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興旺促發展 民生改善譜新篇
——駱湖鎮實施“百千萬工程”紀實
■駱湖鎮峰木村通過開展風貌管控提升工作,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駱湖鎮小水村墾造水田項目由東源與鹽田協作建設完成。圖為該項目示范種植水稻機械收割現場。
■今年農歷正月十三日,駱湖鎮江坑村非遺項目“追龍”等系列民俗活動熱鬧喜慶。
■駱湖鎮推進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圩鎮面貌氣象一新。
核心提示
近年來,在實施“百千萬工程”的過程中,駱湖鎮以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以產業為引擎,以醫療和教育為基石,實現了產業興旺與民生改善的雙重目標。在教育和醫療方面,通過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和提升醫療服務水平,為當地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條件。在重塑鎮容村貌方面,駱湖鎮積極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提升了鎮村容貌,增強了居民的家園意識和主人翁精神。
駱湖鎮還注重抓好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整治、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改革創新等工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通過一系列的措施和努力,駱湖鎮的民生事業和鄉村產業實現持續發展,為當地居民提供了更加優質、便捷的民生服務和更加舒適、宜居的生活環境。
重塑鎮容村貌
扎實推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整潔、美麗、宜居的鄉村環境,不僅是提升居民生活質量的關鍵,也是吸引外部投資、促進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曾經,駱湖圩鎮的道路坑洼不平,占道經營和車輛亂停放現象經常存在,給居民出行帶來不便。隨著美麗圩鎮建設的深入推進,如今的駱湖圩鎮,道路變得平坦寬敞,兩旁綠樹成蔭。曾經亂停亂放的行為得到治理,路邊是整齊劃一的停車位,無論是轎車還是摩托車,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交通標志標線清晰可見,車輛和行人各行其道,交通秩序井然有序。
為帶動鎮村容貌“大變化”,自城鄉風貌管控提升和人居環境整治行動開展以來,駱湖鎮以農房風貌提升為“小切口”,全面落實省、市、縣關于城鄉風貌管控提升和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要求,積極開展國道旁農房風貌品質提升行動。強化組織領導,召開動員會、推進會、協調會和工作例會等會議12次。強化摸底排查,核實2024年城鄉風貌管控任務清單共64戶,其中外立面美化任務51戶,鐵皮棚拆除改造21戶,目前外立面均已改造完成,鐵皮棚已全部拆除并正在改造中。結合駱湖鎮的歷史風貌、傳統文化和風土人情,全面做好農房院墻、天臺屋檐、“三線”的設計,讓村莊整體更加美觀。同時,通過鼓勵村民深度參與項目實施,引導村民進一步提升家園意識,發揚主人翁精神,支持并參與到農房風貌管控提升工作中來,助力“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
同時,為推動鎮容鎮貌“大提升”,駱湖鎮以圩鎮主街“小行動”整治為抓手,結合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要求,持續開展圩鎮基礎設施建設和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投入約1000萬元,先后實施了圩鎮擴容提質一期、二期及道路綠化亮化工程,增劃了約50個轎車停車位、100個摩托車位,推動圩鎮潔化、綠化、美化;同時,駱湖鎮牽好黨建“牛鼻子”,制定《駱湖鎮美麗圩鎮網格化管理工作方案》,推行“黨建+網格”工作模式,將圩鎮劃分為2個大網格、7個中網格,每個網格定人定責,定時開展圩鎮清潔。同時,以“六亂”整治專項行動為抓手,成立“圩鎮秩序管控組”,開展“地毯式”大排查,重點對圩鎮范圍內的流動攤販、沿街商鋪占道經營行為進行糾正,對車輛亂停放行為進行整治,扎實推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往深處走、細處抓、實處干。據統計,今年以來,共計出動了2000人次對“六亂”行為進行重點整治,共計清理亂搭亂賣攤點20個,拆除亂搭棚15個,清除雜物300余處,清理垃圾28噸。
以醫療和教育為基石 改善民生事業
