發展,打響“農耕橫塘”品牌,增加群眾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