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可通信劉俏良、曹滎:
不懈努力提升技能 平凡崗位綻放光彩
28歲的劉俏良和30歲的曹滎,畢業于河源技師學院,選擇在河源國家高新區扎根,并在通信設備行業中從技術人員逐步成長為維修部工程師和生產主管。他們用10年的時間,在平凡的崗位上綻放人生的光彩,成為行業佼佼者。這是河源本地院校培養技術人才,留在本土企業就業,并發揮關鍵作用,助力河源國家高新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縮影。
從實習生到金牌工人
劉俏良出生于1995年。16歲那年,為了減輕父母的壓力,他放棄了讀高中的機會,選擇就讀河源技師學院,學習通信終端維修專業知識。入學后的劉俏良,心里只有一個信念:掌握一門技術,謀得一份好工作,早日扛起家庭的責任。
2013年,劉俏良來到西可通信技術設備(河源)有限公司(下稱西可通信)進行實習。劉俏良感到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難以結合,但在同事的熱心幫助下,逐漸適應了工作節奏,并將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他坦言,要把理論學習應用在實際操作中,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劉俏良在業余時間查找相關學習資料,解決維修中遇到的難點問題,逐漸成為行家里手。
隨著時間的推移,多年的經驗累積,讓劉俏良在通信終端維修領域有了較為深厚的技術積淀,他一絲不茍的態度、過硬的技術,得到了不少人的稱贊。在河源國家高新區首屆職業技能大賽上,他榮獲了一等獎,并獲得“河源市金牌工人”榮譽稱號。
劉俏良相信,隨著智能手機銷量的不斷增長,手機售后服務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通信終端設備的技術和功能會越來越先進,產品更新迭代的速度也越來越快,這使得技術人員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術素養,他將繼續致力于通信終端維修技術的深入研究,并愿意將自己的經驗和技術傳授給年輕的同事。
外鄉人扎根河源
曹滎是重慶人,2009年初中畢業后隨父母來到河源,就讀于河源技師學院通信終端維修專業。2011年6月,他入職西可通信,相繼做過PE技術員、質量部門品質管理員,目前擔任組裝部門的生產主管。談到為何選擇留在河源就業,曹滎表示,河源的快速發展以及他所在公司的就業環境,讓他非常愿意留下來。同時,他的收入也由實習時的2000多元增加到了現在的9000多元。
工作10年來,他不斷學習提升,適應行業發展。從技術崗位到品質管理崗位之初,由于質量管理經驗欠缺,他努力通過內部培訓和自學等方式提升能力。曹滎說,他通過多崗位鍛煉,學習掌握了更多專業知識,也取得一些榮譽和技能證書。由于西可通信是一家知名電子終端制造業企業,與很多行業龍頭企業都有合作,因此他可以跟很多高端客戶進行交流,促使他了解更多行業信息和技能。
在河源國家高新區穩定工作多年,目前,劉俏良、曹滎2人打算在河源結婚定居。他們用自己的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綻放出了人生的光彩。他們的故事鼓舞著更多年輕人去追逐夢想,努力成為技術人才,為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本報記者 鄧燕琴 特約記者 張立 通訊員 曾禹霖)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