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現代化縣城示范樣板
龍川縣以規劃引領新城建設,以人為本推動舊城改造
■龍川縣城泰華城下穿隧道
■龍川縣城文化廣場一角
■碧水藍天、高樓林立的龍川縣城。
核心提示
梳理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發現,報告中明確提出要推進河源龍川新城建設。該項工作部署將為龍川帶來政策紅利,為推動龍川全面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龍川新城建設是省委、省政府賦予龍川的重大使命任務。龍川縣將緊跟省委、省政府步伐,做好新一年各項工作。在縣委十四屆八次全會上,龍川縣提出,圍繞打造具有輻射帶動能力的粵東北新中心、粵港澳大灣區工業(轉移)承接示范地、秦漢嶺南文化體驗目的地、區域現代化貿易物流節點城市等四大發展定位,舉全縣之力推進龍川新城建設,加快打造現代化縣城示范樣板。
當前,龍川新城建設各項工作有序高效推進。新城綜合規劃加快編制,謀劃了一批起步區首期和后續項目,縣城交通、管網和新型基礎設施持續完善,起步區幸福新城未來社區項目已征收787畝,17個項目將于今年動工建設,一步一個腳印地將“規劃圖”變為“施工圖”。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2024年的時光卷軸里,龍川城市建設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龍川新城綜合規劃取得實質性進展,起步區工作有序高效推進;縣城7個老舊小區改造基本完成,群眾對此交口稱贊。
新的一年,龍川將圍繞龍川新城四大發展定位,舉全縣之力打造現代化縣城示范樣板,煥發“秦漢嶺南第一古鎮”新活力,在河源加快實現綠色崛起中奮力推動龍川全面振興。
一帶五區 “干出一個像樣新城”
日前,龍川縣就龍川幸福新城組團城鎮居民公共服務設施需求及規劃編制開展問卷調查,問政于民、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公開征求廣大群眾的意見建議。
新年新圖景。記者近日在龍川新城幸福新城片區看到,新建的龍川縣人民醫院項目主體已完成建設,進入內部裝修階段;龍川商會雙子星大廈、四星級酒店河源泰毓國際酒店項目正在加緊施工,其中龍川商會雙子星大廈預計今年春節前封頂;龍臺山郊野公園一期已動工……龍川新城建設實現了“一年開局起步”的目標。
“干出一個像樣新城”,是省委、省政府賦予龍川縣新時代的歷史使命。去年以來,龍川縣圍繞省委、省政府部署的打造現代化縣城示范樣板、煥發“秦漢嶺南第一古鎮”新活力、“干出一個像樣新城”的目標任務,堅持規劃引領,緊密配合深圳規劃團隊推進規劃編制工作,梳理形成起步區規劃方案和首批啟動示范項目,牽引帶動龍川新城規劃建設高效起步開局。堅持產城融合、城產一體,謀劃產業發展,明確產業發展路徑,穩步推進新城產業規劃布局工作。
在深入調查研究和廣泛征求各方意見建議的基礎上,龍川新城規劃團隊科學制定新城綜合規劃。龍川新城規劃面積約58.2平方公里,按照構建“一帶五區”空間結構,引導功能有序布局,實現新城高水平擴容提質。其中“一帶”即為東江綠色發展示范帶,規劃建設為集防洪安全、公共空間、文化商業、運動休閑于一體的活力水岸帶;“五區”分別為佗城片區、高鐵新城片區、幸福新城片區、龍臺山片區和寶龍新城片區。
五個片區,依據各自特色規劃建設五個發展主題。佗城片區,依托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佗城及溫泉資源,主要發展旅游、商業、文化等功能,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微度假”和周末旅游目的地。高鐵新城片區,依托交通區位優勢,主要發展產業服務、展銷商貿、生產制造等功能,打造面向灣區的產業轉移承接平臺。幸福新城片區,主要發展公共服務、文娛旅游、居住、商業、物流園區等功能,打造產城融合縣城新中心。龍臺山片區,主要強化郊野游憩功能,帶動鄉村旅游,打造中央生態游憩區。寶龍新城片區,主要發展產業及其配套功能,打造新城產業增長極。其中,幸福新城片區幸福組團是龍川新城建設的起步區,也是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的核心區域。
