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α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欧美人与动牲交A精品,亚洲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東源縣

步履不停 邁向美好新征程

東源圍繞“1177”具體安排攻堅突破攀新高

2024-02-05 11:43:39 來源:河源日報

b8d77cf2eb6cef7e520a4d40ea115de3_hyrbs0205007_001_01_s.jpg

■東源縣“東江畫廊”鄉村振興示范帶——仙塘鎮觀塘村東江壹號驛站秀美景色吸引了眾多市民及游客前去打卡。 本報記者 馮曉銘 攝

d4bccc1bec3f1fea0822b61c44c5889f_hyrbs0205007_001_02_s.jpg

■綠水環繞、活力無限的東源縣城。東源將錨定“省首批典型縣建設”,通過綠美生態建設,改善城市人居環境,促進城鄉生態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建成獨具客家特色的城鄉綠化美化新樣板。 本報記者 黃贊福 攝

核心提示

近日召開的東源縣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東源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重磅亮相,吹響奮進號角。2023年,東源聚焦創新、改革、開放關鍵詞,全力以赴“拼經濟、抓品質、比作風”,以實干作答,用實績交卷,譜寫了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2023年,東源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1.68億元、同比增長5.4%,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2%,農業總產值54.13億元、同比增長10%,規上工業增加值50.33億元、同比增長3.4%。據不完全統計,一年來,東源榮獲省級以上先進集體榮譽達25項。

風催春來,萬物煥新。東源錨定目標,再次啟程。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東源將圍繞“1177”具體安排,扎實推進省“百千萬工程”典型縣建設、當好河源綠色崛起主力軍,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東源實踐。

圍繞“1177” 高位推進典型縣建設

縱深推進“融灣”“融深”,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一體推進教育強縣、科技創新強縣、人才強縣建設,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深入推進綠美東源生態建設……今年,東源圍繞“1177”具體安排,“牢牢把握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這一政治保證,錨定“省首批典型縣建設”這一核心工作,開展“七大行動”,聚力“七大攻堅突破”,努力勃發新氣象、闖出新路來,譜寫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據悉,“七大行動”即“營商環境提升”行動、“制造業提質攻堅”行動、“茶產業提質增效”行動、“治水大會戰”行動、“黨建引領齊參與·鎮靚村潔庭院美”行動、“添綠添美你我他·綠美東源靠大家”行動、“同心同向同發力·共建共享百千萬”行動;“七大攻堅”即聚力在實施“百千萬工程”、“融灣”“融深”、制造業當家、綠美東源生態建設、文化強縣建設、保障和改善民生、統籌發展和安全中攻堅突破,推進典型縣建設。

“東源正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以新擔當新作為推動‘1177’具體安排落地落實,奮力把中國式現代化東源實踐的‘施工圖’變成‘實景圖’,不斷演繹新的精彩、書寫新的傳奇。”東源縣有關負責人說。

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面對機遇與挑戰,東源定下了2024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5%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以上,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10%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5%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以上,進出口總額與2023年持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0%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

為此,東源全域統籌、城鄉協調,通過建設魅力城市,提升城市功能,啟動實施縣智慧城管建設項目,加快縣城市政管網工程等項目建設;同時大力發展露營、房車營地、郊野休閑、城區夜市等新業態,努力打造縣城沿江商文旅經濟示范帶;推進城市更新,持續修復人行道、公園廣場等市政破損設施。通過建設功能完善的特色鎮域,開展抓重點強示范行動,深入實施“一鎮一策”,優先支持打造“1+3”典型鎮,鼓勵各鄉鎮因地制宜發展油茶種植、智慧農業等特色產業,實現協調發展。通過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深入開展“同心同向同發力·共建共享百千萬”行動、“黨建引領齊參與·鎮靚村潔庭院美”行動,全力建設“詩畫田園”“東江畫廊”2條鄉村振興示范帶,推動“百千萬工程”實現更大突破,奮力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全力建成鄉村振興樣板區。

創新深化 提升產業能級

勇開新局,要有補齊短板、鍛造長板的提質強能。如何在發展中解決科創支撐不足、發展后勁不強的問題,進一步加快高質量制造強縣建設?

