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川縣推動油茶產業提質增效
創品牌拓鏈條 做優油茶大產業
小切口大推動 跑出發展加速度
龍川縣綠譽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先進的生產線。目前,龍川全縣油茶種植總面積達42萬畝,掛果面積達37.8萬畝,產值達96339萬元。
核心提示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支持擴大油茶種植面積,改造提升低產林。作為油茶的適宜種植區和全國油茶產業的積極發展區,廣東省堅持將發展油茶產業作為富民興村、保障國家糧油安全的重要抓手。今年1月,《廣東省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發布,提出優先支持油茶等優勢特色產業跨區域集群發展。
龍川縣積極響應中央一號文件發展油茶的要求,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發展木本油料作物的指示,以建設省級油茶產業園為突破口和主抓手,大力發展油茶種植,進一步加快低產低效林改造步伐,鼓勵茶油精深加工,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創新發展模式,致力將油茶產業打造成龍川的綠色產業、特色產業、富民產業,全縣油茶產業呈現出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目前,龍川全縣油茶種植總面積達42萬畝,掛果面積為37.8萬畝,產值達9.6339億元。
今年,龍川縣繼續將發展油茶產業作為富民興村、保障國家糧油安全的重要抓手,加強政策、技術和資料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強化與農民建立緊密型關系,打響油茶品牌,推動油茶產業提質增效,以油茶產業小切口推動全縣農業農村開新局,努力把龍川特色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奮力在高鐵時代跑出龍川加速度。
政府搭臺 企業建設 群眾參與
地處北緯24°的龍川縣,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水充沛,陽光充足。白花油茶果就是黃金緯度大自然給予龍川的饋贈。在這里,當一流的生態環境邂逅了山茶油,一個有著1500多年種植歷史的美麗故事自此誕生。
在推動“三農”工作過程中,這個得天獨厚的產業成為了富民興村的主抓手之一。龍川縣委、縣政府大力發展油茶種植,進一步加快低產低效林改造步伐,引進農業龍頭企業,致力將油茶產業打造成龍川的綠色產業、特色產業、富民產業。
龍川縣成立了由縣長任組長、分管副縣長任副組長,縣府辦、縣財政、林業、發改等有關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龍川縣油茶開發工作領導小組,組建了領導小組辦公室和油茶辦,負責全縣油茶產業發展的組織協調、督促落實等日常工作,推動各項工作有序開展。成立了縣油茶產業協會,55家油茶龍頭企業和種植大戶以協會為組織,全力推動產業發展。
高度重視,周密組織,一系列油茶種植利好政策扶持接踵實施。龍川縣積極爭取全國油茶林示范林建設基地項目、東江上游油茶產業帶項目、油茶低產低效林改造項目及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資金支持,以項目建設助力油茶企業及合作社快速發展。制訂了相關政策給予扶持,縣級財政對新種植經有關部門認可品種的油茶給予適當的經濟補助;對新上油茶精深加工項目的企業和產油大戶,給予適當的獎勵。
扶持龍頭企業,實施品牌戰略。按照“扶大、扶強、扶優”的原則,大力培育龍頭企業,走規模化、集約化發展道路,實行品種化栽培、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管理、集約化經營,著力創新合作模式,拓寬融資渠道,努力提高油茶產業發展的規模效益。實施品牌發展戰略,積極引導和鼓勵龍頭企業申請并獲得QS、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創辦廣東省名牌產品,重點扶持“綠優原生”“上山打油”等品牌,提高市場競爭力。
創新發展模式,促進產業健康發展。龍川縣依托油茶資源優勢,鼓勵企業按照“公司+基地+農戶” 的經營模式建立油茶林基地,使企業與農戶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濟利益共同體,充分發揮企業的資金實力、技術優勢及示范帶動作用,實現企業快速發展、農民收入顯著提高。
