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源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五措并舉”護航高質量發展
■近日,東源縣在新豐江九里湖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示范點開展綠美廣東愛綠植綠護綠義務植樹活動,充分發揮干部帶頭、示范點示范引領的作用,帶動全縣上下積極投身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推動形成全民愛綠植綠護綠興綠的濃厚氛圍。陳劍云 攝
○本報訊 記者 李成東 特約記者 藍天明 通訊員 薛宇航 張永平 記者日前從東源縣政府辦公室了解到,今年以來,東源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綠美河源生態建設的部署要求,以生態環境為抓手,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堅持“五措并舉”,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和高質量保護上聚焦用力,促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加快落地、結出碩果。
東源抓綠美,圍繞啃硬骨頭抓治污,動真碰硬,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持續推進新豐江水庫降氮控磷攻堅,著力提升船塘河、木京河等河流水環境質量,突出落實“管車、降塵、治污、禁燒、控放”措施,加強土壤環境保護,因地制宜開展林業碳匯碳普惠工作試點,讓東源的天更藍、水更綠、山更青、環境更優美,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優美環境支撐,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東源抓保障,圍繞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定位,強化要素支撐,主動聯系、靠前服務、精準對接,當好企業排憂解難的“貼心人”和首席服務員,著力解決項目環評、排放總量指標、排污許可、治污減污技術等問題,更好更有效支撐全縣重大產業項目落地和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東源抓效率,提速審批,創新環評管理方式,優化項目審批服務,做到第一時間服務、第一時間解決問題、第一時間審批,打造審批“高速公路”,優化10大類30小類行業的項目實行環評豁免制;落實“告知承諾制、備案制”,助推審批大提速,對17大類44小類行業項目實施環評告知承諾制,保障報告書和報告表在走完流程后一個工作日審批;其他項目的報告書、報告表在走完流程后2個工作日內審批;倡導“環評瘦身”,加強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聯動,簡化環評報告編制內容,通過加快審批促項目高效實施、早日落地建設,早日發揮效益。
東源抓監管,優化創新執法監管,助力優化營商環境,堅決落實“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機制;實施監督執法正面清單管理,減免現場檢查;加強環境監察執法能力建設,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不斷提升執法水平;做好環境信訪維穩工作,推進“陽光信訪”,保障件件有落實;強化畜禽養殖場和鎮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監管,提升人居環境質量;持續高效推進中央及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的整改,解決環境突出問題,補齊生態環境短板,為高質量發展筑牢生態屏障,守牢環境安全底線。
東源抓項目,堅持環保為民、環保惠民、環保利民,科學謀劃項目,推動成功入庫項目3個以上,爭取上級生態環境專項資金支持,有效擴大生態環境投資,增加綠色資產,推動落實8個治理重點工程建設,發揮項目經濟、社會、環境效益,促進投資穩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