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α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欧美人与动牲交A精品,亚洲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高新區

河源國家高新區

優化營商環境 打造幸福園區

2023-06-28 12:00:04 來源:河源日報

9e938ec4f3823a31d8934225b68ef4e0_0628005_001_01_s.jpg

■河源國家高新區白鷺島公園于今年初建成開放,花海、棧道、江景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客前來游玩。

8d5d1c9dfb92e800229860b7fb1a7f39_0628005_001_02_s.jpg

■河源國家高新區的金地創谷商業區、南片區的鄰里中心等休閑購物場所,為周邊人們生活購物提供了便利。

0a14a5f2cac2c5138ee6b993f75dcca3_0628005_001_03_s.jpg

■河源國家高新區投入建成園區首家公立醫療門診——市人民醫院深河門診部,讓群眾就近享受到與市人民醫院同等的醫療服務。

■濱水公園是河源國家高新區建成的第一個江景公園,江邊泳池、觀景樓臺等成為員工群眾休閑的重要場所。

東江東岸的河源國家高新區,一幢幢廠房林立,一條條馬路縱橫,一個個公園優美,漫步于此,建設如火如荼,風景綠色怡人,城市宜居宜業。每一個細微變化的背后,無不是河源國家高新區一代接一代、一年又一年,不忘初心、久久為功的努力和汗水。

近年來,圍繞打造營商環境高地和幸福產業家園的目標,河源國家高新區堅持優化營商環境,優設施、治環境、惠民生,通過深入實施“四個年”活動和大力開展“八大攻堅戰”,優化政務服務,為企業紓困解難,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綠色宜居園區,增進民生福祉,把河源國家高新區建設成一座宜業產業新城和宜居幸福家園。

1

堅持黨建引領優服務

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

優良的營商環境猶如陽光和雨露,為企業經營和產業發展帶來能量和滋養。近年來,河源國家高新區堅定不移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攬全局、建隊伍、聚人心,把穩發展前進方向,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積極奮進的干事創業氛圍。持續強化理論學習,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入腦入心,擁護“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更加堅定自覺,把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具體實踐。堅持黨建引領優服務,推動黨員深入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科技創新、企業服務等一線工作中,發揮模范先鋒作用,服務高質量發展。

一是打造政務服務示范窗口。河源國家高新區建設了面向企業的企業服務中心和面向群眾的市民服務中心。一方面擴大政務服務業務范圍,積極承接市級權限下放事項,可受理涉企涉民政務服務600項,稅務、審批報建、社保醫保等業務基本可以實現在河源國家高新區就近辦。擴大跨域通辦范圍,深入推進跨省通辦、省內通辦、全市通辦服務,提高辦事辦證效率。進一步提高審批效率,通過“互聯網+政務”模式與工建審批平臺,實現并聯審批、聯合驗收,工建審批由之前需要至少跑動6次優化為“零跑動”。另一方面,優化窗口服務質量。河源國家高新區推行了延時、上門、免費速遞等個性化服務,滿足辦事群眾和企業的多樣化需求。政務大廳實行工作日“中午不停歇”服務,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為新建工業企業提供6項免費服務,大大節省企業前期籌備成本等,讓河源國家高新區的事就近辦、網上辦、一次辦、免費辦。

二是優化企業服務機制。河源國家高新區組建落戶動工及聯合驗收服務、竣工投產及上規服務等企業服務工作專班,建立工業服務首問負責制和首席解答專員機制,開發建設“企業訴求”小程序,對企業在落戶、開辦、建設、在產、退出全生命周期等方面遇到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提供全周期、全覆蓋服務,對涉企事項的辦理實行大、中、小閉環管理,確保事事有人聽、事事有人辦。

三是深化網格化管理模式。去年以來,河源國家高新區以“黨建+網格化”為基礎,構建了“領導掛鉤、網格負責、專人跟進”的工作體系,推動全體黨員干部人員下沉、力量下沉、服務下沉,深入企業調研“黨情、企情、民情”,與企業常聯系、交朋友,為企業紓急困、解難題,提升干部熟悉產業發展、服務企業、推動發展的能力,推動河源國家高新區制造業家當不斷做厚做強。

四是深化“面對面”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工作機制。河源國家高新區通過召開多場群眾“面對面”座談會,對上學難、看病難、停車難等問題,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回應群眾關切,會商解決辦法,把群眾的煩心事、為難事一件一件辦好。

五是堅持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河源國家高新區堅定不移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攬全局、建隊伍、聚人心,把穩發展前進方向,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積極奮進的干事創業氛圍。持續強化理論學習,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入腦入心,擁護“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更加堅定自覺,把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具體實踐。持續強化隊伍建設,推動黨員在深入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科技創新、企業服務等一線工作中,發揮模范先鋒作用,服務高質量發展,營造以實干為榮、以實績為準的干事創業良好氛圍。

2

加強企業服務 助企發展壯大

去年以來,河源國家高新區大力抓好企業服務工作,持續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想方設法為企業解決了不少難題、破除了不少“瓶頸”,持續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

