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源縣司法局深耕“一個統籌、四大職能”
以高水平法治護航高質量發展
■我市唯一一個“國字號”法治宣傳教育基地——位于東源縣義合鎮下屯村的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東源)新展館主體工程建設已進入竣工驗收階段,布展工作已全面展開。本報記者 楊堅 攝
■5月30日,東源縣司法局、縣普法辦聯合多個單位在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開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圖為模擬法庭活動場景。資料圖片
■4月14日,東源縣“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暨平安建設“三大專項行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在東源衛生職業技術學校舉行。 資料圖片
■4月7日,我市首個縣工業開發區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暨河源仲裁委員會服務點在東源縣工業開發區正式揭牌運作。資料圖片
■5月16日,河源市“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題宣傳月活動啟動儀式暨法治宣傳教育嘉年華進校園活動在東源高級中學舉行。本報記者 楊堅 攝
核心提示
高質量發展,法治是保障。今年以來,東源縣司法局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錨定中國式現代化法治航向,堅持黨對全面依法治縣的集中統一領導和對司法行政工作的絕對領導,圍繞縣委、縣政府“拼經濟抓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和深入開展“三個年”專項行動等中心工作的部署,以被選定為廣東省法治建設“四級同創”活動的“守法普法示范市(縣、區)”創建單位和全市“司法協理員”制度試點縣為契機,立足“一個統籌、四大職能”,全面依法履行司法行政職能,一體推進法治東源、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以高水平法治護航高質量發展。
統籌全面依法治縣
“法治東源”名片更加亮麗
東源縣司法局始終堅持黨對司法行政工作的絕對領導,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圍繞法治東源建設目標,充分發揮全面推進依法治縣統籌協調作用,扎實推動法治建設各項任務落地落實。
法者,治之端也。今年以來,東源縣司法局認真貫徹落實東源縣法治建設“一規劃兩方案”,及時研究制定《東源縣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東源縣2023年法治社會建設工作要點》,進一步描深繪實全縣法治建設“新藍圖”;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通過開展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法、專題法治講座、領導干部學法考試等形式,抓住領導干部“關鍵少數”,不斷加強學習培訓、宣講教育和宣傳貫徹工作;將述法工作納入領導干部年度考核,積極推動將法治建設納入年度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指標體系,壓緊壓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推動自覺形成抓好法治東源建設的責任意識;切實發揮依法治縣辦整體謀劃、統籌協調、推動落實的作用,牽頭組織召開縣委全面依法治縣委員會年度會議,全面部署年度全面依法治縣各項工作,制定年度法治東源建設考評方案、案卷評查方案,推進法治東源建設走深走實。
深化法治政府創建
“依法行政”印記更加鮮明
今年以來,東源縣司法局共審查出臺縣政府規范性文件6件,承辦縣政府被提起行政訴訟案件7件,辦理行政復議案件29件;在不斷完善政府法律顧問制度,承擔縣政府法律顧問室日常工作的同時,指導設在政府各部門的公職律師開展政府法律顧問工作,全縣縣直部門及鄉鎮政府聘任政府法律顧問率達100%。
上述兩項數據,是東源縣司法局積極發揮縣政府法治“參謀助手”作用,嚴格把關縣政府常務會議涉法議題,規范審查縣政府、各單位規范性文件,依法辦理一般涉法文件、重大協議(招商引資合同等)審核工作的有力體現和富有成效的縮影。
東源縣司法局積極開展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決策草案嚴格履行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集體討論等程序,對重大行政決策實行雙重合法性審核(審查)機制,制定并公開年度縣政府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深入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制定印發《東源縣人民政府理論學習中心組2023年專題學習實施方案》,通過“每月一專題”形式,強化行業管理法律法規學習;持續鞏固提升鄉鎮綜合行政執法能力水平,組織召開全縣行政執法工作暨鄉鎮綜合行政執法職權調整工作推進會,抓好鄉鎮綜合行政執法職權調整相關工作,對6個下放職權部門的存在困難進行協調解決;認真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和重大執法決定法治審核制度)和“粵執法”應用,創新推行行政執法“導師制”,結合“送培訓上門”形式開展“粵執法”培訓,推動實現全過程網上辦案。今年以來,共組織2場92人次執法業務培訓,培訓覆蓋21個鄉鎮和16個行政執法單位,促進全縣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提高了依法行政水平。
