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縣人民檢察院:
續寫檢察履職新答卷
奮力開創和平檢察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5月24日,和平縣人民檢察院檢察官走進和平縣龍湖學校,開展“防性侵”“防校園欺凌”“禁毒”等主題法治講座。
■3月7日,和平縣人民檢察院到龍湖禁毒公園聯合開展“三八”維權周法治宣傳活動,通過設置法律咨詢臺、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開展全民法治宣傳教育。
■8月29日,和平縣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陳漫秀到熱水鎮南湖村宣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4月23日,和平縣人民檢察院聯合縣婦聯舉行“法治守護半邊天,攜手建功新時代”檢察開放日活動,邀請各界代表到12309檢察服務中心“零距離”參觀了解檢察工作,“沉浸式”體驗檢察履職,親身感受法治力量。
歲月鐫刻夢想,奮斗鑄就華章。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和平縣委和上級檢察機關的正確領導下,和平縣人民檢察院聚焦“提質效、創品牌、強素質”的工作目標,主動融入和平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忠實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法律監督職責,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做實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為法治擔當,扎實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檢察實踐,和平檢察事業不斷向前、屢創佳績。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和平縣人民檢察院將準確把握新時代新征程檢察工作的歷史方位,堅持把“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作為基本價值追求,忠實履行法律監督職責,奮力書寫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為法治擔當的檢察答卷,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檢察改革、加快推進檢察工作現代化上展現新作為,為推進和平現代化建設和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以黨建“紅心”引領檢察“匠心”
“要將全會精神轉化為堅定理想、錘煉黨性和指導實踐、推動發展的強大力量,結合和平實際抓好改革的部署落實,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8月27日,一場別開生面的理論宣講報告會在和平縣人民檢察院舉行。和平縣委宣講團成員、和平縣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陳漫秀以“學深悟透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全面深化檢察改革奮力推進和平檢察工作現代化”為題,結合和平檢察工作實際,面向全體干警對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作了全面宣講和深入闡釋。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法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浪潮中,檢察機關重任在肩、責無旁貸,必須堅持從政治上著眼、法治上著力。基于此,和平縣人民檢察院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把旗幟鮮明講政治落實到檢察履職、檢察監督辦案各方面、全過程,將紅色基因融入檢察血脈,持續鞏固拓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成果,認真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深入踐行“四下基層”開展調查研究,抓實黨建與業務的深度融合,深入開展“千警進萬家”活動,檢察長帶頭深入基層宣講,深化“結對共建”,充分利用舉辦讀書班、研討交流、網絡學習等形式,常態化開展主題黨日和業務分享活動,深入開展紀律教育學習月活動,抓實黨紀學習教育,檢察隊伍的政治素養、業務素質得到全面提升,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鮮明政治底色更足。
在黨建引領下,和平縣人民檢察院“紅心”閃耀、“匠心”熠熠,2022年獲評全省新時代“五好”基層檢察院,2023年黨員活動室獲評第一批廣東檢察系統黨建工作“示范陣地”,辦公室獲評2023年度全省檢察機關優秀集體,涌現出廣東省職務犯罪檢察人才、全省檢察機關首批二級偵查人才、全市檢察機關領軍人才、優秀緊缺人才、“最美檢察官”等一批先進典型,使得檢察機關的底色更紅更亮。
傾檢察之力為和平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和平縣歷史底蘊深厚,古樹名木資源豐富,全縣古樹群登記在冊的有455株,還包括兩株千年古樹。去年,和平縣人民檢察院開展了“和檢藍守護古樹綠”生態檢察公益訴訟專項行動。
經過實地走訪,檢察官們發現,大部分古樹保護狀態良好,但有的古樹存在樹身被敲釘、生長地基和樹體被破壞、樹干纏繞電線電燈等情況。“針對這些情況,去年和平縣人民檢察院向縣林業局和各鎮政府公開宣告送達檢察建議18件,促推行政機關依法履職。”和平縣人民檢察院第二檢察部副主任王曦茜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和平縣人民檢察院還持續開展了“回頭看”行動,對古樹保護整改落實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向未完成整改的單位送達檢察建議,確保古樹養護責任落實到位。
