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竹產業“拔節”生長
年總產值達8900萬元
■本報記者 葉春雨
■通訊員 曾海圣
和平縣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和省林業重點縣,現有竹林面積30萬畝,年產竹560萬根、鮮筍500萬斤。近年來,和平縣依托豐富的竹林資源,搶抓“以竹代塑”和“雙碳”發展機遇,以上陵鎮為大本營,大力發展竹產業,全縣8家竹材加工企業年加工竹材約4萬噸,生產筍干約900噸,總產值達8900萬元,逐步走出一條“兩山”轉化的和平路徑。
走進上陵鎮翠山竹海森林公園,四周竹山連綿,層巒疊嶂,“竹意”盎然,竹林綠道蜿蜒至山林深處。據介紹,該項目規劃面積1725畝,總投資1139萬元,以“識竹”“賞竹”“游竹”“戀竹”“美麗鄉村”為主題,目前完成建設游客服務中心1個、登山步道2.9公里。景區于今年國慶期間對外開放,接待游客超3萬人次,提供就業崗位約50個,預計每年為村集體及村民增收約200萬元。
“將持續完善翠山竹海森林公園景區配套,支持餐飲、民宿等市場主體發展,開發具有上陵鎮特色的文創工藝品、紀念品,設計十里竹海特色旅游線路,打造網紅打卡點等。”上陵鎮翠山村黨支部書記吳輝說。
上陵鎮翠山村是華南最大的毛竹生產基地,有竹林地約12萬畝,每年可產出毛竹200萬根以上,豐富的竹資源為當地竹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翠林竹制品加工廠是一家專門提供個性化定制竹產品的企業。生產車間內,一根根竹條經過開片、烘干、上膠、壓制、裁邊、拋光等工序后,被加工成高附加值的竹工藝品。“目前開發的產品有幾十種,遠銷山東、東北、黑龍江等地。我們的年產值在500萬元左右。”翠林竹制品加工廠廠長藍志林說。
“竹”不僅是上陵鎮的一張名片,還是上陵鎮推進鄉村振興的“利器”。在竹產業發展道路上,上陵鎮充分整合竹資源特色,大力發展筍竹貿易、流通和配套服務業,開發竹海觀光、特色民宿等竹文化旅游項目,積極培育竹旅游精品線路,加快推動竹產業融合發展。
竹子生長快,用途廣泛,是一種重要的森林資源。近年來,和平縣積極響應國家發展“以竹代塑”產業政策,積極開展竹產業招商引資工作,引領竹產業向精深加工轉型升級,并通過創新體制機制、壯大培育主體、集聚生產要素,逐步建成激勵機制完善、設施設備優良、服務體系健全、綜合效益良好、富民成效明顯的竹產業全產業鏈體系,推動竹林精準培育、竹子精深加工、竹文旅康養等一二三產業融合創新發展,助推和平“百千萬工程”落地見效。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