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α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欧美人与动牲交A精品,亚洲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東源縣

奮力打好“七個大戰” 全面建設省典型縣

東源全力實現“百千萬工程”三年初見成效目標

2025-01-20 11:55:45 來源:河源日報

2ca5152d81643db3d65466d3205cf647_hyrbs0120004_001_01_s.jpg

■2024年12月 21日,東源成功舉行“百千萬工程”新型城鎮化基礎設施補短板項目暨首批環城郊野經濟帶項目開工儀式,20個項目補齊縣城公共服務短板,助力環城郊野經濟發展。本報記者 楊堅 攝

5cb68338fd58fe43dad633012d0f37e8_hyrbs0120004_001_02_s.jpg

■東源縣城建設已初具規模。未來,東源將把縣城打造成為特色凸顯、富有活力、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濱江城市和品質健康生活首選地。本報記者 黃贊福 攝

核心提示

回眸2024年,成績可圈可點。去年,東源深入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及市委“138”具體安排,堅持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以建設省“百千萬工程”典型縣為總抓手,緊扣縣域戰略支點,以“綠”為底色,以“拼”為本色,奮“楫(高質量)”前行,向“新”而生,在青山綠水間縱情繪就高質量發展畫卷,一步一個腳印努力把“施工圖”變成“實景圖”,成功摘取了一批國省字號牌匾,交出了一份極具含金量的東源答卷。

沖刺“十四五”,謀篇“十五五”。東源縣委八屆八次全會暨縣委經濟工作會議對決勝“十四五”、謀篇“十五五”進行了謀劃部署,明確了工作目標、總體要求和具體措施,全面貫徹落實好省委及市委的部署,立足自身特色、發揮自身優勢,聚焦重點關鍵領域持續發力,堅決打好“七個大戰”,交出“十四五”高質量發展的合格答卷。

目標篇

經濟增長預期目標5.5%左右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是實現“百千萬工程”三年初見成效目標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具有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重要意義。東源縣委堅持從縣情實際與發展基礎考慮,綜合各方面因素,兼顧需要和可能,研究確定2025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為5.5%左右。

為確保目標順利實現,東源做好今年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貫徹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省委十三屆六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市委“138”具體安排和市委八屆九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圍繞落實縣委“1177”具體安排,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會和諧穩定,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全力實現“百千萬工程”三年初見成效目標,全面建設省“百千萬工程”典型縣、當好河源加快建設綠色崛起示范區主力軍,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東源實踐。

黨建篇

堅持嚴的標準管黨治黨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到什么階段,黨的建設就要推進到什么階段。東源將毫不動搖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堅持用改革精神和嚴的標準管黨治黨,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把全縣各級黨組織鍛造得更加堅強有力,為全面建設省“百千萬工程”典型縣提供堅強保證。一是旗幟鮮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持續強化理論武裝,堅持把政治訓練貫穿干部成長全周期。二是多措并舉建強干部人才隊伍,堅持黨管干部原則,樹牢重實干、重實績、重擔當的鮮明導向,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常態化。三是著力推動基層組織鞏固提升,深入實施基層黨組織建設強基工程,持續推進黨員先鋒工程,推動黨建與經濟社會發展互融共促。四是馳而不息深化正風肅紀反腐,始終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培育新時代廉潔文化,不斷鞏固發展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措施篇

措施一:打好興業強縣富民“整體戰”

東源將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統籌好“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縣、鎮、村”三大層級、“黨政、企業、社會”三大力量,聚力攻堅“百千萬工程”重點任務,推動“百千萬工程”三年見成效。堅持抓住縣城這個載體,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做實全省首批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快補齊縣城及園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的短板,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促進郊野經濟快速發展。因地制宜推動鎮村特色化與差異化發展,加強典型鎮村培育和連線成片示范帶建設,抓好環境整治,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牢牢守住糧食安全底線,做好“土特產”文章,創新聯農帶農機制,強化“全鏈條”升級,全面支持服務燈塔盆地高質量發展,集中力量將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完善各方力量合作共建機制,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各方面支持作用和群眾主體作用,形成人人支持、人人參與“百千萬工程”的生動局面。

措施二:打好產業建設“大會戰”

東源將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全面盤點產業家底,深挖資源要素潛力,圍繞“產業鏈、創新鏈、服務鏈、資金鏈”開展建鏈強鏈行動,推進全縣產業向新向上向強,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見成效。培育壯大特色產業、形成產業集聚,確保先進材料、高端裝備制造與電子信息三大主導產業年產值分別超100億元、17億元、15億元和全年實現新增規上企業10家以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家以上。圍繞建強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優化園區運營機制,拓寬園區發展空間,完善園區配套設施,加速實現產城融合。構建招商引資體系,實施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聚焦“產業鏈”“新模式”“多渠道”“見實效”抓招商,確保全年招引超億元制造業項目16個以上。不斷強化科技支撐,以建設國家創新型縣為抓手,推動產業科技互促雙強,實現“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確保全年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8家、入庫科技中小企業75家,全年新增市級以上研發機構3家、市級以上重點實驗室1家和工業技改投資增長8%以上。

