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源建立鄉鎮編制“周轉池”
已累計下達周轉編制27名
2024-08-09 15:26:43
來源:河源日報
○本報訊 記者 曾敏 特約記者 藍天明 張小建 通訊員 傅澤彪 日前,記者從東源縣“百千萬工程”指揮辦獲悉,該縣積極探索機構編制人才改革創新,建立鄉鎮編制“周轉池”制度,截至目前,已累計下達周轉編制27名。
據悉,編制“周轉池”按照動態流轉、循環使用、人走編收、空編歸還的方式進行管理和使用,使用周轉編制的人員應在3個月內到位,人才周轉期一般為2年,承擔階段性任務結束或周轉期滿以后,該編制將收回至“周轉池”,確保“周轉池”始終保持“一池活水”。為確保“周轉池”發揮最大效益,東源縣還出臺使用方案,明確總體要求、基本原則、編制來源、申請程序等核心要素,持續優化完善“周轉池”在人事管理、財政保障、職稱評定等方面的制度體系,及時回應人才關切,真正讓高層次人才引得進、用得好、留得下。
目前,“周轉池”主要用于保障承擔“百千萬工程”、制造業當家、綠美東源生態建設等工作任務較重、發展較快、產業項目較多的鄉鎮,以及用于引進高學歷高素質專業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的編制保障。自鄉鎮編制“周轉池”制度實施以來,東源縣已累計下達周轉編制27名,招錄急需緊缺人才用編21個,保障“百千萬工程”重點領域用編27個。
“我們將進一步暢通引才聚才‘綠色通道’,對符合申請使用鄉鎮編制‘周轉池’條件的專業人才,主動靠前服務,有效減少審核流程,縮短人才入編時間,幫助專業人才盡快到崗履職。”東源縣有關負責人說,希望“周轉池”早日激發人才創新創造積極性,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東源實踐筑牢人才支撐。
上一篇:在深山遇見“綠富美”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
縣區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