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川縣高質量發展大會擂響戰鼓
抓產業抓項目抓發展 跑出高質量發展 “加速度”
■龍川縣委、縣政府為招商小分隊授旗。
■蓬勃發展的深圳寶安(龍川)產業轉型工業園。
核心提示
春潮涌動,戰鼓催征。昨日,龍川縣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動員全縣上下以“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要沖刺”的奮進姿態,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快干精神,大抓項目、大抓產業、大抓發展,奮力跑出龍川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
龍川縣委書記劉力表示,龍川縣委十四屆六次全會、縣兩會明確提出,2024年以在河源加快實現綠色崛起中奮力推進龍川全面振興為使命任務,在河源打造“三大樣板”中爭創一流,在“八大新提升”中力爭上游,并以落實“138+100”工作部署體現龍川擔當。各級各部門要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以“慢不得”的危機感、“等不得”的責任感、“拖不得”的緊迫感,盯住不落實的人、抓住不落實的事,一心一意謀發展,全力以赴保安全,心無旁騖干事創業,把龍川的事一件一件落實好,奮力推動實現首季度“開門紅”、全年“滿堂紅”。
龍川大地熱辣滾燙 14支招商小分隊再出發
推動高質量發展,最短的路徑就是行動,最優的方法就是拼搏,最好的舉措就是落實。新春伊始,龍川奮力跑出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
龍川“新春第一會”,直奔項目現場。在當天的龍川縣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全體與會人員在深圳寶安(龍川)產業轉移工業園邊走邊看,了解新建成投產的企業發展情況。蓬勃發展的企業,讓他們看到龍川縣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實干爭先、久久為功,讓龍川在春節假期剛過就迸發出高質量發展“熱辣滾燙”的勢頭。深圳寶安(龍川)產業轉移工業園內,工廠車間飛速運轉的流水線、建設工地上的機械轟鳴,猶如擂響發展的戰鼓,響徹龍川大地;簡化開辦企業手續、減少收費事項;用網絡“跑路”代替企業“跑腿”,厚植營商環境沃土,為龍川縣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放眼龍川,日新月異的工業園、落地生根的重大項目、技術先進的生產設備……龍川大地處處涌動著蓬勃的朝氣,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大道上闊步前行。
想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首先要實現全面振興。1月13日,龍川縣召開縣委十四屆六次全會,提出要在河源加快實現綠色崛起中奮力推進龍川全面振興的使命任務。龍川要把握歷史機遇,聚精會神做好自己的事情,在搶抓競爭制高點中不斷贏得發展新優勢、掌握發展主動權,按下高質量發展“快進鍵”。要深刻把握龍川的比較優勢,交出高質量發展“新答卷”。去年,龍川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近年來最好的成績,在全市8項主要經濟指標中取得“三金兩銀”的成績,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碳匯交易等多項工作得到省、市領導肯定。今年,龍川必須以奮進者的姿態全力趕超、爭先創優,努力實現換道超車、后發崛起,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切實走好龍川高質量發展之路。
招商引資是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也是龍川加快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去年,龍川縣成功舉辦“9+2”大灣區商會論壇,新簽約項目31個、總投資達75.8億元,其中超億元制造業項目16個、投資總額達40.2億元。這批項目的簽約、動工、投產,為龍川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今年,招商引資仍是“一把手”工程,仍是產業興縣的重頭戲。在龍川縣高質量發展大會上,龍川縣成立了14支充滿活力和戰斗力的招商小分隊。接下來,這14支招商小分隊將帶著使命與重托,以“起步即沖刺、開局即決戰”的新姿態,將陸續啟程分赴全國各地,奮力搶跑新春“第一棒”,全面吹響招商“沖鋒號”。
部門鄉鎮齊心賽跑 全縣上下比學趕超
想要奮力開創龍川縣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就要把聰明才智充分激發出來,把干事創業能量充分調動起來,引領全縣上下比學趕超、大干快上。