“我們必須主動抓住‘產業突破’這一制勝關鍵,以科創培育新質生產力,以改革激活內生驅動力,在加快產業能級提升中化挑戰為機遇。”東源縣主要負責人提出,要狠抓產業、大立產業、圖強產業,以更多牽引性、撬動性強的項目實現提能布局、進位增長。

擲地有聲的話語背后,是2024年產業展望的宏偉藍圖——

推動制造業提質增效。持續發力先進材料、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主導產業,力爭全年產值分別達100億元、15億元、7億元以上;梯度培育優質企業,力爭新上規企業13家、新增“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家以上;推動企業開展技術改造、綠色轉型,礦產資源型企業產能復蘇、規范發展。同時,推進質量強縣工作,緊抓在手訂單、在手產能、在手項目、在建工程,鼓勵鑫達、華比亞等企業增資擴產,推動峰林、利恩等13個項目開工建設,信昌盛、必盛達等13個項目竣工投產,確保工業投資完成56億元以上。

想要將制造業做大做強,挖掘產業發展新空間尤為重要。縱深推進產業空間集聚、優化留用地開發模式等被東源寫入了工作思路。比如提升縣工業園二期效益,力促園區三期擴園1000畝以上,新建標準廠房面積超16萬平方米;全面完成園區用地整治三年1563.3畝的總任務;盤活利用縣工業園區村集體留用地和仙塘新中源低效用地,釋放土地價值;持續補齊園區基礎設施短板,完成園區道路升級改造,推動河源東源高新區產業孵化園項目建成并投入運營,不斷提升園區服務能力。

新局蘊新機,圍繞“百千萬工程”、制造業當家、綠美生態建設等重大戰略,謀劃實施一批重大項目亦同樣重要。東源將全力推進綜合資源利用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基本完成天然氣“縣縣通”東源段工程,推動31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41億元以上。更好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撬動金融、民間、社會資本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深入實施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用好省招商引資對接平臺,聚焦主導產業上下游強鏈補鏈,力爭新引進超億元優質工業項目16個以上,其中超5億元項目1個、超10億元項目1個以上。

厚積薄發 做實“為民工程”

在今年的東源縣政府工作報告中,“十件民生實事”如約而至,一如春風拂面,純粹且堅定,溫暖有力量。

細讀今年的民生實事,從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服務、完善創業就業擔保貸款和貼息政策,到推進幼兒園、縣第一中學建設,做好義務教育“改薄工程”、農村寄宿制學校達標建設等工作,樁樁件件,都聚焦著民眾對高品質美好生活的追求。

“我們堅持全心惠民、增進福祉,努力把百姓的關鍵小事辦成暖心大事。”東源縣有關負責人說。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為民辦實事永遠在路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東源圍繞群眾新需求,找準發力新方向:增加就業供給,強化就業幫扶,加強就業技能培訓,不斷提升就業質量水平,確保全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3500人以上;以“面對面”機制、民生重點項目和“微改革”方式破解民生難題,加大解決民生難題力度;加強公共服務供給,重點推進縣第一中學等8個教育項目和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六大中心”建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推進社會保險全民參保,抓實醫保政策優惠舉措,加強社會救助兜底保障,以更加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推進典型縣建設。

為民辦實事,重在辦事,成于務實。如今的好日子不再局限于吃飽穿暖,更是物質富裕兼精神富有,是“心情愉快、人生出彩、夢想成真”。東源借此發力,堅持把文化作為縣域發展的靈魂和根脈,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潤城,提升文化影響力。通過實施客家文化“雙創”工程,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持續推進“畬族藍大將軍出巡節”“上莞鎮新輪村追龍”申報國家級非遺項目;持續推進圖書館總分館全覆蓋、東江公園24小時自助圖書館等項目建設,推動鄉鎮綜合文化站提檔升級,30個以上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達標提質,豐富公共文化供給;堅持文旅旺縣,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擦亮文旅新品牌,支持有條件的景區創建國家3A、4A、5A級旅游景區,推動一批有條件的鄉鎮創建國家3A級旅游景區,培育一批鄉村旅游集聚區,培育“旅游+”新業態,打造更多精品旅游線路;積極舉辦縣第二屆體育運動會、徒步、“村BA”等體育賽事活動,帶動文化、旅游發展。

■策劃:張松新 ■統籌:李成東 張小龍 黃仲明 曾科 

■組稿:本報記者 李成東 曾敏 黃贊福 特約記者 藍天明

張小建 通訊員 彭冰 修碩 

■稿件統籌: 李成東

    上一篇:東源一男子非法運輸煙花爆竹被行拘
    下一篇:沒有了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