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α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欧美人与动牲交A精品,亚洲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龍川縣

龍川縣黃布鎮全力推進鄉村振興,打造美麗宜居家園

傳承紅色基因 建設特色小鎮

2021-08-18 09:39:58 來源:河源日報

■黃布鎮歐江村是廣東省第一批“紅色村”。圖為龍川第一紅色政權組織——仙寨鄉歐江村蘇維埃政府舊址。

■黃布鎮加強黨建工作,黨員干部在田間地頭踐初心擔使命,在全鎮掀起撂荒耕地復耕復種熱潮。

■黃布鎮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力發展綠色生態產業。圖為宦境村番徑葡萄園喜迎豐收。

美麗宜居的黃布鎮

核心提示

紅色蘇區,生態黃布。黃布鎮位于龍川縣南部,是龍川第一個紅色政權組織——仙寨鄉歐江村蘇維埃政府的誕生地,涌現了黃覺群、黃超凡、黃伯隆等一批革命先驅,是河源市中共黨史教育基地;這里山清水秀、人文薈萃,孕育了黃石華、黃麟書、張增文等龍川歷史名人。

近年來,黃布鎮黨委政府通過傳承紅色基因,引導村民積極參與家園建設,營造了干群同頻共振的良好氛圍,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取得明顯成效,把黃布鎮建設成為一個美麗宜居的特色小鎮。

抓黨建引領,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抓黨建就是抓發展,抓發展必須抓黨建。近日,黃布鎮組織廣大黨員干部們一起來到歐江村“蘇維埃政府舊址”紅色教育基地,在濃郁的紅色文化氛圍中切身感受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年走過的艱苦歷程。通過收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黨員干部們更加堅定了對黨務工作的熱愛、為人民服務的決心。

為建設好幸福黃布鎮,發揮好黨員帶動作用,黃布鎮利用鎮級黨校做好黨員培訓教育工作,提升黨支部班子的黨性修養。今年以來,黃布鎮鎮級黨校共舉辦黨建大課堂5期,培訓黨員543人,開展各類培訓班及專題黨課5次,培訓黨員295人,有力提升了黃布鎮黨員干部的政治理論水平。

黃布鎮以學習為重要抓手,認真落實“第一議題”制度、“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制度、“三會一課”學習制度,助推黨建工作水平上升。每月至少安排一次集中學習,持續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加強基層黨員干部的思想理論素質和領導能力。恪守為民之責、善謀富民之策、多辦利民之事是黃布鎮黨員干部們對自身的嚴格要求。

“把服務群眾作為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真正深入基層研究解決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黃布鎮黨委書記鄒偉周說道。

近日,記者走進龍川縣黃布鎮金魚村,一批昔日的撂荒耕地如今重現生機,田間地頭隨處可見身穿紅馬甲的黨員干部、群眾勞作的身影,撂荒耕地披上了“綠裝”。

金魚村黨支部書記黃國炎表示,在國家的大力支持、黨員干部的帶頭引領以及村民之間的互幫互助下,村民們的復耕復種積極性被大大激發,掀起一片復耕復種熱潮,據悉,金魚村預計將復耕復種撂荒耕地500畝。

據介紹,近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村里勞動力大量進城務工,導致農村勞動力不足,農村水田土地撂荒現象較嚴重。為保護糧食安全,捧好“飯碗”,保護好環境。前段時間,龍川縣開展“十萬黨員干部返鄉”行動,全縣黨員干部志愿者以文明志愿服務的形式,聯合鎮、村干部有序開展撂荒耕地復耕復種工作。

工作開展后,黃布鎮高度重視撂荒耕地復耕復種工作,全鎮各包村工作組全部下沉到村,與村“兩委”干部逐家挨戶上門對撂荒耕地圖斑逐個實地核查、逐個分析原因、逐個提出整改方案,并通過橫幅、公告欄、微信和下發通知等形式,全方位開展撂荒耕地復耕復種相關政策宣傳工作,大力營造統籌利用撂荒地的良好氛圍。