當天的大會上,部分鄉鎮及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分別作表態發言,全縣上下立即進入狀態、迅速行動起來,進一步營造“比學趕超”、奮勇爭先的發展氛圍,吹響高質量發展的“集結號”“奮進號”。
龍川縣發展和改革局負責人表示,將全力推進省、市重點項目建設,確保27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40億元年度投資任務。堅持以國家、省政策為導向,做好項目謀劃儲備,爭取更多重大項目進入國家、省“大盤子”,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支持,為擴大有效投資奠定堅實的基礎。
龍川縣工業商務和信息化局負責人說,將培優做強主導產業,積極落實“產業興縣20條”措施,實現2024年新上規企業5家以上,打好產業立柱攻堅戰,支持景旺、中建二局、邁諾、航輝、紐恩泰、興萊、丹尼等龍頭骨干企業做大做強,加快培育百億級、十億級產業集群。
龍川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負責人表示,將鼓勵和支持本地建筑業企業聯合國內優秀企業組成聯合體共同參與大項目投標,形成內外聯合、優勢互補、發展共促的產業發展格局,不斷發展壯大龍川縣建筑業,力爭2024年完成建筑業總產值23.6億元。
深圳寶安(龍川)產業轉移工業園管委會負責人表示,以高質量發展為牽引,全力以赴沖刺龍年“開門紅”。2024年,工業園區將奮力實現工業產值136.8億元。
龍川縣農村農業局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推進油茶、絲苗米2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及“一鎮一園”試點主平臺提質建設,新增培育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3家,充分發揮龍川縣“廣東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重點縣”的生態優勢,利用好綠油花果樹小鎮、五色茶嶺等國家3A級旅游景區資源,推動農文旅商融合發展。
佗城鎮、通衢鎮、登云鎮是龍川工業發展的主戰場,上述鄉鎮負責人紛紛表示,要全力做好土地征收、擴園提質等土地保障工作,以堅定的信念、扎實的工作,大干快上、攻堅克難,全力做好征地拆遷工作,為龍川高質量發展、推進龍川全面振興貢獻力量。
商會企業齊發力 龍川未來可期
一起投身龍川縣高質量發展,不僅有龍川各級各部門的努力,還有眾多商會以及落戶龍川縣的企業的身影。此次大會釋放的積極信號,讓眾多商會會長和廣大企業家對龍川縣未來充滿期待。
作為中國空氣能熱泵行業的領軍企業,龍川紐恩泰新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2013年落戶龍川,2015年建成投產。扎根龍川發展讓紐恩泰一路走得十分穩健。該公司負責人表示,作為空氣能熱泵產業鏈的鏈主,龍川紐恩泰產業園內部,現已引入蒸發器、噴涂、注塑、鈑金家產業配套企業。今年,紐恩泰將協同產業園內企業推動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進一步夯實龍川作為“中國空氣能產業基地”的含金量、含新量,不負政府重托,扛起產業鏈排頭兵、領頭羊、火車頭的使命擔當,滿足經濟社會的低碳轉型升級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丹尼玩具(龍川)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將積極響應龍川縣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號召,加快二期廠房建設進度,預計二期項目在明年8月份投產,年產值將增加3億元以上。與此同時,該公司計劃在龍川鄉鎮再增加10家富民工坊。目前,黃布鎮、麻布崗鎮的富民工坊于2023年投產;田心鎮的富民工坊將于本月底投產;鐵場鎮的富民工坊已簽合同,預計5月份投產。
廣東建工廣龍工程建設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今年將助力龍川縣建筑行業高質量發展,積極培育本地企業,豐富建筑行業的開發模式,拓展如裝配式建筑、綠色建材、“碳指標”資源開發、新能源等業務板塊。
龍川縣騰天百貨有限責任公司是我市本地商貿零售企業代表。該公司負責人表示, 公司將努力加快轉型步伐,深耕供應鏈建設,驅動業績提升,務實打造適應當下發展的食品供應鏈平臺型企業,繼續擴張門店,覆蓋鄉鎮全域,門店總數將突破40家;擬投資1.2億元建設騰天農產品智慧物流園。
在各地的龍川商會是助推龍川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廣州市龍川商會會長鄧玉宇表示 ,將積極響應會議的號召,貫徹落實龍川縣委、縣政府的各項工作部署,充分發揮商會平臺優勢和資源優勢,著力弘揚新時代龍商精神,團結引領廣大龍商聚焦家鄉高質量發展,為龍川的繁榮昌盛貢獻更大力量。
