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區職能部門為28名工人討薪57萬元
有關部門提醒:“秋后算賬”不如事先預防
2020-01-09 10:26:38
來源:河源日報
○本報訊 記者 黃世軍 特約記者 廖志良 通訊員 楊金萍 近日,一農民工代表將繡有“為民做實事,贏得百姓心”的錦旗送到江東新區行政綜合執法局,感謝該部門為他們追討回57萬元拖欠的工資。
事件:工人討薪“遭拒”后投訴
2019月4月至9月份期間,陸某、李某、程某等28人在江東新區某房地產的裝修工程項目工地打工時,某裝修公司拖欠裝修工人工資共計57萬元。工人多次聯系該公司項目負責人要求其支付拖欠工資卻遭拒。2019年10月16日,陸某等工人代表來到新區行政綜合執法局投訴。
新區行政綜合執法局接到投訴后,及時深入調查案情,并按法律規定下達了責令改正書,責令用人單位支付工人工資。經過多次協商,裝修公司就支付陸某等28人共計57萬多元工資達成協議并進行了支付。
保障:擬建立農民工工資保障金制度
記者了解到,2019年,新區行政綜合執法局共處理勞資糾紛案件92件,涉及人數552人,涉及金額1165.7657萬元。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新區將加強對勞動用工備案情況的監督檢查,配合有關部門建立農民工工資保障金制度,加強部門協調和配合,提高威懾力,加大對惡意拖欠工資的打擊力度,以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和促進企業發展并重為宗旨,積極主動穩妥化解矛盾糾紛,確保新區社會穩定和諧。
提醒:“秋后算賬”不如事先預防
新區行政綜合執法局同時提醒廣大務工人員,外出務工時,為免誤入討薪“囧途”,秋后算賬不如事先預防。務工人員務工前首先要準確記住公司名稱及理清人事關系;務工前盡量和包工頭或公司簽訂書面協議,若只能達成口頭協議,也盡量要以錄音的方式留下證據;盡量階段性結算工資,即便后期拖欠也能減少一定損失;務必留下能證明勞動關系的事實證據,即便是一套工裝、一個工牌都可成為日后的討薪證據,以備不時之需。
縣區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