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源始終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十件民生實事”高效推進
■仙塘鎮龍云小學運動場竣工投入使用,讓學生有了一個標準化運動場所。本報記者 黃贊福 攝
○本報訊 記者 李成東 見習記者 曾敏 特約記者 藍天明 記者日前從縣府辦了解到,東源縣今年“十件民生實事”順利高效推進,截至目前已完成2件,其他8件均按照時間節點有序有力有效推進。
據悉,目前已完成的兩件為:繼續提高底線民生保障水平和提高孤兒與殘疾人等困難群眾救助補助標準。從今年1月開始,全縣城鎮和農村低保標準分別從2021年的每人每月849元、585元提高到每人每月866元、606元,城鎮和農村低保補差從2021年的每人每月631元、286元提高到每人每月654元、300元,并同步提高城鄉特困供養標準,確保城鄉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不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1.6倍;集中供養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標準從2021年的每人每月1883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949元,分散供養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保障標準從2021年的每人每月1227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313元;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分別從2021年的每人每月181元、243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88元、252元。
據了解,今年以來,東源高度重視“十件民生實事”工作落實,成立了由縣長任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和部署“十件民生實事”落實工作,制定任務分解表,明確“十件民生實事”工作目標、措施、責任和完成時限,把工作責任壓實到相關領導和單位,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局面,確保了“十件民生實事”按照時間節點有序有力有效推進。
東源堅持以辦好“十件民生實事”為抓手,堅持以“切口小、發力準、效果好”為標準,“大實事”與“微實事”齊抓真抓實干,有效解決了一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好評。
東源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到財力向民生集中、政策向民生傾斜、服務向民生覆蓋,從2006年開始連續16年堅持辦實辦好“十件民生實事”,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改革開放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讓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更好地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