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龍川縣委十四屆四次全會暨縣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
不斷開創幸福和諧美麗龍川建設新局面
○本報訊 記者 陳小玲 特約記者 曾祥太 1月11日,中國共產黨龍川縣第十四屆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暨縣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會議的主要任務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市委八屆五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守正創新、團結奮斗,以高質量發展推進高水平現代化建設,不斷開創幸福和諧美麗龍川建設新局面。縣委書記劉力代表縣委常委會作報告。縣委副書記、縣長朱以威就經濟工作作具體部署。
會議審議了縣委常委會2022年傳達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情況、抓黨建工作情況的書面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龍川縣委關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奮力推進幸福和諧美麗龍川建設的意見》 《中共龍川縣委關于貫徹<中共廣東省委關于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決定>的實施意見》《中共龍川縣委關于貫徹<中共廣東省委關于深入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決定>的實施意見》 《中共龍川縣委關于進一步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若干措施》 《中共龍川縣委關于承接產業轉移擴展提質產業空間的若干措施》 《中共龍川縣委關于“改革創新,爭創一流”的若干措施》 《中共龍川縣委關于深化網格化智慧管控扎實推進平安建設的若干措施》 《中共龍川縣委關于推進健康龍川建設的若干措施》和《中國共產黨龍川縣第十四屆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決議》。
會議指出,2022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縣委堅決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聚精會神抓好迎接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高效統籌發展和安全、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等大事,實現產業不斷發展壯大,“融灣”“融深”加快推進,鄉村振興全面推進,“公園城市”建設扎實推進,城市形象有效提升,民生事業顯著改善,生態優勢不斷厚植,平安龍川、法治龍川建設成效明顯,全面從嚴治黨縱深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事業取得了新進展。
會議強調,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縣的首要政治任務和全部工作的重心,必須在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上持續下功夫,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要聚焦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引領全縣上下更加堅定自覺做到“兩個維護”;要聚焦深刻領悟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任務,引領全縣上下更加堅定自覺按照黨中央戰略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推進龍川現代化建設;要聚焦深刻領悟“三個務必”的偉大號召,引領全縣上下更加堅定自覺把握歷史主動走好新的趕考之路。
會議強調,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必須準確把握新形勢,對照黨的二十大的戰略擘畫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準確把握龍川面臨的機遇、優勢和挑戰,滿懷信心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要搶抓機遇,釋放高質量發展潛能;厚植優勢,增強高質量發展后勁;補齊短板,奏響高質量發展強音。
會議指出,做好今年工作至關重要。今年全縣工作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積極探索中國式現代化的龍川實踐,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深入落實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精神、市委八屆五次全會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融灣”為“綱”、“融深”為牽引,聚焦培育“3303” 產業集群、實施“七大行動”,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提振市場信心,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不斷開創幸福和諧美麗龍川建設新局面,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龍川篇章。
全會提出,必須堅決扛起新時代新征程使命任務,圍繞全縣工作總體要求,不斷開創幸福和諧美麗龍川建設新局面。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大力培育百億級、十億級產業集群;堅持全域全面“融灣”“融深”,更加緊密對接“雙區”和橫琴、前海、南沙三大平臺;堅持促消費、擴投資、穩外貿,充分釋放需求潛力;堅持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持續激發經濟社會新活力;堅持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強化教育、科技、人才等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堅持抓好強縣促鎮帶村,著力構建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積極打造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龍川樣板;堅持推動綠色發展,高質量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美龍川;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促進共同富裕;堅持文化自信自強,加快塑造龍川內涵品質新魅力;堅持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統籌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高質量建設幸福和諧美麗龍川。
會議強調,要堅定不移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更高站位強化政治建設,更大力度夯實基層組織,更實舉措建強干部隊伍,更強決心建設廉潔龍川,更嚴要求錘煉過硬作風,努力把全縣各級黨組織鍛造得更加堅強有力,為建設幸福和諧美麗龍川提供堅強政治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