凝聚發展力量,鄉賢助力家鄉建設

時至初秋,宦境村已是葡萄飄香。村里有一片占地20畝的葡萄園——番徑葡萄園,里面種植有夏黑、戶太八號、陽光玫瑰等多種葡萄,部分葡萄已經收獲上市。還未采摘的葡萄顆粒飽滿、晶瑩剔透,嘗一口,唇齒留香,特別“香、脆、甜”。據了解,這片葡萄園是由宦境村的鄉賢黃佰強帶領鄉親們開創種植的。

宦境村是黃布鎮最偏遠的行政村,是龍川境內韓江河支流的發源地。村莊四面環山,耕地較少,人均不到二分地。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村里大部分的青壯年外出務工,留在村中生活的人口僅占1/4,且多數為老人和孩子。掙了錢的村民,有的回家蓋起了新房,更多的是全家搬去了城鎮。宦境村一度荒廢、寂寥。

鄉村振興的鏗鏘號角,喚醒了這座有著500多年歷史的古老村莊。在黃布鎮黨委政府的號召下,越來越多的外出游子關心并參與到家鄉的建設。

“感謝黨的好政策,誰不希望家鄉好,能為家鄉出一份力感到很光榮。”黃文輝是黃布宦境村的杰出鄉賢、東莞市(龍川)商會會長,對于家鄉的建設積極主動、出謀劃策、不遺余力,團結帶領其他外出鄉賢助力家鄉的基礎設施、教育和衛生等建設。

自2017年起,宦境村的鄉賢們以捐款和認捐等方式投入資金3000多萬元,支持家鄉一河兩岸改造、進村道路改擴建、群眾文體廣場、老人活動中心、學校、橋梁、環山道路、雨污分流等基礎設施建設。

如今,走進宦境村,猶如走進了一個田園生態公園。進村道路是6米寬的水泥路,村中有小型公園、運動場、文體中心等,一河兩岸的黃花風鈴熱情綻放,河中魚兒成群游動,一群灰鵝在水中嬉戲,村民在農田里忙碌——現代元素與傳統種植在這塊熱土上碰撞出活力和振興。

在黃布鎮,像黃文輝、黃佰強這樣心懷家鄉的鄉賢特別多,他們為黃布鎮的鄉村建設、家鄉振興貢獻了巨大的力量。

“將持續把鄉賢文化做優做強,進一步凝聚起共建美麗宜居黃布的強大合力。”黃布鎮鎮長袁新衛說道,當前,黃布鎮黨委政府正積極探索“黨建引領、村居主導、社會協同、大眾參與”可復制可推廣的“宦境經驗”,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新農村發展模式。

事實上,“宦境經驗”已經在黃布鎮其他行政村開花結果。金魚村的杰出鄉賢張文斌等人捐款600多萬元,支持家鄉的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讓該村面貌煥然一新。

建設“美麗庭院”,積極扮靚鄉村

庭院是鄉村的重要組成部分,美麗鄉村需要美麗庭院點綴。房前有果園,屋后有菜園,出門有花園,散步有小公園。走進黃布鎮各村,處處可見“四小園”的美麗鄉村風光。而金魚村的“四小園”建設則更加可圈可點。

據悉,在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行動中,金魚村以“四小園”建設為抓手,鼓勵村民盤活房前屋后的閑置土地,告別門前“臟亂差”,打造了極具本地特色的生態宜居美麗鄉村風景線,讓鄉村亮麗起來,讓群眾幸福感滿滿。

近年來,黃布鎮村積極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四小園”建設如火如荼。“四小園”建設是黃布鎮整治人居環境工作的一大抓手。據悉,該鎮在做好“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動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百日行動”的必選動作的基礎上,創新開展“美麗庭院”建設評比、鄉風文明建設等活動,讓鄉村振興工作往深里走、實里干。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留住青山綠水,打造美麗鄉村,黃布鎮開展“百村示范、村村整治”工程,積極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百日行動”以及“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動,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全面開展村莊清潔行動,整治效果明顯。

