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新區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一期)項目動工及銀行授信暨“農地銀行”成立儀式舉行
兩家銀行共授信25億元
○本報訊 記者 張平 特約記者 廖志良 近日,江東新區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一期)項目動工及銀行授信暨“農地銀行”成立儀式在古竹鎮孔埔村舉行。副市長孫鋒,國家開發銀行廣東省分行副行長卓凱,江東新區黨委書記朱永生,江東新區黨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楊志出席活動。
活動現場,國家開發銀行廣東省分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河源市分行分別向江東新區管委會授信,其中,國家開發銀行廣東省分行給江東新區授信金額為15億元,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河源市分行授信金額為10億元。江東新區是目前全市唯一獲得兩家銀行授信的地區。領導嘉賓共同推桿啟動項目建設,標志著江東新區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進入建設實操階段。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是促進鄉村振興和統籌城鄉發展的源頭活水,省委、省政府將其作為服務保障“百千萬工程”的關鍵抓手。自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啟動以來,江東新區主動謀劃、加速推進,堅持把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作為推進“百千萬工程”的重要舉措,充分發揮區黨委領導核心作用和管委會統籌協調職能,成立工作專班,明確工作職責,細化任務分工,有效構建起“黨委引領、政府主導、部門協同、上下聯動、社會參與”的多元化、立體化工作體系。
江東新區堅持“項目為王”理念,立足土地資源要素特點,構建“一廊兩片三區三屏”整治功能格局,差異化引導整治任務布局,謀劃68個整治項目,總投資約22.11億元。去年9月,《河源市江東新區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實施方案》獲省自然資源廳批復同意,成為全省唯一一個非行政區編制方案納入省廳第一批實施內容。同時,江東新區開辟新路徑,成立“農地銀行”探索“致富門”。
實施“農地銀行”探索新型土地流轉經營模式,是江東新區推進“百千萬工程”一個重要抓手,以區屬國企等作為載體,搭建土地流轉新平臺,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承包農戶簽訂流轉合同,將碎片化的農用地資產進行收儲,按需進行連片整治提升。
江東新區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著力解決“地從哪里來”“地要怎么用”等問題,并將逐步推動江東新區形成“良田集中連片、村莊布局優化、產業集聚發展、生態健康優美”新格局。同時,江東新區按照在典型鎮先行先試的思路,在臨江鎮、古竹鎮推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梳理形成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一期)項目,打造臨江鎮“未來社區、品質榕鄉”和古竹鎮環越王山和美鄉村帶精品工程,計劃投資總額約1.6億元,主要建設內容包括農用地整理、建設用地整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
江東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全力保障好項目實施,協同發力,及時跟進銜接、細化落實,確保項目順利推進,切實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臨江鎮、古竹鎮要主動作為、先行先試,注重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引導群眾成為項目的參與者、建設者和受益者,努力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工作樣板;區自然城建局要加強與上級有關部門、國家開發銀行廣東省分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河源市分行和技術團隊的溝通對接,進一步細化完善項目規劃設計,打造經得起時間和實踐檢驗的精品工程;企業要科學組織、高效推進,確保按期、保質、安全完成項目建設任務。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