樹立“項目為王”理念,精準謀劃項目。龍川以項目聚產聚人聚城,從生產、生活、生態等實際需求出發,以道路交通和基礎設施為重點,突出抓項目建設,全面推進龍川新城規劃建設范圍內的供電、供水、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抓好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項目建設。堅持“最短施工期”理念,重點抓好起步區首期17個項目建設,同步謀劃后續24個項目建設。同時,制定推動工作時間表,推進新城策劃運營,做好債券資金申報,加快推進征地拆遷等前期工作。
做細基礎工作、前期工作,賦能新城建設。龍川堅持把基礎工作擺在突出位置來抓,充分挖掘當地自然和人文資源優勢,全面開展資源摸排,形成可利用開發資源項目清單。持續挖掘歷史文化,圍繞“元素、歷史、人”三大方向,認真梳理佗城古城的歷史文化脈絡,為推動龍川新城開發建設蓄勢賦能、奮楫揚帆。
四個維度 提升聚人聚商聚產能力
翻開龍川新城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清單,各類項目有序排列:立足青年人實際需求,打造一批文化、休閑、交流等場所;逐步完善商務服務、人才教育、產品展銷等生產服務功能,提升產業服務能力;推進雷江大道—迎賓路通道、川中大道等跨江通道建設,打通古鎮新城對外交通通道;以東江碧帶、龍臺山聯通慢行道、秦漢東路、龍臺山農文旅公路為核心,構建多元一體的文旅交通體系。
要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進一步釋放縣城發展潛能,讓縣域這個戰略支點全面強起來,不斷提升聚人聚商聚產能力。這是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的目標要求。
基于龍川自身資源稟賦和特色優勢,龍川將從四個維度打造龍川新城:立足強化對周邊地區引領作用,打造具有輻射帶動能力的粵東北新中心;立足區域產業協同發展,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工業(轉移)承接示范地;立足佗城千年古鎮歷史文化底蘊,打造嶺南秦漢文化體驗目的地;立足粵閩贛三省交匯處交通樞紐節點,打造區域現代貿易物流節點城市。
打造具有輻射帶動能力的粵東北新中心。著力提升新城公共服務功能,并行并重抓好新舊城區功能互補、發展聯動,加快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一體推進項目謀劃建設,扎實推進起步區首期17個項目建設,謀劃推動后續項目建設。堅持以人為本,以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為重點,加快補齊新城基礎設施短板,增強優質公共服務供給。深入實施“聚人興城”戰略,堅持產城融合、城產一體,從生產生活生態的實際需求出發,全面提升龍川新城綜合承載能力。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工業(轉移)承接示范城。加快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全力打造承接產業轉移的功能平臺,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高起點謀劃產業發展布局。一體推進新興支柱產業、傳統優勢產業、配套服務產業協調發展,推動“五大片區”產業特色發展、錯位發展、規模發展,優化新城產業布局體系,構建梯度發展、分工合理、優勢互補的產業鏈供應鏈協作體系。精準對接產業轉移需求。以龍川產業園等合作平臺為抓手,瞄準深圳、廣州、香港等大灣區核心城市的產業轉移及配套需求做實做細招商引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吸引優質企業帶動關聯產業向龍川有序轉移,打造灣區發展重要戰略腹地。
