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源縣康禾鎮抓品質塑品牌,做好茶旅融合發展大文章
千年茗香今更盛 貢茶走進百姓家
■4月15日,2023年河源春茶開采暨東源茶旅文化節招商推介系列活動在康禾鎮啟動。本報記者 楊堅 攝
核心提示
“11月份,‘康禾茶’成功注冊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大家都非常高興,我們有信心讓‘康禾茶’走得更遠。”康禾鎮有關負責人說。
今年以來,康禾鎮緊抓“百千萬工程”、東源縣“茶產業提質增效年”等機遇,著力在貢茶品牌、貢茶品質、三產融合上下功夫,努力打造兼具文化影響與市場效益的康禾品牌,進一步形成“康禾貢茶 千年茶鄉”流量IP,助推“康禾茶”出圈出彩。
深挖茶韻 振興康禾茶產業
云霧繞山間,處處貢茶綠。走進東源縣康禾鎮,山巒疊翠,萬畝茶園生機盎然。
據《河源縣志》記載:“嶺南山地產茶者多,而河邑獨盛。上莞、康禾諸約,居人生計,多半賴此?!笨岛滩柚两褚延?000多年的種植歷史,在清朝康熙至嘉慶年間曾作為朝廷貢品。
康禾世代與茶山為伴,茶香早已化入血脈之中??岛套孑呉跃暮亲o茶樹為使命,從茶的產區,到對茶的期盼,再到創造屬于自己的茶,當地茶農在永不止息的腳步中,尋找傳統,尋找希望??岛特暡柚谱骷妓噦鞒腥酥T秋蓮自小跟隨祖父母、父母學習炒制貢茶技藝,其制作原料選用當地中小葉茶樹品種新梢的鮮葉,以對夾二葉為主,嚴格按照傳統的“鮮葉—精選—殺青—揉搓—初烘—包揉—復烘—輝鍋—再精選—貢茶”流程制作,成品色澤翠綠、均勻,味道清醇、香滑、回甘。該技藝于2012年被列入廣東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如何深挖非遺茶韻魅力,振興康禾茶產業?這是歷屆康禾鎮黨委和政府都深入思考的問題。近年來,康禾鎮黨委、政府積極謀劃,聯合駐康禾鎮幫鎮扶村工作隊,成立鎮級茶產業協會及茶葉專班,并多次組織茶農、鎮村干部、專班成員、工作隊隊員到紫金等產茶大縣學習,逐漸形成“鎮級引領、協會主導、龍頭帶動、散戶參與”的抱團發展格局。
據悉,今年以來,康禾鎮緊抓東源縣開展“茶產業提質增效年”行動機遇,著力推動康禾茶產業發展“擴規模、提品質、創品牌、增效益”,取得亮眼成績單:4月,成功舉辦“康禾貢茶 非遺傳承”招商推介會,吸引了200多名鄉賢、千余名賓客到場參加,6家企業現場簽約,總投資超6億元;舉辦4期茶產業專題培訓班,24人通過考試獲得中級茶藝師證書;積極組織優秀茶企參與省市縣各類茶葉評比等活動,在“粵茶杯”第十五屆廣東省茶葉質量評選活動中,康禾鎮2家茶企、1家合作社分別獲綠茶金獎、紅茶銀獎、紅茶優勝獎、紅綠茶優勝獎的好成績。
擦亮“茗”片 擴大品牌效應
觀看小品表演《康禾貢茶 非遺駕到》、在茶園體驗制茶樂趣、品嘗特色茶膳盛宴、千人“圍爐煮茶”……今年4月,康禾鎮推出的各類茶旅新業態產品,吸引了眾多市內外游客。
據悉,康禾鎮林業用地面積33萬畝,森林覆蓋率86.9%,一半以上是國家森林公園和省級自然保護區,萬畝茶葉散生其中,宛如綠色翡翠孕育出來的點點明珠?!拔覀冊诖嘶A上,結合溫泉、康養等主題,著力打造綠色健康茶品,讓更多人走進康禾、愛上康禾茶。”康禾鎮有關負責人說,目前,康禾鎮通過茶事節日、研學旅游等方式,豐富茶旅新業態,積極創新營銷方式方法,推動茶鄉文化和旅游業蓬勃發展。
目光轉向康禾鎮大禾村的千畝茶園,只見“省級非遺康禾貢茶”的牌子在蔥郁茶山間格外引人注目?!拔覀儾枞~的口味日漸豐富,有蜜香、花香、果香等口感,深受消費者喜愛?!睎|源縣康業茶果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潘振業說,茶園總面積1800畝,年產量近4萬斤,年總收入達360萬元,并帶動1200多戶茶農種茶,助力農民增收。
據統計,康禾鎮有8個村參與茶葉種植,現有茶葉種植面積約1萬畝,全鎮年產茶青約100萬斤,年產茶葉約20萬斤。現有康禾貢茶、康禾御茶、客家紅、小家碧葉、南山綠(紅)茶、匡隆茶業、曲龍屯等品牌。
康禾茶發展勢頭正旺,在此基礎上,如何更好地詮釋“康禾茶、千年韻”的品牌定位?該鎮黨委、政府、康禾工作隊、茶協、茶葉專班等結合康禾茶優勢,擘畫一張大藍圖:謀劃建設康禾茶文化展示館,從生態種植、制茶工藝、品茶流程、文化內涵等方面展示康禾茶的歷史文化;申報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免檢產品、廣東省名優品牌等,統一外觀設計,創建康禾茶統一推廣品牌;政府組織茶農或茶企參加省、市、縣相關農博會、茶博會等展銷活動,提高品牌知名度,拓展市場銷售空間;進一步發掘和傳承康禾茶葉文化,圍繞“康禾茶,千年韻”等主題,拍攝宣傳片、制作宣傳冊、講好茶葉故事等。
從山間一片葉,到萬家杯中茶,康禾茶的生長與旅行,沉淀著當地茶農獨特的價值理念。下一步,康禾鎮將持續提高茶園質量、培育產業龍頭、加強文化推廣與品牌建設、推動科研合作與科技創新,做實“籌”的部分、做好“統”的文章,做強“康禾茶”品牌,做大康禾茶產業。
■組稿:本報記者 曾敏 李成東 楊堅
特約記者 藍天明 張小建 通訊員 張惠婷 彭冰
■稿件統籌: 李成東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