傾檢察之力為百年古樹“撐腰”,也為和平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一直以來,和平縣人民檢察院聚焦和平改革發展大局,緊緊圍繞和平縣委和上級檢察機關的部署要求,著力以高質效履職服務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在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安定、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服務保障綠美和平生態建設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深化酒駕醉駕專項治理,牽頭制定《關于開展醉駕類危險駕駛案件社會公益服務考察的實施意見(試行)》,建立“不起訴+社會公益服務”辦案新模式;發揮“檢察建議+調研報告”的辦案模式,向相關單位提出有針對性的檢察建議,不斷提升盜竊專項治理效能;深入開展“檢察護企”專項行動,打好“四大檢察”組合拳,深化涉企“掛案”清理,依法起訴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犯罪,著力加強對涉企民事、行政訴訟監督,深化涉企“掛案”清理,以法治力量維護市場公平秩序;依法嚴厲打擊非法采礦等破壞生態環境犯罪,運用“府檢聯動”機制,深入開展生態環境公益訴訟檢察,積極開展“保古樹、守村落、護文物”“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水環境治理、高標準農田保護等專項監督活動,守護和平綠水青山。
錨定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目標,和平縣人民檢察院推動新機制、新模式、新舉措、新方法一項項落地、一件件落實,檢察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新亮點、新成效,以高質效檢察履職服務高質量發展的現實圖景正徐徐展開。
用心書寫司法為民“檢察答卷”
今年秋季開學第一天,和平縣龍湖學校的600多名學生收到了一份來自和平縣人民檢察院的法治“開學大禮包”——《“新少年”和平檢察課堂》專版法治宣傳報紙。當天,和平縣人民檢察院的檢察官作為該校法治副校長,走進課堂給同學們帶去了一堂生動的法治課。
播一粒法治種子,育一方守法心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始終牽動著檢察干警的心弦。近年來,和平縣人民檢察院充分發揮未成年人檢察業務集中統一辦理優勢,全力打好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的“組合拳”: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最大限度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堅持“零容忍”,從嚴懲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深化融合履職,以司法保護助推“六大保護”融通發力,做實檢察官擔任法治副校長、法治進校園等工作,針對嚴重監護失職等制發督促監護令,聯合九部門出臺《和平縣落實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實施細則》,促推旅館業、酒吧餐吧等行業治理。
“懲戒不是目的,更要對涉罪少年‘拉一把’‘扶一程’,挽救一個孩子就是挽救一個家庭。”和平縣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一級檢察官王君芳介紹道,今年,該院打造“談心談話+志愿服務+家庭教育”幫教模式,根據案件實際情況,對情節較輕的涉罪未成年人設置6個月左右的考察期;考察期滿后若滿足相應條件,檢察機關可考慮不起訴。考察期間,和平縣人民檢察院聯合縣心理健康服務協會,借助專業人員力量,對涉罪未成年人及其父母“補課”,通過談心談話、心理疏導、法治教育、共同參加志愿服務等多方面開展綜合幫教工作,讓迷途少年安全返航。
為人民司法、讓人民滿意是一切檢察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和平縣人民檢察院緊緊圍繞重點人群、重點領域和民生突出問題,深入開展“檢護民生”專項行動,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涉民生案件,用心用情守護民生福祉,切實以檢察力度提升民生溫度。在12309檢察服務大廳設立“婦女兒童權益保護”專崗,為婦女兒童提供一站式檢察為民服務;推動實現多元化司法救助,2022年以來共辦理司法救助案件20件,救助33人,發放救助金約54萬元;依法守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打擊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開展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認真落實最高檢“十一號檢察建議”,深入養老機構,了解消防設施、食品安全、住養環境等情況;積極參與安全生產風險專項整治。
聚焦“1+6+N”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系要求,和平縣人民檢察院發揮檢察機關懲治犯罪、化解矛盾、促進綜合治理的職能作用,牽頭制定《和平縣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檢調對接工作實施辦法(試行)》,推動運用“檢察+調解”工作模式,在和平縣矛盾糾紛化解服務中心設立檢調對接工作室、“和護未來”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室,組織檢察官全覆蓋掛點全縣17個鄉鎮,構建涉法涉訴信訪“一站式”聯調聯處格局,推動信訪事項“一次性辦好”。
做深做實“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
法律監督是檢察機關的立身之本,對標新時代新征程黨和人民的更高要求,和平縣人民檢察院把“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作為檢察履職辦案的基本價值追求,以高質效法律監督促進執法司法公正,促進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加快推進檢察工作現代化。
在深化訴訟監督方面,深化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等機制落實,1個案例獲評全省檢察機關兩項監督優秀案例。在深化民事行政檢察監督上,堅持強化履職,辦理的鄧某某申請民事監督案,經向市人民檢察院提請抗訴,市中級人民法院采納市人民檢察院抗訴意見,依法作出再審判決,判決當事人鄧某對案涉借款不負擔連帶清償責任,當事人送上錦旗當面致謝。在依法推進公益訴訟檢察上,加大辦案力度,發揮專項監督和典型案例的牽引作用,推動辦案規模、質效穩步提升,推動轄區內108座分散烈士墓遷移至縣烈士陵園統一管理,檢察長帶頭辦理水資源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推動解決省委第1號總河長令妨礙河道行洪突出問題。
此外,和平縣人民檢察院樹立正確政績觀,把加強檢察業務管理貫穿案件辦理全過程,突出掌握動態、把握趨勢、查找問題、研提對策、改進工作,以高水平管理促進高質效辦案。進一步增強數字檢察思維,為檢察監督賦能插上“智慧翅膀”,運用大數據辦理涉賭博類行政非訴執行監督案件6件;建立公租房租賃管理法律監督模型,助推28套違規使用的公租房得到規范管理;通過調取、比對社區矯正對象行程軌跡等數據,核實發現8條脫管漏管線索,制發糾正違法通知書和監督意見書8份。
■組稿:本報記者 方新苗 葉春雨 通訊員 謝曉雯
■圖片由和平縣人民檢察院提供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