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國家高新區
賡續奮斗堅持制造業當家 競標爭先推動高質量發展
■河源國家高新區廠房林立,是堅持制造業當家、夯實河源加快實現綠色崛起產業根基的主力軍。
■農夫山泉廣東第二生產基地生產如火如荼,旁邊的三期項目基地也正在加速推進,助力河源國家高新區打造百億級水飲料及食品產業集群。
■近年來,河源國家高新區堅持大招商、招大商。喬豐科技項目是成果之一,項目總投資10億元,一期廠房已投產,其余廠房正緊鑼密鼓建設中,建成后將成為該企業重要生產制造基地。
核心提示
河源國家高新區作為我市工業立市、產業興市的主陣地,是我市堅持制造業當家、夯實綠色崛起產業根基的主力軍。河源國家高新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八屆六次全會工作部署,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持續深化“四個年”活動,大力開展“八大攻堅戰”,加快打造產業集群,夯實綠色崛起產業根基,全力保障園區又快又穩高質量發展,奮力推動河源加快實現綠色崛起。
高舉產業大旗當好主力軍
加快打造三大產業集群
河源國家高新區作為粵東西北地區第一家國家級高新區,先后獲得國家級綠色園區、中國電子信息行業首批重點推介產業園區、省級加工貿易產業轉移園等稱號,近兩年更是入圍國家高新區百強行列。多年來,園區以占全市0.2%的土地,創造了占全市1/3的規上工業總產值、規上工業增加值、外貿進出口總額。
建區以來,河源國家高新區累計落戶企業超480家。其中,規上企業143家,形成了電子信息、水飲料及食品、機械與模具三大主導產業集群及大數據、新能源、新材料等特色產業集群,三大主導產業產值占全區年度規上工業總產值的80%以上。
今年,河源國家高新區舉戰旗、擂響鼓,掀起了打造千億級、百億級產業集群攻堅戰。一是加快打造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河源國家高新區聚集了中興、卓翼、西可、中光電、美晨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及上下游配套企業,形成了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產業鏈不斷完善的電子信息產業。同時,積極拓展產業新賽道,引進以禾望電氣、京泉華、麥格米特等3家A股上市公司為龍頭的新能源電子企業。今年以來,河源國家高新區聚焦頭部企業建設,加大產業共建、技術改造、支柱企業梯度培育等政策的支持力度,并加快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產業園建設,做大電子信息產業承載平臺和空間,電子信息產業產值約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70%。
二是加快打造水飲料及食品產業集群。以農夫山泉為代表的飲料企業,已在河源國家高新區落戶生產近20年。河源國家高新區聚集了農夫山泉、今麥郎等大型水飲料及食品企業,并且在打造百億級水飲料及食品產業集群上全力以赴,力爭實現新突破。今年以來,新引進了怡寶、紫泉、白象等企業,正加快引進康師傅、味全、大窯等一批項目,精準引導預制菜產業發展。在已有產業基礎上,河源國家高新區加快水經濟產業園發展布局,建立了水飲料及食品產業招商地圖和招商目標企業庫,著重圍繞知名水飲料及食品企業開展精準招商。同時,水經濟產業孵化基地已建設完工,四季預制菜、鴻盛瓶胚等產業項目成功落戶,即將投產。
三是加快打造機械與模具產業集群。河源國家高新區多年聚力,打造了深河國際模具城產業平臺,聚集了龍記、華益盛、金三維等一批國內重點骨干模具企業、模具龍頭企業,逐步形成了專注汽車領域的機械與模具產業。近幾年,河源國家高新區加大扶企助企力度,出臺政策支持龍記、鵬準、歐華包裝等企業穩產增產,優化服務力促喬豐、金三維、博銳特等項目竣工投產。同時,加快推動模具統建廠房、模具加工中心、模具試模中心、模具零配件集散加工銷售街區等產業配套項目建設,全力創建省級機械模具特色園區,為機械與模具產業“筑巢引鳳”,全力推動企業創新發展、擴大產業產值規模、增強集群聚合度和競爭力。
河源國家高新區在產業騰飛的同時,也面臨“內存不足”的限制,因此,河源國家高新區打響了產業空間拓展攻堅戰,提升綠色崛起的承載能力。
一方面,高效用好現有空間,加快打造產業平臺。河源國家高新區以深河水經濟產業園孵化器廠房、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產業園為基礎,著力打造“高效集約用地”,實施“先租后售、可租可售、租售并重”模式標準化廠房建設開發,推動產業用地高水平產出。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產業園一期、模具加工中心首期等產業平臺正加快推進,預制菜產業聚集區、中儲糧食品加工產業園區等專業園區正在規劃落實。
