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α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欧美人与动牲交A精品,亚洲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江東新區

青山綠水繪新卷

——江東新區推進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綜述

2021-03-16 10:07:35 來源:河源日報

■古竹鎮越王山。江東新區將以越王山為依托打造文旅產業。

■位于柏埔河和東江交匯處的江東新區濱江生態景觀長廊

■江東新區干部職工植樹添綠

■江東新區梧桐山云海 江東新區供圖

核心提示

最美人間三月天:東江東岸,柏埔河畔碧水悠悠,江東新區新落成的濱江生態景觀長廊,黃花風鈴木、粉色櫻花等次第盛開,游人在這里打卡拍照、漫步休閑,領略愛情與生態之美,也成為新春時節河源市民新的游玩之地。

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江東新區濱江生態景觀長廊的建設,極大改善了轄區生態人居環境,不僅生態環境意義明顯,經濟社會效益同樣明顯。它的建設,進一步完善了高鐵新城片區公共基礎設施配套,對促進周邊經濟社會加快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江東新區濱江生態景觀長廊的建設是江東新區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江東新區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統領,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以生態文明建設、保護環境為目標導向,聚焦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堅決守好生態屏障,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促進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穩步推進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在高水平保護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加大環保資金投入

近5年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投入6.79億元

“項目一期于2020年12月份已全面完成建設,并開始試運行,現各項排水指標均達到設計排放標準,項目在線監控并入市環保監測平臺。”項目業主單位河源江東新區公用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道。1月30日,江東新區產業園區北片區污水處理廠(一期)項目揭牌。

江東新區產業園區北片區污水處理廠項目總投資約2億元,共分兩期進行建設:一期投資建設約6700萬元,占地24697.8平方米;二期投資建設約1.33億元,占地27908.6平方米;一期污水處理規模為1萬噸/日,二期污水處理規模可達到4萬噸/日。該項目將主要用于收集處理臨江圩鎮及產業園區的生活污水。目前,江東新區臨江圩鎮、產業園區擁有常住人口7988戶共34544人,流動人口 1.1萬余人。

除江東新區產業園區北片區污水處理廠投入使用外,2020年底,古竹污水處理廠首期亦完工,進入試運行階段,每天可處理污水1萬噸,項目建成后對古竹鎮生活污水減量減排起到重要作用。

立足加強城鄉生活環境治理,江東新區正加快建設覆蓋城鄉的環保基礎設施,完善區鎮村三級污水管網建設,積極籌劃農村生活污水綜合整治項目。截至2020年底,江東新區已建成鎮級污水管網82.61公里,基本完成28個面上村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建設。

同時,扎實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進一步完善農村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全面管控農業農村面源污染。目前,江東新區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資源化利用比例達50%。

環保資金投入連年增加。據統計,近5年來,江東新區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資金約6.79億元。

筑牢生態防護屏障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是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近年來,江東新區以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反饋意見整改為契機,加強源頭治理,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截至目前,江東新區省環境保護督察28項整改任務已完成27項,未完成的1項整改任務正在持續整改中。中央和省級環保督察交辦案件共29宗,已全部辦結并依法公開。

——持續打好碧水保衛戰。全力落實河(湖)長制,建立健全“一河(湖)一策”治理管護長效機制,推動東江左岸50.47公里防災減災工程落地建設,確保國、省考核斷面水質全面達標。根據市生態環境監測數據及新區常規監測數據顯示,近年新區集中式飲用水源均為達標水質,納入考核的三個斷面東江、柏埔河、義容河水質均達標。

——持續打好藍天保衛戰。強化區域空氣質量會商和聯防聯控,開展“降塵、管車、治污、禁燒和控放”等專項整治行動,確保空氣質量達標。2020年,江東新區城市空氣六項污染物平均濃度均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以上,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率為 98.9%,完成考核目標。

——持續打好凈土保衛戰。加強土壤污染管控,落實土壤分級分類管理,建立健全固體廢物管理體系。

三產融合發展

構建綠色產業體系

經濟發展不應是對資源和生態環境的“涸澤而漁”,保護生態環境也不應該舍棄推動經濟發展。如何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其中重要的一環就是要加快構建綠色產業體系,不斷提高資源利用水平。

近年來,江東新區系統做好“六水”“六林”文章(“六水”指水系、水運、水能、水資源、水產業、水環境;“六林”指儲備林、經濟林、碳匯林、林產品、森林旅游、林下經濟),加快構建綠色工業、綠色服務業、生態農業三產融合發展的綠色產業體系。

——發展綠色工業。抓好重點行業和企業的節能減排降耗,支持企業加大節能減排技術改造和創新投入力度,大力發展節能環保、清潔能源、生物醫藥等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產業。如,在大數據產業方面,江東新區當前正依托阿里巴巴廣東云計算數據中心、中國聯通云數據中心等項目,引進和落戶一批數字經濟產業項目,推進江東新區大數據產業園建設。

——發展綠色服務業。重點發展休閑旅游、健康養生、山地旅游、文體娛樂等產業。如,在打造濱江都市經濟帶上,江東新區以“三江六岸”為紐帶,發揮新區江岸線長、濱江資源優的優勢,推進城市起步區濱江功能帶規劃建設和產業園區濱江配套用地(首期)控規落地實施;加快推進文博新城、科創城、生態環保城市會客廳等項目落地建設,培育“碧道+”產業群落,大力發展總部經濟、金融服務、科教培訓、文化創意等高端現代服務業。

——發展生態農業。集中連片發展特色優勢農業,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推動農業發展規模化、現代化和產業化。發展循環經濟,推動垃圾分類和減量化、資源化。

奮進“十四五”

繪就江東美麗生態畫卷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起步之年。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近期召開的江東新區2021年度工作大會錨定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其中,“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成為應有之義。

江東新區提出,“十四五”期間,要進一步筑牢生態安全屏障,繪就江東美麗生態畫卷,努力為河源建設成為全省綠色發展的示范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排頭兵作出新區貢獻。

在謀劃“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發展路徑上,江東新區提出,圍繞“三點三帶四組團”戰略發展布局,統籌“點線面”三維發力,以點連線帶面,推動新區全域全面高質量發展。

“線”即做好江岸線、交通線和生態線的文章。其中,生態線即依托新區東部的生態屏障和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點發展生態觀光、休閑體育、山地旅游、健康養老、現代農業等綠色低碳產業,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在具體工作上,“十四五”期間,江東新區將打造“五園”(梧桐山公園、鳳凰嶺公園、鄔塘公園、江東文化公園、智慧公園),全面推進東江52公里碧道建設,把東江碧道打造成集生態、安全、文化、景觀和休閑功能為一體的復合型城市綠廊。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完善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及管網建設,完成江東凈水廠、產業園區北片區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古竹(雙坑)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建設,建成新區自來水廠、建筑垃圾消納廠,推動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組稿:本報記者 黃世軍 特約記者 俞俊翔 通訊員 陳敏

■攝影:本報記者 黃世軍(署名除外)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