深圳市龍川商會會長曾秀明表示,將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和參與家鄉各項建設,把家鄉的政策優勢、資源優勢、產業優勢及加快發展的意愿、招商引資的誠意宣傳出去,持續擦亮龍川“古邑蘇區、雙鐵樞紐、東江綠谷、煙火漫城”的亮麗名片,攜手共創龍川新輝煌。
東莞市龍川商會會長黃文輝表示,將動員更多的外出鄉賢回鄉投資創業,助力家鄉高質量發展。
六大“提速增效” 激發高質量發展動能
龍川縣加快高質量發展有底氣。在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中,龍川縣將重振龍川工業大縣、商貿大縣雄風,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在河源打造“三大樣板”中爭創一流。
聚焦工業發展提速增效。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深入實施制造業“五大提升行動”,落細落實“產業興縣20條”措施,緊跟國家和省、市產業發展方向,積極開辟新領域、新賽道,打造新質生產力。持續推進“3個1平方公里”計劃,常態化落實“周二企業服務日”工作機制,抓好“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市場主體培育,力爭今年新上規企業5家,高新技術企業存量達5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45家,著力壯大一批行業領軍企業。
聚焦項目投資提速增效。提升“一把手”抓招商管招商效能,推行招商項目“首席服務官”制度,力爭全年引進超億元制造業項目12個以上。各鄉鎮將持續挖掘固投項目,優化民間投資環境,激發民間投資活力。繼續實施“281309”行動,確保近兩年新開工產業項目50個以上。
聚焦“百千萬工程”提速增效。以“頭號工程”的力度推進“百千萬工程”形成熱火朝天工作局面。扎實推進“一江兩岸”產城融合項目建設,全力推進佗城典型鎮建設,因地制宜抓好13個典型村建設,深入推進“雙百行動”“百會助百縣”“千企幫千鎮、萬企興萬村”等行動,加快絲苗米、油茶2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擴園提質,力爭油茶、絲苗米、茶葉綜合產值分別達到18億元、10.5億元、5.5億元。做強做優強村公司、富民工坊,推動物業圩鎮建設,培育扶持萬千“創業達人”,持續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增收。
聚焦消費外貿提速增效。促進汽車更新消費,大力開展家電等促銷活動,繼續舉辦好文旅消費季系列活動,積極培育夜間經濟、直播帶貨、健康消費等新業態,加快釋放居民消費潛力。結合“五經普”工作,通過“個轉企”等措施,加力推進農貿市場、機關事業單位食堂等業態和有潛力的商貿企業入庫納統,大力推動本地制造業企業“工貿分離”,做大做強龍川消費市場。要打好“五外聯動”組合拳,全面落實穩外貿政策措施,支持企業通過廣交會、“粵貿全球”系列展會等平臺,穩住傳統市場,拓展新興市場,支持外貿企業開展服務外包業務、壯大服務外包產業,擴大進出口規模。
聚焦“綠富雙贏”提速增效。扎實推進綠美龍川生態建設“六大行動”,倡導開展“百萬龍川人百萬樹”綠美家園縣鎮村綠化三年行動,全力完成今年種植60萬棵樹目標。繼續推進國儲林項目建設,推動“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高質量轉化;深入實施新造油茶、改造低產低效油茶林,鼓勵油茶精深加工,擦亮龍川油茶品牌;加快推進細坳鎮竹產業園建設,做好“竹”文章。以佗城、霍山、東江沿線為重點,深入挖掘文旅資源,扎實推進佗城“秦漢嶺南第一古鎮”規劃建設,做大做強“六色”旅游。
聚焦科技賦能提速增效。加快構建“反向飛地”“1+1+X”政策體系,加快構建“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園”全鏈條孵化育成體系。圍繞“4+1”主導產業,引進一批研發設計、技術集成、檢驗檢測、知識產權等服務機構,不斷完善創新服務體系,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融合。強化科技賦能“百千萬工程”,聚焦農業發展需求,組織實施農村科技特派員項目,盡快形成一批標志性成果,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要視人才為珍寶,優化科技人才服務,實施新一輪“揚帆計劃”,著力引進一批引領前沿科技創新和產業變革的高層次人才、高技能工匠人才和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
■組稿:本報記者 蘇勇軍 特約記者 曾祥太 ■攝影:本報記者 馮曉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