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新區17個重大項目昨集中簽約、動工
項目建設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在河源市2021年第三季度重大項目集中動工暨招商項目簽約活動(江東新區分會場)中,江東新區簽約項目7個,總投資83.8億元;集中動工重大項目10個,總投資69.8億元。
■江東新區產業園區基礎配套設施不斷優化,產業加速集聚。
■河源凱中精密技術制造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角
核心提示
金秋九月,碩果累累。昨日,在河源市2021年第三季度重大項目集中動工暨招商項目簽約活動(江東新區分會場)中,江東新區簽約項目7個,總投資83.8億元;集中動工重大項目10個,總投資69.8億元。江東新區堅持“項目為王”理念,項目建設取得新成效,產業發展呈現加速集聚、活力迸發的良好態勢。
栽好梧桐樹,引來金鳳凰。近年來,江東新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決策部署,搶抓“雙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等重大機遇,圍繞“河源未來城市發展核心、河源實施都市經濟帶動戰略主戰場”的戰略定位,以“三點三帶四組團”為戰略布局,加快打造城市高質量發展區域平臺,城市面貌日新月異,產業發展加速集聚。
集中簽約、動工項目總投資153.6億元 項目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
項目建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在昨日舉行的河源市2021年第三季度重大項目集中動工暨招商項目簽約活動(江東新區分會場)中,江東新區集中動工重大項目10個,總投資69.8億元。其中,產業領域項目6個,總投資33.8億元;基礎設施領域項目1個,總投資1.8億元;民生領域項目3個,總投資34.2億元。簽約項目7個,總投資83.8億元,項目主要涉及工業、商業等。其中,工業項目6個,總投資77億元;超過10億元以上的簽約項目4個,總投資70億元。
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江東新區GDP、固定資產投資、財政收入、實際利用外資等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速均居全市第一。今年上半年,江東新區GDP同比增長13.6%,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8%,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21.3%,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7%,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70.7%。江東新區20項主要經濟指標中,14項增速排名全市前三,經濟發展質量、效益持續提升,城市品質不斷優化,實力與優勢并存。
江東新區黨委書記孫宇紅在致辭中介紹,當前,江東新區正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重大發展機遇。特別是將于今年12月開通的贛深高鐵,將加速和放大都市經濟圈同城效應,大大縮短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時空距離,推動江東新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經濟圈”。同時,贛深高鐵將推動各區域協調發展,開啟區域經濟的“內循環”,催生新區經濟發展新格局。
孫宇紅表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江東新區的發展,賦予江東新區是河源實施都市經濟帶動戰略的主戰場、河源未來城市發展的核心,全市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深圳都市圈的核心組成部分和核心功能平臺的戰略定位。
江東新區即將進入高鐵時代,將提供最優的環境、最好的資源和最足的誠意,全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為項目落地做好服務。江東新區將緊緊抓牢重大項目這個“牛鼻子”,以項目促進經濟發展、以項目推動發展、以項目厚植優勢,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為打造“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區域平臺”、加快“河源未來城市發展核心”建設注入更強動力,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上建功立業。
堅持“項目為王” 為項目建設創造優質環境
江東新區堅持“項目為王”理念,以一個個項目為基點,推動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民生事業等項目落地、建設、見效,全力擴大有效投資,形成大項目“頂天立地”,小項目“鋪天蓋地”的良好局面。以重大項目建設為抓手,加快“十四五”規劃重大項目落地,抓緊省、市重點項目建設,突出抓好招商引資和工業投資項目建設,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加強項目服務保障,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嚴格落實重大項目工作專班機制,提高項目落地率、投產率。