打造秦漢嶺南文化體驗目的地。充分發揮佗城古鎮歷史文化優勢,做好文旅融合發展文章,不斷煥發“秦漢嶺南第一古鎮”新活力。持續深入挖掘佗城獨特文化資源,圍繞“元素、歷史、人”三大方向,全面梳理歷史文物、歷史遺跡、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文化資源,啟動創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工作,為新城建設提供強大文化支撐。精心做好古鎮“保護”與“發展”兩篇文章,加快推進佗城古鎮旅游基礎設施升級改造,統籌規劃佗城古城、塔西溫泉等區域特色資源,講好趙佗開發嶺南等歷史故事,讓古鎮煥發新光彩。要推動文旅融合創新發展,將佗城旅游景點與市內文旅資源有機串聯,打造2至3天“微度假”旅游目的地,持續擦亮佗城文化品牌。
打造區域現代貿易物流節點城市。立足粵閩交匯處交通樞紐節點,充分發揮區位交通優勢,加快形成區域人流集聚、貨運暢通的綜合樞紐門戶。打造綜合服務平臺以現代物聯網、人工智能和信息化技術為基礎,健全物流配送體系,打造智慧物流綜合服務平臺,打造粵北贛南跨區域的重要貿易物流集散地。構建現代化交通路網體系,扎實推進雷江路延長線等跨江通道建設,打造以東江碧帶、龍臺山聯通慢行道、秦漢東路、龍臺山農文旅公路為核心的文旅交通體系。提升物流承載能力。以深圳鹽田國際(龍川)內陸港、龍川北編組站等平臺為抓手,提高物流產業向南承接粵港澳大灣區供應鏈分撥功能、向北輻射贛南地區能力。
四個維度的打造,將進一步強化特色優勢產業集聚,提升商貿物流功能,為龍川新城可持續性發展賦能。目前,遠征技術(龍川)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精智機器(龍川)有限公司等優質企業和項目落戶龍川高鐵新城,為龍川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注入強勁動力。
以人為本 改造老舊小區造福群眾
冬日午后暖陽下,龍川縣城兩渡河片區非常熱鬧,特別是沿兩渡河邊的商鋪、河道旁的休閑步道上,居民聚集在此話家常,享受著悠閑的美好時光。
改造后的兩渡河片區,坑洼不平的道路變成了柏油路,破損脫落的建筑外立面煥然一新,閑置土地變成了帶休閑小廣場的二層公廁……曾經的老舊片區如今換了新模樣。
兩渡河片區是龍川老城改造取得的成效之一。根據省、市下達的老舊小區改造任務,龍川縣共有12個老舊小區(片區)需要改造,涉及戶數達5400戶,總投資估算3.9億元,按年度分三期進行改造。目前,投入1億多元改造完成7個項目,另外5個項目列入今年改造計劃。
據了解,兩渡河片區涉及改造戶數為1201戶,樓棟數為126棟,主要建設內容包括道路修復及鋪設瀝青、排水排污管線鋪設、部分破損建筑外立面修繕、市政照明設施建設、室內外消防設施配置、電動車充電樁及口袋公園等。
在兩渡河片區改造過程中,龍川縣充分盤活利用閑置空間滿足群眾期盼。如改造新建了全縣規模最大、充電槍位和車位最多的新能源汽車和電動自行車充電站各1個,有效滿足周邊居民的充電需求;新建了一個占地200平方米的兩層休閑公共廁所,一層為市民休閑場所和無障礙公廁,二層為公共廁所。冬日暖陽下,在公廁一層休閑小廣場上,不少老人帶著小孩坐在休閑椅上曬太陽,旁邊還有群眾跳廣場舞。
除了兩渡河片區外,去年開工改造的龍城片區面貌也發生了巨大改變。龍城片區涉及改造戶975戶、樓棟128棟。改造完成后,片區內的大街小巷都鋪設了瀝青,新建了電動車充電樁及口袋公園等配套設施,人居環境得到很大提升,小區品質也得到了很大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在老舊小區改造中,龍川縣加入有收益的項目,交由縣機關事務局委托第三方運營,以保證改造小區長期管護。如兩渡河片區新建的充電站正在對外招租,月租金5000元左右。
■策劃:鄒靜 劉豪 甘國科 劉偉東 ■統籌:陳小玲 鐘劍銳 盧志勇
■組稿:本報記者 田清秀 特約記者 曾祥太 通訊員 楊斌 劉睿 ■攝影:本報記者 黃贊福 馮曉銘 楊堅
下一篇:沒有了