措施三:打好投資消費“協同戰”

東源將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推動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從需求側、供給側協同發力,著力擴大內需,推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見成效。樹立“項目就是一切”理念,圍繞項目抓發展、爭政策、搶機遇,做好項目“謀、投、建、管、用”全生命周期精細化管理工作,重點抓好岑田抽水蓄能電站等37個省市重點項目建設。堅持以文塑旅、以農促旅、以旅興農,以萬綠湖風景區成功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為契機,做強農文旅品牌,豐富農文旅業態,提升農文旅品質,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發揮服務業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作用,豐富餐飲住宿供給,培育壯大經營主體,支持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激發社會消費活力,加快構建優質高效服務業新體系,確保全年新增限上商貿單位10家以上。

措施四:打好改革創新賦能“攻堅戰”

東源將持續用好縣黨政領導班子成員牽頭改革項目攻堅機制,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找準改革突破口,堅決不移向改革要動力、要發展,推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見成效。突出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統籌好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關系,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深化營商環境綜合改革和財稅金融領域改革,推動企業服務事項實現無差別綜合窗口受理和更多信貸資源向縣域傾斜。堅持一體推進重點領域改革,以“百千萬工程”集成式改革為牽引,抓好重點改革項目和上級試點工作,推進縣鎮管理體制改革、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和農村“三塊地”改革,加速順天鎮“萬畝方”耕地集中整治示范區建設,穩步推動77個項目滾動實施,確保完成流轉土地面積1300畝。探索推進小切口式“微改革”,抓好典型地區“微改革”和民生“微改革”,以“微改革”“微創新”謀劃更多群眾可感可及的改革事項,努力以“微改革”托起群眾“大民生”。

措施五:打好“軟”“硬”聯通“升級戰”

東源將聚焦粵港澳大灣區“一點兩地”全新定位,抓住“雙區”建設重大機遇,在融珠入灣、山海聯動中激發高質量發展澎湃動力,推動全域全面“融灣”“融深”見成效。提升基礎設施聯通水平,暢通對外連接通道,健全縣域交通網絡,加強物流體系建設,推動11個國省道項目建設進程和綠美環縣路項目建設,加快建設國家縣域商業建設行動示范縣。提升產業協作共建水平,深化新一輪對口幫扶協作,不斷做實“反向飛地”,推動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發展,促進產業有序轉移和民生共建共享。提升對外開放合作水平,堅持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鞏固外貿向好勢頭,推動外貿穩步增長,促進經貿交流合作,塑造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優勢。

措施六: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持久戰”

東源將堅定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切實把人民群眾的好事辦好、實事辦實、難事辦妥,推動社會事業發展見成效。著力補齊民生領域短板,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辦好十件民生實事,解決好群眾身邊的事情。著力抓好文化強縣建設,堅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潤城、以文興業,常態化推進文明創建,加強文化產品供給,培育壯大文化產業,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著力推進綠美東源生態建設,精準提升森林質量,強力推進城鄉綠化,加快綠美示范點建設,確保完成林分優化提升7萬畝、新造林撫育5.84萬畝、森林撫育提升6.56萬畝、全年種植苗木25萬株的任務。著力走好“綠富雙贏”之路。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強化生態環境治理,加強森林資源保護,探索發展綠色經濟,讓“綠色顏值”和“金色產值”互促共贏。

措施七:打好安全穩定“保衛戰”

東源將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構建新安全格局,切實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推動法治東源、平安東源建設見成效。縱深推進法治東源建設,嚴格落實法治建設“一規劃兩方案”任務,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推進司法公正和加快法治社會建設。縱深推進平安東源建設,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打好平安建設主動仗、攻堅仗、持久仗,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筑牢意識形態防線和安全生產防線,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加強社會治安防控和自然災害防治。縱深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化“1+6+N”(“1”指綜治中心;“6”指綜合網格及法院、檢察、公安、司法行政等基層政法力量和“粵平安”云平臺等信息化支撐平臺;“N”指其他綜治和社會力量)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系建設,加強基層矛盾糾紛化解,完善基層治理體系建設,打造基層治理特色樣板,不斷開創多元善治新局面。

■策劃:張松新

■統籌:李成東 張小龍 黃仲明 曾科 李戰藝

■組稿:本報記者 李成東 楊堅 黃贊福

特約記者 藍天明 張小建 通訊員 傅澤彪 修碩 彭冰

■稿件統籌:李成東

    上一篇:推動“百千萬工程”提質增效
    下一篇:沒有了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