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流勇進創江東新區標桿性學校
臨江中學:臨源厚德 江蘊臻善
■臨江中學九年級中考百日誓師大會
■臨江中學家長委員會在查看學校監控系統
■從以表格數據可看出,臨江中學自2016年實行全封閉寄宿制以來,每年新生招生人數和考取重點高中人數都在穩步上升。
核心提示
臨江中學創辦于1958年,其間三遷校址,三易其名:創辦時為臨江農業中學;后于1975年正式搬遷至本校部,更名為紫金縣臨江中學;2015年3月被江東新區接管,改名為江東新區臨江中學。2016年秋季起,臨江中學開始實行全封閉寄宿制管理,并提出“一年一小變,三年一中變,五年一大變”三步走發展規劃。三年磨一劍,臨江中學不管是在校容校貌、學校管理、教學質量,還是在辦學硬件上都有了一個質的提升。
“軟硬兼施”創一流學習生活環境
3年來,江東新區黨委、管委會高度重視臨江中學的發展,投入了2000多萬元對臨江中學進行了基礎設施建設和辦學條件的改造提升。目前,臨江中學的學習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實現了班班通,所有的教室都配備了空調,尤其是該校新建的一棟五層的學生公寓,8人一套房的住宿條件(空調、衛生間、陽臺、智能熱水洗澡間、洗衣機一應俱全)使學生的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提升。近年來,該校加大力度強化學校管理、師資隊伍建設和教學科研工作,使臨江中學的辦學水平和育人環境日臻完善,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智慧校園促學生德智發展
“初中階段是孩子成長的叛逆期,而且我們學校有1/3的學生是留守兒童,實施全封閉寄宿制管理,加大了我們管理的難度。”臨江中學校長廖漢如說,自實施全封閉寄宿制管理后,該校制定了網格化德育管理制度,建立了智能化德育管理平臺,與家長實現了無縫對接。同時,聘請教官團隊實行半軍事化管理,讓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由于實施全封閉寄宿制管理,該校還非常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開設了心理健康課,配備了心理咨詢室,并定期舉行心理健康講座,保障了學生身心健康,促進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3年來,德育工作讓不少學生轉變了觀念,樹立了學習的信心,更好地促進了學生的德智發展。據了解,自實行全封閉寄宿制以來,臨江中學的學生再也沒有發生過一起安全事故,也沒出現過任何違規、違紀行為。
家校共建助成長
為最大化讓家長委員會參與到學校的管理中來,每個家長委員會成員都有通行證,可隨時到校查看學校監控,看師生上課情況,到飯堂體驗就餐等直接參與學校管理。臨江中學家長委員會委員葉建陽說:“最大限度發揮家長的力量,這是我對臨中最滿意的地方之一。”據了解,臨江中學家長委員會還會定期組織家長召開會議以及在學校做志愿者,形成學校、社區、家庭結合的教育合力,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
3年來,該校的巨大變化得到了上級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百姓非常滿意,相關部門也紛紛反饋對該校實行全封閉管理以來學生的素質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如當地派出所反饋該校學生在外面打架滋事的現象沒有了;交警大隊反饋該校學生上下學的交通安全意識改變很大,都非常遵守交通規則;臨江鎮綜治辦反饋該校學生到網吧上網的也沒有了。尤其是臨江的百姓,到臨江中學都大夸學校的變化。家長們都紛紛表示,把孩子放到臨江中學就讀非常放心,也充滿信心,終于可以心無旁騖地在外工作了。
特色文化潤書香
臨江中學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又有紅色基因傳承,該校為培育和提高學校師生人文素養,打造紅色特色“人文校園”,發揚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精髓,培養青少年健康向上的公民道德意識、責任感和使命意識,全面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和踐行能力,培養學生艱苦創業奮力拼搏精神和歷史使命感、責任感,把“弘揚紅色文化、打造紅色校園”作為校園特色文化進行打造,進而彰顯辦學特色。
教學相長碩果飄香
為切實提高辦學質量,該校高度重視教科研工作,從2016年秋季起就推行“三體三案五環節”教學模式,并大力支持鼓勵師生積極參與各種學藝競賽。據該校教學部門統計,3年來,該校師生有180人次在各種層次學藝競賽中獲獎,60多人次在各種論文評審中獲獎或發表,該校在教學質量或綜合考評中多次受到江東新區表彰,考入重點高中人數連年提升,辦學成效顯著,不僅留住了本地優質生源,還吸引了很多外地學生慕名而來。
據了解,江東新區今年計劃投入2億元籌辦臨江中學高中部,2020年秋季開始招生,以解決江東新區優質高中學位不足的問題。屆時臨江中學占地面積將達12萬平方米,設初中部36個班,高中部36個班。臨江中學的發展藍圖已繪就,“臨源厚德,江蘊臻善”的校訓將秉承臨中先進的管理理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打造成江東新區標桿性學校,為河源教育事業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文/圖 鄒力 制表/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