據統計,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黃布鎮共清理生活垃圾3462噸,拆除破舊泥磚房2367間,完成“村村通”自來水工程,改造農村衛生戶廁6059戶,建立11座標準化公廁,新建生活污水處理點7個,大大改善了人居環境。經過綜合整治,黃布鎮349戶獲評“美麗庭院”示范戶,處處可見“四小園”美麗鄉村風光,村民們過上了房前有果園、屋后有菜園、出門有花園、散步有小公園的生活。

繁榮鄉村文化,凝聚鄉村“精氣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改善農民精神風貌,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

黃布鎮在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中,進一步豐富鄉村文化生活、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為重點,為鄉村振興培根鑄魂。

據介紹,黃布鎮歷來有尊師重教的傳統。近年來,在外出鄉賢們的鼎力支持下,黃布鎮所轄各村先后成立教育基金會,累計籌得教育基金1078萬元,主要用于學校基礎設施建設、教師補貼、學生助學上。獎學獎教的舉措為全鎮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實現人才振興注入了新動能。

同時,黃布鎮積極推進“南粵家政”“廣東技工”“南粵師傅”工程,提高農戶就業技能,帶動勞動力(尤其是脫貧勞動力)就業創業和穩定就業。發展本地人才,引進外地人才,各村配備大學畢業生后備干部,鼓勵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回鄉創業興業,各項舉措齊推進,村民上下一條心,積極參與鄉村振興工作。

為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黃布鎮成立了7支由村民理事會成員、黨員干部、村民組成的志愿者隊伍,志愿者團隊積極入村入戶,引導廣大農戶做好“門前三包”工作,為鄉村建設添內生動力,為建設好美麗家園添磚加瓦。結合“百姓宣講”工程,建設有學習場所、學習計劃、宣講隊伍、配套資料、學習記錄、學習成果的“六有”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展講理論、講政策、講道德、講文化、講法律、講禮儀“六講”宣傳教育活動,發揮農村思想道德傳播陣地作用,推進農村移風易俗,推動黃布鎮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除豐富村民的精神生活外,黃布鎮還編纂了鎮志,全面記述黃布鎮的自然、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變化和社會的歷史與現狀,鎮志的匯編為保存黃布鎮資料、傳承文化、服務當代、垂鑒后世提供物質載體,直觀明了地展現當地民俗文化,留住了歷史,守住了鄉愁。

如今的黃布鎮,鄉村美如畫,鄉風文明,村民樂開花。黃布鎮以強黨建為引領,美化人居環境、優化產業空間、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振興鄉村文化,全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有序實施,早日把黃布鎮建設成為富裕和諧美麗的特色小鎮,以進一步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黃布鎮概況】

黃布鎮位于龍川縣南部,距縣城27公里,總面積56.144平方公里。下轄宦境、大廣、松洋、金魚、新布、歐江6個村委會和1個街道社區,全鎮總人口約3萬人。耕地面積5178畝,山地面積54966畝,以種植水稻為主,兼種油茶、花生、玉米、番薯等作物。金屬礦、瓷土、石灰石、滑石等礦產資源豐富。河惠莞高速公路貫通全鎮,并在歐江村設有出入口。

【紅色歷史】

黃布鎮是一塊紅色土地、革命老區。歐江村是廣東省第一批“紅色村”,也是廣東省古村落之一。1925年,黃覺群等人隨第二次東征軍回到龍川,傳播革命思想,領導工農群眾開展革命斗爭,歐江村在龍川的紅色革命歷史上創造了多個第一:龍川第一個農會組織——歐江塘耙屋農會;龍川第一個紅色政權組織——仙寨鄉歐江村蘇維埃政府;黃覺群、黃超凡等人作為主要人員,參與組建龍川第一個黨支部——中共龍川特別支部,并積極組織謀劃東江上游地區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第一槍——鶴市武裝暴動。隨后,龍川工農群眾武裝在全縣以星火燎原之勢開展起來。

■策劃:陳小玲 甘國科 邱志飛

■組稿:本報記者 蘇勇軍 陳思芬 特約記者 曾祥太

■攝影:本報記者 馮曉銘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