在民生改善方面,駱湖鎮衛生院作為基層醫療服務的重要載體,不斷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同時積極推進村級醫療站建設,讓農村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醫療服務。在教育方面,駱湖中心小學提供了良好的住宿條件,積極引進優良教育資源,讓學生在家門口就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想要給學生好的教育,自己就要有豐富的知識和經歷。”作為全國作文類優秀指導教師、廣東省語文骨干教師、河源市優秀班主任,張媛媛難以忘記自己在駱湖中心小學的支教經歷。此前,河源市第三小學輸送包括張媛媛在內9名教師組成支教團隊走進駱湖鎮,一方面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資源;另一方面也為教師提供了交流和互相啟發的平臺,豐富了教師教育教學經驗。
近日,在駱湖鎮衛生院,深圳市人民醫院支醫東源縣人民醫院工作隊在東源縣人民醫院、駱湖鎮衛生院醫護人員及志愿者的協助下,為當地村民開展義診服務。支醫隊員們詳細檢查村民身體情況,認真詢問病史,耐心細致地解答問題,并提供專業治療方案。深河指揮部捐贈的數字化移動體檢車現場為就診群眾提供了超聲和X光拍片服務,進一步提高診療成效。村民們表示,這種服務方式既方便又快捷,讓他們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駱湖鎮在民生文旅事業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中村居籃球賽是其重點打造的體育賽事IP。該賽事已連續舉辦八屆,推動了全民健身運動的發展,成為了聯絡外出鄉賢、增進村民友誼、共謀共商發展的重要平臺。通過舉辦村居籃球賽,駱湖鎮弘揚了“駱湖籃球精神”,并以此為契機,錨定了“籃球小鎮、活力駱湖”的目標定位,積極推動鄉村振興發展。
盤活資源實現“小突破” 深挖經濟發展“大潛力”
踏入駱湖鎮人才驛站的大門,明亮的展廳內,駱湖鎮人才分布圖映入眼簾,圖上標注著各類人才的分布與專長。當前,該站按照家政類、農業類、建筑類、專技類和其他類等對全鎮鄉土人才進行分類,累計登記在冊人才150多人,共計舉辦油茶種植、直播等各類培訓班5場。與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廣州工商學院、河源職業技術學院3家院校開展結對共建,設立駱湖工作站。積極與企業對接聯系,為企業發布人才招聘信息12條,累計為本地農村工匠提供超500個就業崗位(含臨時工)。該站還大力宣傳本地農產品,在站內設置展示區,將本地所有農產品上架展示。
人才是產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在產業發展方面,駱湖鎮充分利用當地資源,推動特色農業發展,打造連片種植基地和特色農業示范基地。同時,積極探索“筑巢引鳳”創收模式,與農企合作,盤活農田資源,帶動村集體經濟持續增長。加大皇帝柑、辣椒等特色產業種植力度,持續打造特色農業示范基地,推動養豬、養雞、養牛(廣東百云嶺養牛合作社)等養殖業成為帶動鎮域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深挖連片耕地資源潛力,大力發展“水稻種植+研學實踐+休閑娛樂”綜合產業。
念好“實、質、嚴”三字訣 有效提升鄉村“顏值”和“氣質”
近年來,駱湖鎮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紅花村為試點持續推進戶廁改造工程,念好“實、質、嚴”三字訣,嚴把質量、健全機制、強化管護,累計完成93戶農戶無害化、資源化改廁,建設衛生戶廁 199座,全面推動鄉村“顏值”和“氣質”有效提升。
以“實”字當頭,駱湖鎮精心安排部署,印發《駱湖鎮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整改實施方案》《紅花村“廁所革命”衛生戶廁改造示范點項目建議方案》等系列文件,明確紅花村試點村戶廁改造任務目標、實施步驟。成立鎮改廁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主要領導抓統籌、分管領導抓進度、駐村領導抓落實的三級責任體系,多形式開展宣傳動員,通過黨員干部示范帶頭開展改廁工作,形成支部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參與、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以“質”字為要,駱湖鎮提升工作實效,科學規范推進戶改廁建設,按照“戶廁原位改造”“戶廁原位改造與就地資源化利用”“廁所糞污與生活污水就地資源化利用”三種模式進行針對性、專業化改廁,同時配置土地消納和就地資源化利用系統,實現農村糞污的資源化利用。持續落實整村整改,推進“廁所革命”基礎工程建設,通過實施集中供水補短板工程、建立應急備用水廠,解決用水難題;委托第三方運營管理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污水管網 11.6公里,逐步解決問題廁所糞污處理問題。
以“嚴”字護航,駱湖鎮建立長效機制,堅持獎補資金惠民導向,按照公廁管護方案,及時撥付每月 300元公廁獎補資金,確保管護責任到位。嚴格按照“一戶一檔”的要求,對改廁戶信息登記、施工過程監管、產品質量把關、改廁檢查驗收等 4個環節進行全程監督。積極發揮農民主體作用,聘請9名公廁保潔員,培育10名本地農村改廁工匠,持續建立健全改廁管護一體化長效化機制。
■策劃:張松新
■統籌:李成東 張小龍 黃仲明 曾科
■組稿:本報記者 雷宇爍 李成東 楊堅 特約記者 藍天明 張小建
通訊員 黃美萍 傅澤彪 彭冰 修碩
■攝影:本報記者 楊堅 ■稿件統籌: 李成東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