另一方面,通過“外接硬盤”拓展空間,加快推動跨江融合發展。河源國家高新區加快推動跨江融合發展,首期開發建設已選定南部1.31平方公里,已投入首期開發建設資金,推進土地平整、基礎設施建設等各項工作,力爭在今年落實一批產業用地,推動跨江融合發展實現突破。
掀起招商引資攻堅戰
堅持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
河源國家高新區作為我市產業發展的主陣地,始終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園區發展的第一抓手,堅持不懈引進好項目、大項目,夯實河源加快實現綠色崛起的產業根基。
今年以來,河源國家高新區以開局之年競標爭先、奮發作為的姿態,掀起了招商引資攻堅戰,堅持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三大主導產業招商實現了新的突破。
堅持一把手招商。一方面,河源國家高新區對簽約項目做到提級推動,黨政一把手每周召開招商工作會議,針對項目特點、落戶需求和產業發展實際,制定精準的引進策略,加速推動項目落地。另一方面,對重要項目做到提級考察、提級洽談。今年以來,黨政一把手頻繁外出招商,先后赴北京、河南、上海、深圳等地考察全國水飲料及食品產業龍頭企業以及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電子信息細分領域龍頭企業等一批重大項目。
突出招商能力建設。河源國家高新區強化打造招商隊伍,突出“以招商論英雄、以項目論業績、以產業論水平”理念,落實“四比四看”(比外接頻次,看工作熱度;比項目策劃,看專業程度;比項目信息,看質量高度;比簽約數量,看拼搶力度),持續提升招商隊伍作戰能力。同時,加強產業發展研究,建立三大產業招商目標庫,精準研判項目質量,優化項目對接服務,致力于招到大項目、好項目。今年以來,河源國家高新區的3個招商小組,加強外出招商頻次,每個小組每周至少外出一次,目前已累計外出招商近100次,考察項目超140個。
突出拓寬招商渠道。一是發揮產業鏈招商優勢,河源國家高新區全面收集京泉華、禾望電氣等園區重點企業的上下游優質合作商,有針對性地圍繞電子信息、水飲料及食品、機械與模具等產業進行強鏈補鏈。二是加強行業商協會合作招商。河源國家高新區始終與眾多產業商協會建立良好溝通聯系,充分調動整合社會資源,參與河源國家高新區招商引資工作,開拓招商引資合作新模式。三是強化以商引商。在白象食品、麥格米特等重大項目落戶園區后,河源國家高新區大力發動落戶項目引薦同行企業到園區考察投資環境,成功引入一批項目,實現以商引商,進一步擴大產業集聚效益。四是強化常態化駐點招商。河源國家高新區增強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支招商分隊人員力量,明確駐點招商目標和工作考核,推動實現常態化、高效化駐點招商。五是推動資本招商。充分發揮產業引導母基金的作用和財政資金杠桿效應,有效帶動和引導社會投資,圍繞主導產業設立行業子基金,以資本導入產業,助力推動大項目、好項目落戶,推動河源國家高新區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
今年上半年,河源國家高新區新簽約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6個,超10億元項目1個,完成年度招商任務過半的目標。值得一提的是,河源國家高新區水飲料及食品產業招商取得重要成果,繼今麥郎后,白象食品項目選擇落戶河源國家高新區,布局華南生產基地,合同投資額預計超10億元。同時,怡寶飲用水、紫泉飲料以及食品飲料配套產業抱團項目等一批食品飲料項目簽約落戶,助力河源國家高新區加速打造百億級水飲料及食品產業的步伐。
大力推廣運用招商引資對接平臺
建設數字政府賦能招商引資工作
近日,廣東省招商引資對接平臺河源版塊正式上線。能否用好該平臺,事關河源國家高新區的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工作大局,更事關河源國家高新區打造千億級、百億級產業集群。為此,河源國家高新區致力于加快平臺建設和推廣應用,構建“線上+線下”協同發力的招商格局,從而高效配置全區招商要素資源,提高招商工作效率,實現精準招商、協同招商、智慧招商,助力優化營商環境,服務河源國家高新區高質量發展。
