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以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為導向
推進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
為群眾提供多元化文化體驗
○本報訊 記者 葉春雨 特約記者 江逸倫 通訊員 黃汶 近年來,和平縣以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為導向,結合實際創新公共文化空間、延伸公共文化服務,積極探索城鄉公共文化發展新模式,為人民群眾構筑起一座座精神樂園。
日前,走進縣圖書館合水分館,1萬余冊書籍分類后整齊地擺放在書架上。合水鎮街鎮文化站工作人員呂成平介紹說,平日里會有很多居民過來借書、看書學習。除了定期開放外,該館周末還會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經常過來看書的村民王春城說,館內藏書豐富,種類齊全,通過閱讀,增加了他在教育、農業種植等方面的知識儲備,他也會積極參與該館舉辦的各類活動。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博物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記載歷史、傳播文化、服務社會、服務群眾的重要載體。近年來,和平縣博物館不斷滿足群眾多元化需求,在文物研究深度、文物利用廣度等方面下功夫,全面推進文物“活”起來。
據了解,和平縣博物館館藏文物14499件(套),館內主要分為基本陳列展、王陽明專題展、歷史文物專題展、紅色文化展和非物質文化展等基本陳列展廳。該館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推動公共文化數字化建設,凸顯數字化、智能化理念,讓群眾充分體驗數字化魅力;不斷提升常設展覽的展示水平,開展豐富多彩的博物館特展活動,力求滿足群眾多元化需求;積極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延伸教育和拓展服務,推動展教一體化,實現博物館教育資源作用最大化,為群眾提供多元化的文化體驗。
近年來,和平縣著力健全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強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大幅提升,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為豐富充實。
當前,在和平縣,“縣有館、鄉有站、村有室”的三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日趨完善。全縣建有三個館,其中圖書館為國家一級館,文化館為國家二級館,博物館為國家三級館;建成文化站17個、行政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245個。
縣文廣旅體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針對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不斷拓展圖書借閱、文物展覽、文化展演等服務項目,豐富新型文化空間的有效供給。同時,積極探索突破城鄉層級壁壘,不斷完善總分館建設;完善縣級博物館相關制度,逐步推動鎮級博物館建設;整合各類公共文化資源,積極開展“兩融一中心”試點工作,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助力鄉村振興。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