用好政策助企紓困解難。河源國家高新區緊抓省級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產業轉移政策紅利機遇,同時依托產業共建、技術改造、支柱企業梯度培育等政策的支持力度,鼓勵企業加快產線升級改造,提高生產效率,擴大產線規模。今年上半年以來,累計組織13家企業申報省級技術改造、3家企業申報主平臺有序轉移政策、34家企業申報梯度培育政策。2022年,組織83家企業累計申報政策扶持資金2.71億元。

搭建政銀企平臺助融資。近年來,河源國家高新區致力于搭建政銀企平臺,引導銀行為園區有融資需求的企業提供信貸供給。政銀企對接行動為園區帶來實實在在的投資,2022年,政銀企平臺累計為26家企業解決融資貸款需求,授信金額高達12.25億元。今年1—5月,政銀企平臺收集到了72家企業的融資需求,協助16家企業通過政銀企平臺融資2.8億元,為企業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融資服務,積極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深化政校企合作招人才。隨著發展需求的變化,除了招聘普工外,河源國家高新區企業對各類技術型人才的需求也增多。為解決企業招工難、尋才難的問題,河源國家高新區去年以來與河源多所職業院校簽訂政校企合作協議,加大對接力度。河源國家高新區大力宣傳產業集聚成效、企業發展前景、園區宜居環境,組織園區重點制造業企業參加各種線下招聘會、宣講會活動,提供的崗位涵蓋普工、文員、技術員等上百個工種,吸引了返鄉和外來務工人員、本地院校畢業生等各類人才的關注和選擇,去年幫助企業招聘員工超2萬人次。

3

增進民生福祉 打造幸福家園

近年來,河源國家高新區堅持發展成果共建共享,從生態、人居、醫療、教育等多方面著手,建設綠色園區,完善公共配套,改善生活環境,增進民生福祉,不斷提升城市品質內涵,實現園區面貌發生大變化,城市宜居水平大幅提升,獲得了群眾的高度贊譽。

一是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打造綠色園區。綠色是品質城市發展最鮮明的底色。河源國家高新區堅持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堅持項目環評準入制度,經過3年持續改造,實現東江排水口無污水外排,連續多年保持零污染。對園區道路設施全面升級改造,實現了道路路面治理和墻體亮化,提升了河源國家高新區城市景觀形象。

二是不斷完善城市公共配套。今年,白鷺島公園建成開放,意味著高新區近年來打造的貫穿園區南北的東江十里濱水公園建成。自南向北,濱水公園、江灘公園、白鷺島公園形成了東臨東江難得的江邊公園帶,江邊泳池、運動場所、觀光棧道、花海綠林等構建了一個充滿活力的公共空間。推窗見綠、出門入園的生活場景,照進了河源國家高新區市民的生活現實。此外,河源國家高新區的金地創谷商業區、南片區的鄰里中心等休閑購物場所,也讓周邊人們的生活購物更加便利。

三是持續增進民生福祉。河源國家高新區建設幸福家園的好壞,事關人們在這里工作和生活是否幸福。因此,河源國家高新區持續投入人力、物力、財力,不斷提升教育、醫療、出行等水平。

一座城市對于企業、人才的吸引力,還體現在優質的教育資源方面。教育方面,河源國家高新區高標準建設實驗學校、大塘小學2所學校,對周邊學校進行提升改造,不僅提升硬件水平,而且出臺獎教獎學鼓勵政策,激勵教師和學生競優爭先,園區內學校教學質量、師資力量連年大幅提升,讓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均衡的教育。

良好的醫療服務環境,是營商環境和社會民生的“軟實力”。醫療方面,河源國家高新區不斷加大醫療衛生事業投入,于2020年建成園區首家公立醫療門診——市人民醫院深河門診部,開設內科、兒科、婦產科等科室,提供夜診服務,實施職工醫保門診共濟政策,讓高新區員工群眾就近享受到與市人民醫院同等的醫療資源。為進一步優化醫療服務,高新區出資為深河門診部購置CT設備,將于今年投入使用。

交通出行不僅事關企業發展,也事關員工的幸福指數。出行方面,河源國家高新區搭建了連通市區、江東新區、源城區的公交線路運營網,往返市區中心、大學城等站點的線路方便了員工和群眾的出行。同時,為滿足新能源車出行的需求,河源國家高新區下屬國企潤晟新能源公司在園區規劃建設新能源充電站,豐富綠色出行。目前位于華冠科技等地的3個新能源充電站,投入使用一年多以來,得到了新能源車主的歡迎。在文體活動方面,河源國家高新區以企業為中心,結合園區員工、群眾實際,堅持開展技能大賽、相親交友、運動比賽、宣傳演出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豐富員工精神文化生活。

從無到有、從有到優。今天的河源國家高新區,已經通過高鐵、高速公路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都市圈、產業圈、生活圈。人們在濱水公園、在觀光燈塔等人氣打卡地漫步駐足,在園區交錯間的“城市綠肺”中流連忘返。群眾對于教育、醫療、養老等高品質生活的愿景,已然或正在變為幸福實景,高新區正在把自身的高質量發展變成惠及全體員工、群眾的美好現實,打造一個安心就業、幸福生活的產業家園、宜居家園、幸福家園。

■組稿:本報記者 鄧燕琴 特約記者 聶燕民 李曉 張立  ■攝影:本報記者 黃贊福

    上一篇:堅持制造業當家 實現高質量發展
    下一篇:沒有了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