優化公共法律服務 “基層治理”成效更加凸顯
今年4月7日,我市首個縣工業開發區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暨河源仲裁委員會(下稱河源仲裁委)服務點在東源縣工業開發區正式揭牌運作。
據悉,此舉是東源縣司法局根據縣委、縣政府和市司法局的部署要求,以法治引擎為高質量發展增勢賦能,推動法治營商環境建設和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深度融合的創新舉措和生動實踐,特別是河源仲裁委服務點的設立,是我市在全省率先開展的一次探索和嘗試,對更加充分發揮民商事糾紛中仲裁快捷高效的優勢具有重要意義。除此外,全縣還累計建成196個村(社區)示范性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公共法律服務。
東源縣司法局積極探索創新優化公共法律服務的新路徑與新機制,全力打通公共法律服務維護群眾合法權益、護航企業發展的“最后一公里”,為東源高質量發展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和堅強的法治保障。
東源縣司法局認真實施“八五”普法規劃,扎實開展法治建設“四級同創”省級守法普法示范性創建試點工作;深入實施“夯實法治基礎 護航鄉村振興”專項行動,扎實開展全國、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工作,全面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現已成功創建“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2個、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9個;建強基層法治文化陣地,順利完成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東源)主體建設,認真組織編寫基地布展大綱,持續釋放“國字號”普法基地影響力;持續壯大基層法治隊伍,實施村(社區)“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建立“法律明白人”常態化培訓機制,實現全縣每個村(社區)至少擁有4名“法律明白人”;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聯合公檢法部門印發《關于開展審查起訴階段律師辯護全覆蓋工作的實施意見》,精準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切實加強人權司法保障;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司法所隊伍建設,制定《東源縣司法局關于開展司法協理員制度試點工作方案》,為促進基層法治建設提供堅強隊伍保障。
嚴守安全發展底線 群眾“三感”體驗更加充實
4月14日,東源縣司法局按照縣委、縣政府的謀劃安排,聯合縣委政法委、縣委國安辦、縣普法辦、縣法學會等多個單位在東源衛生職業技術學校舉辦東源縣“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暨平安建設“三大專項行動”(深入推進未成年人保護、打擊電詐犯罪和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服務管理工作)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啟動儀式,向全社會表明了東源深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和推進平安建設“三大專項行動”,持續抓好國家安全法治宣傳教育,增強全縣群眾的國家安全意識和素養,提高防范和抵御安全風險能力,筑牢維護國家安全的人民防線的決心與態度。
高水平安全是高質量發展的前提。東源縣司法局圍繞縣委、縣政府“堅持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引領,深入推進平安東源、法治東源建設,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更好統籌發展與安全,全力守住東源高質量發展的安全底線”的部署,立足東源實際,主動作為,嚴守安全發展底線,群眾安全感、幸福感與獲得感體驗更加充實。
東源縣司法局大力開展平安建設“三大專項行動”,印發5項相關配套方案和機制文件;扎實開展司法行政系統直接聯系服務群眾“千警進萬家”活動,制定《東源縣司法行政系統直接聯系服務群眾“千警進萬家”活動工作方案》,由全系統60名干部直接聯系服務180戶群眾120家企業;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全面加強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起草制定《東源縣人民調解員等級評定工作實施方案》,常態化開展基層矛盾糾紛大排查大化解專項行動。截至5月底,全縣各級調委會共受理案件210宗,調解成功208宗,成功率達99%;強化特殊人群管理服務,積極創建“智慧矯正中心”,完善縣社區矯正中心“三區十九室” (“三區”即指監督管理區、教育幫扶區和綜合管理區;“十九室”指報到室、自助矯正室、矯正宣告室、教育矯正室、心理矯正室等19個室)建設,升級鄉鎮司法所的視頻監控設備,推動建設部、省、市、縣、鄉五級互聯互通的視頻會議系統;落實安置幫教對象必接必送機制,接回刑釋人員131人,重點幫教人員14人,刑滿釋放人員銜接率、重點幫教對象接送率均達100%,有力維護全縣社會大局穩定。
■策劃:張松新 ■統籌:李成東 張小龍 黃仲明 曾科
■組稿:本報記者 李成東 楊堅 特約記者 藍天明
通訊員 黃銘 陳舒 潘巧燕 彭冰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