同時,在油茶種植積極性高的地區,龍川積極引導農戶按照“入社自愿、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原則建立專業合作社,開展聯戶種植、技術推廣、生產資料供應、產品營銷等服務,努力提高生產組織化程度,增強規避市場風險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在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中,龍川縣指導貧困戶以扶貧開發資金投資入股油茶企業,按照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利益聯結模式,全縣有587戶貧困戶1700多人入股油茶企業,平均每戶提高約3500元;輻射帶動當地及周邊1524戶群眾種植油茶。
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代接著一代干,時光荏苒中累積了龍川油茶產業厚積薄發的巨變。截至2021年,龍川全縣油茶種植總面積達42萬畝,其中成片老油茶林18萬畝、零星分布油茶林近7萬畝、油茶疏果地面積17萬畝(主要是贛無系列、贛石系列、湘林系列等國家認定油茶品種),分布在全縣24個鎮。2021年全縣油茶林掛果面積37.8萬畝,平均畝產鮮果340公斤,油茶籽年產量約32113噸,產值達9.6339億元。培育出“綠優原生”“花果樹”“上山打油”等16個茶油品牌。油茶產品銷售渠道已從傳統的自產自銷、店面銷售拓展到電子商務網絡銷售。
與油茶結緣,因油茶在改變中迎來發展。2009年,“全國油茶示范縣”的桂冠戴在了龍川縣的頭上,成為了閃亮的“國”字號金字招牌。2018年,龍川縣獲批創建省級現代農業(油茶)產業園區,2021年獲得省考核通過。2019年,龍川山茶油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躋身廣東省首批特色農產品優勢區。2020年,龍川山茶油成功入選首批國家級區域公用品牌。
科技創新 在產業競爭上下功夫
2018年9月27日,龍川油茶研究所在龍川綠油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掛牌運作,標志著油茶產業實施科技創新邁上新臺階。
強化產業科技支撐,“產、學、研”齊發建設油茶強縣。龍川縣在推進油茶產業建設過程中,堅持走產學研發展道路,大力推動企業和科研高校單位緊密合作,通過“縣院合作”“企院合作”,與省農業科學院、華南農業大學等院校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建立廣東省茶油加工及研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油茶產品研發機構等,重點在油茶良種選育、技術研發、標準化種植等方面深化合作。截至2021年,龍川縣油茶企業共獲得55項科技發明專利,龍川綠油農業公司被授予河源市農業科技創新中心示范基地。
在打好科技創新牌的同時,龍川縣全力打好金融創新牌,為油茶產業發展提供金融保障。積極推動龍川農行與縣農業農村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加大對涉農企業、農業龍頭企業、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的信貸支持;通過農業龍頭貸、實施主體貸、農擔貸等方式,支持油茶產業園園區實施主體發展3550萬元;擇優支持園區其他經營主體,圍繞園區內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其他經營主體的資金需求,支持個人經營貸款258戶4114萬元;實施主體通過落實貼息貸款補助500萬元的方式,撬動了5000萬元的社會資本投入產業園建設。
抓品牌創建,在增強產業競爭力上下功夫。龍川縣注重抓品牌創建,進一步增強產業市場競爭力。目前,全縣有油茶加工省級農業龍頭企業3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5家;獲食品生產許可證(SC認證)企業8家;區域公共品牌有“龍川山茶油”,企業專用品牌有“綠優原生”“上山打油”等16個。“上山打油”“綠優原生”和“南越飄香”等產品獲有機食品認證,其中“綠優原生”和“上山打油”榮獲廣東省名牌農產品稱號和廣東省名特優新農產品稱號;獲河源市金牌農產品獎1個。
龍川縣引進龍頭企業,加大政策扶持,推動產業發展,奮力將油茶產業打造成集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經濟鏈。龍川縣綠譽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引進先進的生產線,從脫殼、挑選、烘干、壓榨、灌裝均為機械自動化、規范化操作,進一步提高茶油品質。
拓展鏈條 做優油茶大產業
新時代,新作為,新發展。龍川油茶這個美麗的種植故事和著時代節奏,在鄉村振興的產業建設中演繹著獨屬它的傳奇。
2月7日,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林濤到龍川縣調研油茶產業發展情況,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立足本地油茶產業優勢,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不斷做大做強做優油茶產業。