根據工作部署,河源國家高新區將在廣東省招商引資對接平臺打造一個具有河源國家高新區特色的數字招商品牌,為產業園區、投資企業、商會協會等提供資源互通、項目對接、園區展示、項目管理等綜合性招商服務,對內整合園區的招商資源,對外連通國內外企業客商的投資信息,提升招商引資數字化水平,推動內外資招商引資一體化。具體來說,河源國家高新區將推動建立招商信息更新及發布工作制度、企業咨詢和投資意向響應機制、線上線下融合的“線上對接、線下洽談”制度以及平臺管理和安全保障制度。
廣東省招商引資對接平臺為河源國家高新區的招商引資提供一個智慧、高效、精準、可視化的線上工具包。河源國家高新區要求職責部門動態更新平臺發布的招商信息,做到與意向企業在線互動,及時響應客商咨詢,將平臺接收到的投資意向列入招商項目意向庫,專人跟進,有力促進投資意向落地轉化。
據了解,目前,河源國家高新區已在廣東省招商引資對接平臺信息管理欄目完成園區概況、要素成本、入駐要求、招商政策、宣傳視頻等園區基本信息錄入;完成地塊信息7條、樓宇信息3條、廠房信息26條、招商項目信息72條、招商政策信息17條、招商活動信息7條,共計六大專項信息填報,并完成100%審核發布。據河源國家高新區政務數據管理服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已收到平臺推送的22條投資意向信息,招商專員已與企業實現線下對接。
下一步,河源國家高新區將充分利用廣東省招商引資對接平臺提升招商工作成效,一是梳理園區工業物業、土地、廠房相關信息,布局三大主導產業上下游產業鏈引進計劃,通過該平臺吸引有落戶意向項目并積極對接。二是主動對接、主動出擊,引導與河源國家高新區對接過的企業,運用該平臺,以商引商,通過大項目、大企業落戶來吸引產業鏈轉移。三是深化招商模式,做好招商引資對接平臺的宣傳推廣工作,在招商引資工作中向商協會、同鄉會、招商機構、企業等廣泛宣傳推廣招商引資對接平臺,不斷擴大該平臺在投資客商中的知曉度和影響力。
強化企業服務為企紓困解難
優化營商環境助力產業發展
企業發展、產業成群,不僅要有產業空間等硬件基礎,還要有政務服務等軟件協同,后者體現在營商環境方面,更要落實到具體的企業服務工作中。河源國家高新區積極對接粵港澳大灣區,主動承接產業轉移,不斷優化辦事流程、深化服務理念、持續提升服務效能,持續發力打造與粵港澳大灣區同等水平營商環境。
今年以來,河源國家高新區建立高效、全面、便民的企業訴求快速處理機制,著力提升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水平,推動意向項目快速落地、落地項目快速開工、在建項目快速竣工、投產項目快速達產,探索出一條為企業解難題、辦實事的企業服務新路子,讓企業輕裝上陣、專心致志搞發展。
一是暢通線上線下渠道,快速收集企業訴求。線下渠道實行網格化管理。河源國家高新區將全區劃分為14個網格,每個網格成立1個工作專班,下沉網格對接企業,指導協調企業做好安全生產、企業服務等工作,幫助企業解決實際難題。線上渠道則充分利用信息化平臺收集企業訴求。河源國家高新區開發“企業訴求”小程序,建立收集、分發、辦理、回復、督辦等全過程管理體系,主要收集涉及惠企政策、聯合驗收、安全生產、行政審批、融資貸款、招工用工、用水用電等方面的訴求和建議。自開展服務以來,共收到企業訴求300件,其中已辦結270件,辦結率90%。
二是實行分級響應,分類服務企業訴求。河源國家高新區對收集到的企業訴求進行分級分類響應,實行大中小閉環管理機制。小閉環解決日常事,由網格員即時回應處理或網格內協調處理。中閉環解決專業事,如子女入學、員工矛盾糾紛、跨部門綜合業務辦理等,由企業服務辦公室將事項提給對應職能部門處理,必要時由管委會分管領導協調解決。大閉環解決“疑難雜癥”,對涉及重大決策、跨區域或需協調上級多部門配合支撐的涉企事項等,報黨工委、管委會主要領導研究解決。
三是強化跟蹤督辦,確保體系高效運轉。河源國家高新區不斷強化跟蹤督辦,及時高效回應企業訴求,推動涉企事項快速辦結。具體工作中,實行部門負責人跟蹤督辦制,部門負責人對本部門涉企事項辦理情況負總責,形成工作閉環。實行“周一會商督辦”工作制度,河源國家高新區每周一召開招商項目落地、項目建設和企業服務督辦會商會,研究企業訴求的處理情況并督辦落實,系統性解決企業困難,企業在落戶、動工、竣工、投產全生命周期的服務和管理得到進一步強化。實行銷號制度,企業服務辦公室每周對企業訴求進行盤點銷號,確保企業訴求得到高質量解決,有效推動企業落戶、動工投產、擴產增效,全力服務實體經濟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組稿:本報記者 鄧燕琴
特約記者 聶燕民
李曉 張立
通訊員 肖力 黃瑩
■攝影:本報記者 黃贊福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