努力打造優質營商環境。江東新區主動接收橫琴、前海等地先進經驗,推進政務服務改革、工業企業服務制度改革、行政審批(許可)流程簡化改革等十二項微改革,優化投資審批服務,打造項目審批的綠色通道。深入開展“數字政府”改革建設試點和營商環境改革試點工作,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大“2號章”“3號章”使用力度,進一步推進商事制度改革,重點破解“準入”“準營”和“退出”的機制障礙,促進市場主體健康發展。同時,江東新區著力完善基礎設施提升硬環境。截至今年上半年,新區產業園已投入資金約36.4億元,產業園區(二期)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資金約6.5億元,民生項目投入已完成約10億元,公共服務設施投入已完成約6.4億元。
此外,江東新區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軟環境。江東新區在原有招商引資政策基礎上,出臺《江東新區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辦法》《河源江東新區工業項目建設獎勵辦法》,推進企業實現轉型升級和創新驅動發展。切實提高審批效率,以“一切為了投資者,一切方便投資者”為宗旨,為招商引資創造優質環境,實現固達數控項目當天簽約當天出證。為入駐企業提供“一站式”審批服務、“一個口”收費服務、“保姆式”貼心服務、“一條龍”辦事服務、“多方位”便利服務,跑出營商環境優化“加速度”。
【企業聲音】
簽約項目企業代表:
深圳市怡亞通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產業園平臺總監白晶
怡亞通供應鏈科技產業城項目將落戶河源江東新區,計劃總投資20億元,項目整體達產運營后年產值預計10億元以上。
怡亞通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怡亞通)作為深圳企業,看中的是河源的資源優勢和江東新區未來的發展前景。江東新區是河源發展的新中心,從產業規劃到新區的開發建設,都代表著河源未來城市發展的方向。特別是贛深高鐵即將開通,將河源、江東新區與深圳的距離縮短,資金、技術、產業等一系列優質資源都將在江東新區集聚融合發展。怡亞通作為供應鏈龍頭企業,希望能在這樣一個大機遇面前貢獻企業力量,實現企業與產業、產業與城市的共同發展。怡亞通投資的供應鏈科技產業城項目就是將產業、城市、商業進行融合的下一代城市綜合體,為江東新區的新產業、新行業、新居民提供全新的城市空間體驗,為當地的產業發展提供全面的供應鏈服務,助力江東新區打造城市高質量發展區域平臺。
動工項目企業代表:
廣東固達機械裝備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朋飛
江東新區作為河源未來城市發展核心,贛深高鐵通車后,將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經濟圈”,獨具“融深”“融灣”優勢,是固達拓展版圖的優質之選。公司將在江東新區投資約10億元,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已于今年7月立項,目前進入規劃方案設計調整階段,整個項目在24個月內全面建成。全面達產后,預計年綜合產值超12億元,年稅收約7000萬元。
在江東新區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固達公司將更快、更好地占領全球同行業制高點。一入江東門,便是江東人;一入江東門,便是一家人。我們會在守法經營和企業發展的同時,積極投身到江東新區的發展建設中來,開創互惠共贏新局面,為江東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部分簽約和動工項目簡介
■河源固達三軸、五軸數控機床項目
河源固達三軸、五軸數控機床項目位于江東新區產業園區緯九路以東,總投資額約10億元,總用地面積約7.7萬平方米,主要用于研發、生產和銷售三軸、五軸數控機床設備等。項目全面建成后,預計年綜合產值12億元以上、年稅收7000萬元以上。
■深圳電氣科學研究院河源檢測中心總部基地項目
深圳電氣科學研究院河源檢測中心總部基地項目位于江東新區產業園區,總投資額約3.6億元,總用地面積約2.1萬平方米,主要建設特高壓實驗室、總部研發大樓及檢測大樓,組建國家防火防爆實驗室及新能源產品檢測中心等。
■河源顯赫電子科技工業園項目
河源顯赫電子科技工業園項目位于江東新區產業園區,投資總額約5億元,總用地面積約2.9萬平方米,主要用于研發、生產和銷售D-SUB系列、USB系列、IDC系列、CN系列、IEEE1394系列、DVI系列、HDD系列、HDMI系列等各類電腦、手機、通訊器材周邊連接器。項目全面建成后,預計年綜合產值6億元以上、年稅收2000萬元以上。
■廣東熙研生物科技項目
廣東熙研生物科技項目位于江東新區產業園區東環路以南,投資總額約2.7億元,總用地面積約2.7萬平方米,主要用于化妝品、食品、保健品、醫療器械、生物科技等的研發、生產與銷售。項目全面建成投產后,預計年綜合產值4億元以上。
■河源東塔商務中心項目
河源東塔商務中心項目位于江東新區東江東路與河義路交界處,毗鄰江東新區碧桂園學校,地處江東濱水板塊,規劃總建筑面積38.8萬平方米,總投資約30億元,其中將建設一幢高188米的地標性建筑和建筑面積23.5萬平方米的望江高端品質社區,配建公園綠地、防護綠地面積約2.3萬平方米,同時將引入商業服務業綜合樓(含五星級標準酒店、公寓、商務辦公、綜合商業等),打造集居住、商業、休閑、娛樂等于一體的河源“東塔”。項目建成后對于助推河源城市升級,打造河源城市對外閃耀的名片有著重要的意義。
■組稿:本報記者 張平 特約記者 余浪 通訊員 陳敏
■攝影:本報記者 肖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