2月8日,龍川縣召開縣委常委會會議,迅速傳達學習貫徹林濤到龍川調研時的講話精神。龍川提出,要做大做強做優油茶產業,堅持以省級現代農業(油茶)產業園為依托,結合舉辦嶺南油茶文化節,進一步加大對油茶產業在產品研發、人才技術、資金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動油茶產業向品牌化、高端化、綠色化方向發展,切實提高油茶產品附加值,使油茶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
事實上,油茶產業是龍川縣推進“三農”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在中國共產黨龍川縣第十四次代表大會、中國共產黨龍川縣第十四屆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市委常委、秘書長、龍川縣委書記孔德勝均明確提出,大力實施鄉村振興行動,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高標準建設省級油茶產業園區,以融合發展延長產業鏈條,推動油茶產業提質增效。龍川縣縣長劉力所作的今年龍川縣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瞄準“雙區”大市場,繼續推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項目建設,聚集高山油茶、茶葉、優質水稻等三大縣級主導產業,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
建鏈、強鏈、補鏈,做優做強做大油茶產業。當前,龍川縣堅持把推進融合發展作為產業建設的重要抓手,“質”“臺”“態”多措并舉,“一產、二產、三產”三產齊發,在延伸產業鏈上探索發展的新路子。
提升一產的“質”。龍川有著1500多年的油茶種植歷史,目前種植時間50年以上的老油茶林有18萬畝之多。這些老油茶林因管理不到位等原因,掛果率低、產油量低。龍川縣對老樹油茶林進行低產改造,通過除草、開埂、挖竹節溝、剪枝、施肥及疏密補種等工藝,使老樹發出新枝。通過低產改造,老油茶林掛果率、產油率雙提高,3年后產油量從每畝10斤左右提高到了每畝20到30斤,大大提高了群眾的收入。據統計,截至2019年,全縣低產改造老油茶林逾5萬畝。
除此之外,龍川縣每年舉辦油茶種植生產技術培訓班,大力推行油茶標準化種植和綠色有機種植模式,建設油茶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還組織發動群眾種植油茶增收。據統計,自2009年至2019年新種油茶面積達24萬畝,其中2018年以來現代農業(油茶)產業園范圍內新種4500多畝。
統一采摘時間,確保油品質量。“霜降子,摘茶籽。”霜降時節采摘的茶籽含油量最高。自2018年開始,龍川縣把每年的霜降前5天定為全縣統一油茶采摘期,提高全縣油茶產量和質量,確保油茶產出好產品、好品質。
搭建二產的“臺”。龍川縣推行“產業園+龍頭企業+平臺+基地+農戶”的運行模式,通過搭建企業發展、農民就業、標準化生產、技術信息服務平臺和縣油茶產業協會,積極開展多形式、多層次農產品展銷活動,為全縣油茶企業在種植、生產、加工、銷售等方面提供交流平臺,充分發揮產業園的示范帶動作用,培優扶強新型經營主體。
突破三產的“態”。大力發展油茶產業休閑旅游觀光,在生態環境優良的油茶生產基地開發建設油茶人家、油茶古道、傳統榨油作坊等文化產業項目,推動觀賞茶花種植、茶園文化休閑山莊、生態油茶文化長廊等項目建設,建立油茶特色科技觀光園,打造一批觀光農業示范點。目前,龍川縣油茶產業園已初步形成油茶產品生產、加工、物流、觀光、休閑、示范、推廣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發展新業態。
從最初的做傳統油茶產品,發展到今天具有一定規模的油茶產業,龍川油茶逐步成長為集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經濟鏈,發展成為當地的農業經濟支柱產業,在致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高端食用油的“油瓶子”,與粵港澳大灣區市場需求無縫對接中開創產業振興新局。
龍川油茶產業概況
◎油茶種植總面積42萬畝
◎油茶種植戶1萬余戶
◎油茶企業(合作社)60多家
◎種植油茶省級林業龍頭企業3家
◎油茶林掛果面積37.8萬畝
◎茶油年產值9.6339億元
龍川油茶產業榮譽榜
◎2009年,龍川縣獲“全國油茶示范縣” 榮譽稱號
◎2018年,龍川縣建設省級現代農業(油茶)產業園區
◎2019年,龍川山茶油躋身廣東省首批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2019年,龍川縣赤光鎮榮獲“廣東省油茶專業鎮”榮譽稱號
◎2020年,龍川山茶油成功入選首批國家級區域公用品牌
◎2020年,龍川縣黃石鎮、義都鎮被評為“一村一品”“一鎮一業”(油茶)專業鎮
■本版組稿:本報記者 陳小玲 特約記者 曾祥太 通訊員 李添林
■攝影:本報記者 馮曉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